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瘦西湖 长堤春柳 -徐园 -小金山 -钓鱼台(吹台) -玉版桥 -琼枝玉树石 -五亭桥 -莲性寺(法海寺) -白塔 -观芍亭 -二十四桥景区 -熙春台 -二十四桥 -落帆栈道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9 09:49
游记浏览:21
游记目录:


  12月16日,我们登上了去往扬州的火车。从北京到扬州每天一趟列车,是直达,中间不在任何站点停靠,就是通往扬州的专列了。这就是Z29次,每天晚上21:23分北京站发车,第二天早上7:30分到达。软卧价427.50元。

  12月17日,一觉醒来,我们已经在扬州了。在扬州火车站再乘公交车去你已经预订的宾馆。我们预订了一间瘦西湖边上的宾馆,乘坐88路车到宾馆登记入住以后,就开始了游览的历程。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扬州的冬天并不是网上有的朋友说的那么冷,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这样的气候丝毫不影响游玩。但是一定要注意找个市区里的宾馆住下,最好不要住在郊外和水边,这样的地方屋里比屋外还冷,空调也难吹热。白天玩的时候好过,晚上要住的时候确实难过。而且吃饭要跑很远,价格还要比市区的高。我们一开始就住了瘦西湖边,就有这样的经历,实在熬不下去,我们住了两天就去了市区,那就是别有一番天地了。

  当然,住在水边,玩着还是方便的啊。

  这不是——出了门,就是瘦西湖了。开玩吧。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宽不及100m。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西湖,原名炮山河、保障湖,又名长春湖,那么,西湖之名是谁起的和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还得解释一下,诗中的“雁齿”指的是桥上的台阶;“销金锅”,指杭州西湖,元代周密《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之号。”

对本诗我的理解是:湖边的草虽然有些黄了,但是沿河的垂杨却连绵不断的与草地相接,依然是生机盎然;虹桥上的台阶层次分明,色彩如画。在这里游玩、吃喝是相当糜费的。和杭州的西湖一样,既是好玩的地方,也是大量花费金钱的处所,但是杭州西湖是个“圆形”的,这个湖是个“长形”的,所以就叫做“瘦西湖”吧。

就这样,汪诗一出,“瘦西湖”之名遂流传开来。

好了,说到这里,买票吧。120元一张。


一群绿头鸭在水中嬉戏,为此时略显寂静的湖面增添了生机。





小金山前的石狮子满面笑容迎候游客。

殿前是一块巨大的天然石盆景。里面有水,树都是活的,只不过现在不那么绿而已。据说,这块奇异的石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用船编号记数,十船为一纲。用船运送花和石头,就被称为“花石纲”。当年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决定在京城开封府建造一座万寿山。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就是在运输过程中恰好碰上方腊的农民起义而遗落在扬州的。这也是目前扬州最大的一块钟乳石。钟乳石是溶洞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它的造型十分优美,看,这不正是一座船型的盆景吗?


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 60 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竖一卧,真是堪称绝妙。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扬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名词。

这块太湖石上题“琼枝玉树”是“御笔”,就是乾隆题的。“老乾儿”爱石又爱题字,这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但是这块题这字的石头摆在这里却是因为这里是琼花的“聚集地”。琼花是稀有的名花,也是扬州的市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每年的四五月份开花。现在显然是“花期已过”了。虽然我说“花落更显枝干虬”吧,但是总还是有那么点遗憾。又有诗曰:

 灿烂闪现转瞬收,韶华匆匆无计留。毕竟看花须趁早,春光易过不相候。

此诗虽然与前诗大相径庭,但是各有针对。前是鼓励老年人的,此是勉励青年人的。各取所需吧。




五亭桥又叫莲花桥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 12 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券洞组成。空灵的拱顶券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望江南百调》中提到: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我们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 15 个桥洞。这 15 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说是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蔚为奇观。

桥东面这座四面环水的建筑,叫做凫庄。凫庄建于 1921 年,因为形状类似浮于水面的野鸭而得名。需要通过三只小船搭成的浮桥才能上去。

莲性寺后面就是大白塔了。相传在 1784 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惟妙惟肖的白塔。第二天,“老乾儿”见了,大吃一惊,知道了原委后连连感叹“扬州的盐商真的是太有钱了啊”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咱在此也有诗一首赞白塔

宝塔巍巍一夜成,岂非鬼斧共神工?富堪敌国何足恤,钱多自把鬼神通。

这诗就不必解释了,关于“恤”字,取忧虑的意思。



进入二十四桥景区了。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至于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名还是24个桥的总称,至今还是争议。这个景区是按照一座桥来新建的。包括九曲桥、熙春台


熙春台熙春台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它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

落帆栈道。

这就是二十四桥了。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24块栏板。


静香书屋。是一处院落。

天然桥。

静香书屋三字是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书。他的字确实是别具一格——够怪的。

绿竹轩。

香雪亭。

春雨亭。



现在已经远远的看见大明寺里的栖灵塔了,瘦西湖就快游完了。

游完了瘦西湖,从北门出来。从南到北,大略一游,用了四小时。现在是中午12点多了。期间,虽然时有疲劳,但是略坐再游,不可遏止。有诗为证:

两地西湖一样情,如诗如画如梦中。肥瘦皆宜称双美,欲罢游兴总不能。

扬州图片


先找地方吃饭,然后继续游大明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