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花莲 太鲁阁-锥丽古道 -燕子口步道

屏东
屏东 pingdong
经纬度:120.486159
22.669264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28 03:13
游记浏览:7
游记目录:

  临近黎明的半夜时分起身到阳台晃了一圈,发现漫天的“繁星踢斗”不禁倒吸了一小口凉气!看来一切天注定了!自己可以安心的在睡上三个小时。

 我与向导“鲁道”约定的时间是早八点钟,“同行”的团队接车时间是八点半钟。于是先在是屋里喝过了半桶牛奶吃过了两块面包,算是一切准备停当了。鲁道的车子准点到达,坐上他的车子出发直奔太鲁阁国家公园。

  沿途鲁道和我讲起了每年的太鲁阁公路长跑,让我羡慕不已。要知道LZ当年也是名长跑好手呢!如今要不是一些劳损的关节运动伤,恐怕仍不逊于一般的长跑爱好者。(记得LZ退役多年后,参加了沈阳的绿茶健康跑,仍较轻松的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呢!)如今高强度的极限运动恐怕有所顾忌,但今天的计划还是较为小场面的!

 车子很快驶入了太鲁阁国家公园的地域,已经可以初步看出山势的险要与自然环境的莫测,沿途好多防落石的公路建筑不断出现在眼前。其中好一大段的公路是从九一二大地震损毁的山路中勉强从新铺建的。鲁道告诉我,即便是碎石坡上已经开始种植树木,但对于落石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几乎杯水车薪。不禁微叹,宝岛毕竟是一处多自然灾害的地域,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对抗能力是那么的有限!




   车子很快又到达了“锥丽古道”的入口之处,“慈母桥”。鲁道从包中拿出事先申请好的表格,经过看守值班人员的确认后放行进入,一天的计划登山开始了!

  锥丽古道,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安全因素,平日进入的上限人数为60人,假日可增加到90人。尤其假日需要提前一个月向“太管处”网上申请,并同时向森林派出所提交备案报告。外籍人士需要有台湾本地人士作为安全联系人担保。LZ我算外籍人士!

  太鲁阁,一座由天然大理石构成为主的地质地貌。白色巨石均为天然大理石!



  时间尚不到十点钟,根据我的户外经验和对自身实力的了解,这一次的太鲁阁穿越应该比较从容吧。沿途开始的阶段所谓的道路均由碎石形成。合计了一下要是全程都是如此,那走起来还真就挺不舒服的!好在没过多久就进入丛林后,就是真正的山间土路步道了。在一处林间小做调整时,鲁道告诉我说旁边的一条小路是从前的步道,但被山洪冲毁了。如今这条路是从旁边从新大致修缮和踩出来的,前边还有些道路刚刚改道不久,新路和旧路不容易区分。如果走上老路那就不一定会走到那里去了,容易迷路不说,且这一带是有野猪出没的。之后遇到的情况果然应验了他的说法,只是个别情况下鲁道也需要小小的琢磨一会该走那条路。(不过锥丽古道全程间隔不远都会有一些绳索护栏或路标和人工一类的人工痕迹出现,可见当地景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LZ琢磨了一下自己走的话也许是不会走丢的!)




  进入林间走起来的感觉就与其它户外走过的山大同小异了,只是林间的植被大多为热带的阔叶林带。并且能有机会在此间行走,当然也是意义非凡,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在台湾玩一次登山和徒步穿越的!好像竟是那什么王石一类的地产大鳄才做的事啊!哈哈



布亚.鲁道;太鲁阁族,与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莫纳.鲁道同属一族,并参加过该电影的拍摄。一个在南投的雾社,一个在花莲的太鲁阁。他从小在太鲁阁大山中长大,可以根据几处不起眼的泥土,辨别出是野猪还是猴子所为。可以通过落在地上的鸟毛判断出鸟之间打斗的场景。可以告诉我那种是可以吃的野菜,那种植物却是毒性的。可以随手摘一株野生的刺五加让我品尝,味道甘苦而茴香!刚到山角下的时候,还从车中拿出一根早已准备好的树棍给我做登山杖用。尽管俺倒是用不到,但还是领情的拿来用着。相信如果和他混上个一年半载的,自己也会是半个“泰山”!补充一点,这家伙是个标准的大“帅锅”!眉清目秀的,年龄比LZ我大,瞧上去比我还年轻,不禁羡慕起这里的好气候,好山水!




随着高度的不断攀升,道路也开始变的比较难行起来。好在每每在关键节点都会有已经安装好的护绳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这样不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安全性也大大的提高了。在入园之初鲁道就告诉我说今天的配额已经发放完毕了,因为我们出发的略晚所以他们应该都在我们前边。果然因为我俩的“身手”都还不错,所以正午12点多点的时候就先由少后多的追到了他们的大队,一干人等正在林间休整。全队大概在30人左右,男女老少比较均匀搭配。只见那个略有络腮胡茬子的领队在哪里大声的点评着所属队员,我心中微微一乐这家伙大概就是向我要高价的那个什么“雪巴”领队吧?记得他有说过今天会组队的。不过瞧那些队员初级入门的占绝大多数,当然也就都只有默默无语听他奚落戏弄的份了。我和鲁道从容淡定的从他们身边经过,好多人向我俩投来了惊叹的目光,好似在奇怪这俩家伙怎么就不知道累呢?!












简单的休整结束后向着今天行程兴致的最高峰前进了!十分钟后到达了锥丽古道,这是一处宽度仅两米左右的原始步道,一侧为山壁,一侧为万丈深渊。走在上边那真是一个激动人心啊,想当初为了能够成功的走上这条道路,真是煞费苦心的寻找各种途径啊!最终在一个台湾小妹的点睛之笔的指导下,无意间最终联系到了鲁道,让这次梦想中的穿越变成了现实!其它的就不比多说了,上图!














精华路段再美也要有结束的时候,从另一侧反穿的小队也已经到达这里了(锥丽古道分大穿越和小穿越。LZ做的是大的,小的就是从最近的入口到达古道后在原路返回。)临别时不禁感叹着太鲁阁族人的智慧与生存环境。怪不得当年以区区两千之众彪悍的与两万装备精良的日军相抗衡,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超过了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雾社事件,史称太鲁阁战役!




下山的道路到是并没有太多的悬念,沿途鲁道应我的要求愣是又帮我找到了一株刺五加来,我真的有些吃上瘾了!(生津止渴啊!还有就是这边的道路来往人多,采药的也多,所以在遇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山里的云雾果然如同鲁道说的一样开始密集起来,鲁道还说这边因为是在东海岸所以天黑的还相对较早呢!几处山人相映的理想构图之处,结果因为鲁道在前只能抓拍他了,LZ自己反倒没留下什么影像。途中还经过了一处当年日军的哨所,如今只剩下了两根门柱而已,可见大自然的吞噬能力以有多强!有趣的是遇到一对登山的中年夫妇,听出我是陆客的口音问我是那里人?告之曰辽宁的!对方说辽宁旅游不错啊!我嘟囔了一声,辽宁其实没什么好玩的。结果鲁道相当实在的把这句话传了过去,弄得LZ和对方都有些不好意思!最后在一处2号吊桥处才算又恢复了我和鲁道的单独行进(在那里,鲁道和夫妇俩大概交代了一下互约登山的一些事项吧),1号吊桥因为泥石流和山洪已经几乎全部损毁,这个是从新建造的,当年土著的生存环境真是恶劣啊!这时距离山脚下也不远了!












后边的穿越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走到这里,而普通游客是禁止游览该座吊桥的,且吊桥一次仅限10人。反正这个时候长长的吊桥上只有LZ我一个人,那种包场的感觉真的是好极了!赶忙各种角度前后左右一阵狂拍后气宇昂扬的走出了吊桥,让那些普通游客们投来了好多惊奇的目光,很有一种当年LZ刚完成五台山“大朝台”后佛母洞步道下山时的感觉!吊桥另一端的看守人员从肤色上看应该也是一名土著人,只翻起眼皮随意的看了我一眼后就低头合计自己的事情了。嗯,按道理说景区应该解决该地区原住民的就业问题,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谷底的溪流清澈碧绿,让人很有一种想下去戏水的感觉,不过谷底出于安全和环境资源保护的考虑,是禁止下去的。燕子口短短的一段路半个小时左右也就结束了,很快就看到了在路边等候我的鲁道,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不可能还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和游览,相信前边应该还有好长一段路和其它一些自然奇观可以欣赏呢!自己宽慰自己说“应该都大同小异,大同小异”!







台湾旅游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