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重庆市区(8月8日) 洪崖洞 -解放碑 -武隆 -仙女山镇

武隆
武隆 wulong
经纬度:107.759931
29.325425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12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9-05 00:14
游记浏览:13

    我们计划今天上午去重庆巿内的洪崖洞及解放碑游玩,吃了早饭赶往洪崖洞,车驶过嘉陵江上的黄花园大桥,便来到了嘉陵江边,沿着江边一路前行,站在高高的嘉陵江南岸的观景台上(这里离江边大概有十几层楼高吧)。放眼望去,两江汇合处近在咫尺,清澈的嘉陵江和浑浊的长江是那么的泾渭分明。两江汇合处,嘉陵江北岸咀上那形同琴键的大型建筑就是重庆大剧院,而在其不远处就是重庆科技馆

     洪崖洞,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而眼前的这片“洪崖洞风俗风貌区”建筑于2005年,是由小天鹅集团出资修建的。它位于重庆市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的滨江地带。以“吊脚楼”风格的建筑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这一带山体都是以红沙石为主体,我们沿着中间的山水亭台向上攀登,来到四楼区,这里有一条民俗街,宽不过5米,地上铺垫的全是青石板,两旁的店铺全是木门木窗,卖的也全是些桃片、姜糖、麻花、花生糕等重庆特色糕点,置身其间,有种仿佛回到了民国的穿越感,来到电梯乘坐处直达顶层11楼。走出电梯一看,原来这上面竟然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哦,我们算是领略了山城的风釆。近在咫尺的两条路之间的落差竟然有十几层楼高。


     站在这顶上看眼前的城市风貌,感觉真是无限的美好,朝西北望去,只见黄花园大桥和其身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而咫尺之间的即将建成通车的新大桥,那巨大的斜拉双翼,以及翼下的大剧院、科技馆都清晰可见,我们都感叹:真美!真不愧是国际大都市。站在洪崖洞最上面,把个依山而建的红崖洞群楼看了个一清二楚,只见其有老式的“巴渝剧院”、“水色巴黎”等等,也有现代的韩式酒巴等,广场上有一“记忆山城”的雕像,它高12·9米,宽7·5米,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将山城罗叠在一起,最下面是位老者蜷缩着身躯,见此状,玉琴说这是否在躲避日㓂的大轰炸?我说肯定不是,一看说明,才知道它是将传统的重庆吊脚楼建筑形态艺术性夸张、变形、抜高。从而强烈地表现出“城”在山中,“山”在城里的巴渝建筑文化与民族性格。另还见到一座“打更人”的雕像,只见一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夫,佝偻着身躯,左手前臂上挽着个灯笼,两手敲打着竹棒子,在深夜里穿街走巷的为人们打更报时。



      离开了洪崖洞,朝解放碑走去,远远地看到了解放碑,它镶嵌在周围的摩天大楼之中,显得是那么的矮小,只见它呈八角形柱体状,主体色调为白色,另配有肉色,正面上“人民解放纪念碑”几个大字为解放初期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所书。我沿着纪念碑找了一圈,才找到纪念碑说明,看了说明才知道:它原名叫抗战胜利纪功碑: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来重庆,为了激励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囯民政府在当时的市中心区修建此碑,1940年3月动工修建,1941年落成,当时为木质结构,四方形,炮楼式,高七丈七尺(约26米),象征“七·七”抗战,后在日冦的大轰炸中屡屡被毁,但人们不屈,依然将被炸毁楼房的石块、木柱堆 砌在此,并时常在此集会宣誓,表达中国人民宁死不屈,誓死抗战到底的决心,因而被誉为“精神保垒”。抗战胜利后的次年动工,1947年8月竣工,取名“抗战胜利纪功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纪念碑,它高27·5米,据说当年修建时,在其下面埋有侵略者的武器弹药,其内壁刻有成千上万名抗日阵亡将士名单。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将其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看着周围络绎不绝的人群,而我的思绪还久久停留在哪碑文上,眼前仿佛出现了抗战中重庆人民遭受日寇大轰炸的艰苦岁月,我为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感动。



     武隆山下气温大约是38、39度,此时随着高度的攀升,温度越来越低,阵阵带着山林中那特有的芳香的凉风扑面吹来,大家都不由得做起深吸气。在几处山口能清晰地看到山下武隆县城的夜景: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灯光辉煌的酒店大厦,掛满红灯笼的排排路灯。这一切在夜幕下显得是那么的耀眼夺目,而在我们头顶上则悬掛着一轮明月,凉风中裹带着山林清新芬芳的气息扑面吹来,真是醉人。此时也不见别的车辆,唯有我们在静谧的山路上行驶,真是惬意极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