【第四天】 瑞芳 -花莲 -花蓮漁港賞鯨 -花蓮文創產業園區

新北
新北 taiwanxinbei
经纬度:121.673584
24.921313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24 15:18
游记浏览:22
游记目录:

自强号疾驰而来

10:41到达花莲站,一下车,就觉得天气明显比台北要热。

   花莲也是台湾面积最大的县,高山族原住民最多的县,是汉族人移居最晚的县,是奇石大川、山高海阔的县。地处台东纵谷北端、枕山面海的花莲市,是花莲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在东台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莲市原名“崎莱”,是阿美族的称呼,花莲溪入海口处海浪激荡,迂回澎湃,汉族移民称之为“洄澜”,清朝同治年间,以其谐音改称“花莲”。

 

在右边的旅客服务中心盖章

办好入住手续,来到对面的花间水舞茶馔午餐。三人不同风格的餐点。

牛肉面

春夏到來,台灣花蓮東海岸又再度被一整片的藍佔滿

每年此時,正是賞鯨活動最佳的季節。

感受鯨豚在海面上激情躍動,

近距離視覺接觸的震撼,她就是這麼真實存在,

跟隨海豚,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

這漁人專屬的權利,您可以親身感受

別忘了,花蓮東海岸景緻也非常迷人,

七星潭灣、清水斷崖的壯麗,

準備好相機,讓鯨世界賞鯨帶領您領略花蓮海洋風情吧。

      我们先抵达要入住的总统大饭店,接驳车会在12:30〜13:00左右到达統帥大饭店,接我们到达花蓮漁港賞鯨休閒碼頭。結束行程約16:00左右。绕过灯塔,就来到了外海。

      從花蓮港出海到鯨豚出現前這段時間,可以好好欣賞花東海岸的美景,迎著風,充滿涼意,總覺得人生可以經常這樣逍遙無憂的過,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赏鲸船工作人员在最高处观察鲸鱼动态,并指挥着游客观赏。

成群的鲸鱼

鱼跃的鲸鱼


       回到花蓮漁港賞鯨休閒碼頭,会有接驳车送我们回饭店。稍事休息,我们来到花莲市区的花莲文化
创意园区。

    由花蓮舊酒廠修整而成的花蓮文創產業園區 是文建會在台灣推動的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一 ,位於花蓮市區精華地段的園區擁有廣大的腹地,昔日的釀酒廠房依舊存在。

 

當遊客造訪此地,希望可以停下腳步,感受空間氛圍,享受只屬於園區的美好時光。

    花莲文化创意园区是以前花莲酒厂改造而成,如今虽感受不出当时花莲酒业的荣景,却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充满整个空间。园区就座落在花莲市中心。


    然而觀光人數卻遠遠低於台北的數量,只因為旅人的心情不一樣。來到花蓮的人,多半是嚮往自然與寧靜,相對之下不會朝向人多的地方前進。


不同於都會精致的藝文空間,這裡的文化創意是在角落發生的。

    長久在花蓮生活的人會發現,這裡的藝術家活力旺盛,創作力不輸給大都會。無論是音樂、工藝、影像、表演藝術,都有屬於花蓮特有的海風味。

   非洲鼓孫達夫、木箱鼓王亞梵、比西里岸寶抱鼓隊,這些也許永遠都無法進入兩廳院的藝術家,卻在花創的萬坪空間中找到各自擁護自己的觀眾。

那種天地合一、人我無界、土地文化踏實地在心中的感覺,卻是在花蓮僅有的初體驗。















台湾到处都是便利店非常方便,因为逛累了进去,有很多好吃的。

中山路上很多美食


曾记麻薯

      到花莲,当然要去太鲁阁,不过,在你欣赏好山好水的同时,还别忘了品尝一下著名的花莲特产——曾记麻糬,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点心。

      漫步在花莲空气清新的大街上,游客可以很容易找到曾记麻糬的门市店,因为在不大的花莲市区街头上,开着十多家连锁店。在曾记麻糬宽敞明亮的店堂里,一身白衣、白帽、白口罩的员工在柜台内现场捏麻糬,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柜台上一颗颗软Q绵香的手工麻糬,便是观光客所熟知的曾记麻糬!门市店现场还可以试吃,我试吃了一个:凉凉的,甜甜的,没有一般糯米制品的腻劲儿,确有独到之处。

      曾记手工麻糬的做法是:先将糯米洗净磨成浆汁,接着再用布袋装着,用石块压至七分干,再以手工搓揉、抛摔至弹力十足后再入锅蒸熟,凉了之后再加入各种馅。

      因为坚持慎选用料及手工精制,同时选口感较好的早冬糯米,遵循古法用手工搓、揉、拍、摔打出糯米的弹性,变成最Q软的外皮,并用天天现煮现做的红豆、绿豆、芝麻、花生,从外皮到内馅,每一颗麻糬都是那么的白泡泡、幼咪咪,新鲜香甜!更迷人的是,老板还开发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内馅,甘甜爽口的椰香口味、吃了身体健康的黑豆口味、哈日流行抹茶口味,就连小朋友最爱的冰淇淋口味,以及瘦身美女指定的鲜果口味,这里都一应俱全!

  曾记麻糬的由来:曾记麻糬是著名的花莲特产,曾记老板姓董不姓曾,取名“曾记”是为了感念岳父及妻子。60多年前,曾水港老先生开始骑着脚踏车,拉着手工制作的红豆麻糬,在花莲市大街小巷大声吆喝贩卖。

      曾老先生的麻糬由于全部由糯米磨制,加上内馅材料札实,口感绝佳,逐渐受到老花莲人喜爱,只不过,卖了几十年,爱吃的,还是只有部分花莲当地人,许多观光客全然不知有这么一家麻糬摊。

  曾记麻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椿霳向记者介绍创业“曾记麻糬”经过时说,挑起这担子完全是因为家庭生计的压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白天是个大理石工、晚上作铁工,但微薄的薪资并无法养活一家6口人。妻子曾惠娟是曾老先生的女儿,开始用自小从父亲那儿学得的手艺,到市场流动贩卖手工麻糬。虽然董椿霳当时内心相当排斥当个流动摊贩,因为总觉得“拉不下这个脸”,但在妻子怀胎时身为丈夫的他也只得被“赶鸭子上架”,半强迫地做不想做的事。开始学的时候,凌晨两点就得起床做麻糬,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努力的学习太太的手艺并尝尽了流动摊贩的心酸。

      董椿霳说,1993年,他第一次上街卖麻糬。他永远记得,自己一声也不敢喊,直到那人自己过来买了一包。后来,董椿霳和妻子曾惠娟在花莲市民国路租下了现在的曾记麻糬第一个门市,夫妻俩胼手胝足创立了“曾记麻糬”,取名“曾记”就是为了感念妻子的辛劳与手艺,将功劳回向给妻子与丈人。

  店面经营刚开始,董椿霳要求店内员工需戴上口罩、工作帽及手套以维持食品卫生,却遭员工以太热为由反对,自己便以身作则,然后再要求所有员工戴上,这才有了今日曾记的特色:一身白衣、白帽、白口罩的员工在店面内完全公开制作过程、现场捏麻糬,让消费者在食品卫生上更放心,这也是台湾麻糬业者第一家创新的做法。1993年,联合报刊登了一篇由邱上林所写的“后山的麻糬盖好甲”报道,详尽介绍了曾水港的麻糬口味,也点名了这样的口味,目前正由曾水港的女儿跟女婿传承。


液香扁食

     來花蓮扁食是必吃的一品,花蓮市有名的扁食店不少,不過名氣最大的還是這家液香扁食,因為這家歷史悠久的扁食老店,蔣經國先生可是曾經造訪品嘗過,牆上掛著幾張老照片就是最佳見證。液香扁食的確有其獨到之處,選擇有韌度的腿肉作為肉餡,大骨熬製高湯,重要的外皮口感細柔,煮後不會糊糊的,加上蔥酥、芹菜,就是一碗美味的扁食,由於不加味精,可以品嘗到最鮮美的滋味。 

台中图片

液香扁食
        晚上,李师傅(我们在花莲预订的包车)打电话和我联系,确定了明天早上的出发时间。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