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 独乐寺 -白塔 -蓟县鼓楼

遵化
遵化 zunhua
经纬度:117.96555
40.18928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5:24
游记浏览:16

天津蓟县坐落着中国三大辽代寺院之的独乐寺。

我个人崇拜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所以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独乐寺的故事。我本人又对古建筑很感兴趣,因此才有了本次探访。

梁思成,梁启超之子。中国极富盛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林徽因,三十年代初,林徽因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此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两位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奔走,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热论,与梁思成情投意合令人羡慕。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虽已逝去,但两位为中国古建筑学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独乐寺最早可追至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并在此誓师,据传因其“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独乐寺辽时重修,有翰林院学士承旨刘成碑。统和四年(986)孟夏立,其文略曰:故尚父秦王请谈真大师入独乐寺,修观音阁。以统和二年(984)冬十月再建上下两级,东西五间,南北八架大阁一所。重塑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独乐寺山门为辽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从外观看,屋顶像鸟翼开展,像《诗经》《易经》上说的,“作庙翼翼”“如鸟斯革 如翚(hui 飞翔)斯飞”,屋顶大屋檐,边翼翻飞,远观极为壮美。


独乐寺匾额,据传为明朝权相严嵩所提。为何只有字,没有落款?

严嵩是一代权相,晚年的严嵩排除异己,自认为功高盖主,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纷纷上奏。更重要严嵩还有一个“坑爹”的儿子严世藩,严世藩收贿赂竟然收到了太子头上。皇帝不灭严家灭谁家呢?严府被抄,儿子严世藩被斩,自己被送回老家看祖坟,最后流落饥饿而亡。严嵩已被抄家,一生所写的字迹也得销毁,但严嵩的字写的太好,百姓们不舍得销毁,于是就刮除落款,继续保存。因此北京东岳庙牌楼.曲阜孔庙匾额,以及独乐寺匾额,没有落款也就易懂了。

独乐寺山门前两稍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汉族民间对佛寺山门前二金刚的俗称。为《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独乐寺山门内部结构。


哼哈二将后两稍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颜色虽然部分脱落,但是人物刻画极为精细。

山门斗拱雄硕,“升起”和“侧脚”明显。

山门后就是独乐寺主体建筑——观音阁。独乐寺观音阁建于宋太宗之雍熙元年,北宋建国之第二十四年耳。上距唐亡仅七十七年,具有唐代文艺之遗风,尚未全靡;而下距《营造法式》之刊行尚有百十六年。观音阁在我国已发现之古木建筑中,固称最古,且其在建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

其外观之所以如是者,非故仿唐形,乃结构制度,仍属唐式之自然结果。而其结构上最重要部分,则木质之构架—建筑之骨干—是也。其构架约略可分为三大部分:柱,斗拱,及梁枋。


唐宋建筑之斗以结构为主要功用,雄大坚实,庄严不苟。明清以后,斗拱渐失其原来功用 ,日趋弱小纤巧,每每数十攒排列檐下,几成纯粹装饰品,其退化程度,已陷阱底,不复能下矣。观音阁山门之斗拱,高约柱高一半以上,全高三分之一,较之清式斗拱—合柱高四分或五分之一,全高六分之一者,其轻重自可不言而喻。而其结构,与清式宋式皆不同;而种别之多,尤为后世所不见。。各攒斗拱,皆可作建筑逻辑之典型。 都凡二十四种,聚于一阁,诚可谓集斗拱之大成者矣!

观音阁匾额及楹联。

观音阁外观两楼,内部实为三层,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斗拱分布疏朗有序,共使用二十四种功能不同的斗拱。

辽代匠师运用高超的智慧,造出一座空腹楼阁,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容纳一座16米的十一面泥塑施彩观音菩萨立像。


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观音阁内四周墙壁上的佛像、罗汉和供养人画像,和山门四大天王属于同时绘画,同为清代人物壁画佼佼者。

1974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地震当时独乐寺的山门和楼阁也随着大地猛烈晃动,观音阁传出嘎吱、嘎吱的大响,观音像前后更是晃动达10米之远,但当地震去后,观音像依然平复原位,丝毫没有损伤。这就是斗拱结构的神奇所在。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现观音阁已经历风风雨雨一千多年,还屹立不倒,成为人类木造建筑史上的奇迹。

观音阁往北就是韦陀亭。此亭高约5米,宽约4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攒尖顶八角亭。

韦陀亭内韦驮像高约3米,威猛庄严,甲胄鲜明,持降魔杆。韦驮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天部神,在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回,后来便成为佛教中的护卫天神。

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只要看见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

韦陀亭继续往北,为报恩院。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四合院式建筑,长约9米,宽5米,为明、清两代僧人重要的礼佛场所。建筑修复的过新,殿内佛像也像新塑的,远不如观音阁精美。



离开独乐寺时看到了两块石碑。纪念碑昭示独乐寺悠久的历史,国保碑昭示着独乐寺的重要性。独乐寺,因为梁思成林徽因,很多人了解到了这座国之瑰宝的古建筑,它历经千年,依然屹立。

顺着独乐寺,继续往里走,在广场边矗立着一座蓟县标志性建筑——蓟县鼓楼。

蓟县鼓楼矗立在城中心高高的城台上。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两间、四周十根粗大的红漆明柱,周围出斗拱回廊,青瓦九脊歇山式屋顶,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蓟县鼓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该建筑目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南边正面高悬匾额,上书"古渔阳"三个苍劲浑厚的楷体大字,是清朝康熙年间蓟州知州张朝综题写。

背面匠额用相近字体上书"畿东锁钥",落款为清朝道光年间知州"华浚"。城台上周围有垛口,城台下中间开拱形门洞,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反映出蓟县城的古老特色,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离开鼓楼,步行前往蓟县白塔,白塔位于独乐寺正南300米。
旧称渔阳郡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辽清宁四年(1058)建,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



蓟县白塔为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


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1976年大地震,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大修加固。
蓟县历史悠久,遗留古迹众多。不但可拜独乐寺.观白塔,还可爬盘山。从北京到这里很近,而且可以当天回,相信蓟县不会让你失望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