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 喜德县李子乡

四川
四川 sichuan
经纬度:103.957005
30.717825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20 20:46
游记浏览:6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李子乡的彝族村寨,石榴和玉米是当地这个季节的主要作物。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在成昆线成都至西昌的路上,与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市毗邻。
 
成昆线是世界著名的山地铁路,但地质灾害频发。就在一周前的6月17日,成昆铁路遭遇大暴雨,并引发山体溜坍,成昆线全面中断运行,成都至攀枝花、西昌的列车全部停运。断点就在喜德县北部山区。直到三天前的6月20日成昆线,才在1600名抢险队员的昼夜奋战下最终抢通,成都至西昌的列车也在当日恢复通车。
 
快到西昌时,车窗外的风景
 
绵延的大凉山,包括西昌在内的城市都在大凉山之间的河谷平原。
 
西昌除了是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同时也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虽然与成都距离只有557公里,但海拔却高了1000-2000米,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特征更接近云南,冬季温暖,所以也有“小春城”之称。
 
西昌市区的凉山民族体育场,大概是因为卫星发射中心在此的缘故,西昌市内的出租车几乎都是蒙迪欧,帕萨特。
 
与西昌市的繁华相比,仅仅40分钟车程的喜德县李子乡则是另一个世界。背着箩筐的彝族老妈妈
 
喜德县的爱心小学

租借的是旁边一家砖厂的地 

 
校园里一面掉色的国旗,篮球架是附近一个军营赠的,满是石子儿的操场
 
学校里都是彝族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相当困难。这是六年级毕业班拥挤的教室。
 
正在读书的彝族孩子
 
 
渴望的眼神
 
孩子们课间打的篮球也是公司捐赠的。
 
爱心小学校园俯瞰
 
翻过一个山坡,还有几间教室
 
五年级的教室就在这里
 
正在上课的学生
 
五年级的沙马伍来和拉马阿呷,她们每天要翻山一个多小时来学校,往返两三个小时,没有中午饭。跋涉上学,不吃午饭,是这里孩子的普遍现象,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生病或是死亡,境遇更加凄凉。
 
课间活动时间
 
女孩子在跳皮筋
 
 
 
 
教室外地上的石子就是玩具
 
玩得很投入
 
校外的孩子,隔着铁丝网看着学校
 
山沟里几个还没上学,或者可能不上学的孩子
 
和她们用刚学的彝语打了个招呼“尼哈哈”(音),她们很开心
 
喜德县李子乡的彝族村寨,墙面上是彝族人的酒杯,不过,这些漂亮的图案其实是刷墙工程。 

彝族村寨的村民

 

 上山种地的彝族老妈妈,后面跟着的是她的孙女。
  
 
 山间种地的彝族女子
 

历史上为了便于防守,彝族村寨都建于山坡,而且没有窗户。这一传统沿袭到了现在。 

 

村子的远处就是绵延的大凉山  

 
李子乡路边的野花,这里的孩子何尝不是鲜艳的花朵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