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与龟背岩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09:40
游记浏览:8

大峡谷与龟背岩

走进阿尔山,不但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天池、堰塞湖,还可以观赏地震断裂带、龟背岩等景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2003年,中科院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组织科考队,对阿尔山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探明在阿尔山——柴河地区拥有200多平方公里保存完好的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这里的一些火山熔岩景观是亚洲仅存的,专家称之为“火山博物馆”,并确定阿尔山地区有四座活火山,从而使阿尔山火山群成为了中国活火山家族中的第七位成员。

大峡谷位于阿尔山兴安林场东南20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中,由南向北呈W状,大峡谷底宽为30——150米,谷深30——130米,每公里落差20米。

大峡谷主体为火山熔岩断裂带,由更新世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岩流,经受千百年的水流侵蚀后形成。

大峡谷是河流在火山岩中冲出来的一道沟壑,沟堤的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山岩。

大峡谷是阿尔山一个很有特色的景点,入口在山顶,一条木栈道将游人引入峡谷。

峡谷深处满是大大小小的火山石块,石块上泛着淡绿色的乳白结晶,还有淡淡的硫磺味道,一条小溪间或出现其中。阿尔山是一个火山密集的地方,温泉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矿化度高,峡谷小溪应该也是某种矿泉。

仰望峡谷壁上,黑灰色的火山岩石顶部长出参天的落叶松,据说即使是夏天,在山谷中仍可见厚厚的冰雪。清风吹过,松涛阵阵。火山+森林,成为了阿尔山的独特景观,非常适合夏天前来避暑。

从峡谷顶部向下望去,小溪在乱石中时隐时现,以之字形蜿蜒流淌,水量极小,但水质清纯。山中的阳光映照在黑石绿草上,景色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人的环保意识也相当前卫——火山石上铺着架空的木栈道,扶手栏杆也多以原木“粗加工”而成,整个景区内看不见一块水泥。如果游客想要取走一两块火山石,也一定会招来当地人善意的劝阻,这样的小心呵护,才使得这座“火山博物馆”一直保持着天然的风貌。

沿着木栈道一直可以走到峡谷的底部,许多游人下到峡谷底部之后就返回了。带着探险猎奇的精神,我沿着谷底溯溪而上,但行走在碎石上要格外小心翼翼,感觉自己的腿脚不甚灵便,趔趔趄趄,总有要摔跟头的担心。

峡谷的两边全是堆积的巨大的火山熔岩,仿佛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

走在峡谷里,在熔岩的衬托下,人显得是那么渺小,生命是那样脆弱,似乎只敢蹑手蹑脚地悄悄前行。据说整条峡谷深达十一公里,我只能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一窥其源。

离开大峡谷,不知不觉到了用餐时间,安排的午餐地点就在森林公园内兴安镇的兴安林家大院。

虽然不是景点,但周边的环境依然如诗如画。

木栅栏、红顶屋,若不是悬挂的灯笼泄露天机,说是瑞士乡村也不为过。

由这边来看,完全能够以假乱真了。

用镜头任意取一个角度,都像是进入了童话的世界。


尽管是在内蒙境内,但当地的饮食全是东北风味,连居民的口音也相差无几。东北菜特点自然是量大实惠,加之食材全部是取自绿色天然,味道远胜都市,唯一的遗憾是过于口重,餐前再三关照,方才不致齁得无法下咽。

餐后闲逛,见路旁有几处用圆形石头垒砌的石柱,旁立“长寿园”之牌。何为“长寿园”,在如此不起眼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一处景点?

怀着疑惑走近观瞧,一处牌子用中英文标注“火山弹”。下面的小字体说明了“火山弹”形成的原因:在火山喷发时,喷向高空的岩浆团在坠落的过程中,外部已初步冷却,在落到地面后就形成了圆形石块,这种圆形石块直径大于64厘米时,就叫“火山弹”,因为这种岩石的形成年代久远,人们把它搜集起来,聚在一起,便起名为“长寿园”。

离“长寿园”数十米的地方,还有一块“龟背状熔岩流”的说明牌,周围是一大片较为平坦的空旷荒地,没有树,杂草也很稀疏。这一大块空地全是带着花纹的巨大石块,放眼望去,花纹环环相扣,犹如乌龟背部的图案。

这样的地貌特征在别的地方是从没有见过的,虽历经千百万年,但它却仍保持着当初形成时的样貌,真是令人称奇。龟背状熔岩流属结壳熔岩流,这种地貌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时所涌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在地面流动时形成了像水流的波纹。熔岩流表壳因冷却收缩,形成不同方向的收缩裂隙呈网格状切割结壳状熔岩,使平整的熔岩流表面形似龟背而得名。根据熔岩流的方向和彼此交切的特征看,可判断此处至少存在三个岩流单元。

另一旁静静停置的蒸气小火车,一下子让人忆起了夹皮沟。

当年火车曾是这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森林铁路1955年3月开始使用,全长600多公里,干线100公里。不仅运送木材,还保证了各林场物资和人员的运输。可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木材产量减少,运输成本加大,到1995年时,森林铁路被全部拆除。现在,只有在兴安林家大院的对面,还保留了这样一列当年的小火车,但仅供人追忆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