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别阿尔山
相聚总是短暂,随之而来的便是告别,一晃就到离开阿尔山这座草原怀抱中的城市之时了。回顾几天来的所见所闻,天然无雕饰的景观比比皆是,引人入胜:天池、地池、杜鹃湖、玫瑰峰、大峡谷、三潭峡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里的樟子松林木茂密,树干挺直;白桦林成带成片,亭亭玉立;落叶松满山青翠,苍劲繁茂。对于这样一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景点独特丰富的地方,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会成为北疆新一轮的旅游热点。
回行的途中路经白狼镇,这是阿尔山市的一个建制镇,曾是阿尔山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现在这里的林俗村是全国典型的林俗村落,居民多为伐木工人之家。“白狼”一名系从蒙古语“白力嘎”演变而来,汉语意为“富饶”、“富裕”。清咸丰年间,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佐领敖拉·昌兴请班禅活佛一行200多人前去做道场。他们途经白狼时,发现这里山高林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草丰美,景色万千,遂起名为“白力嘎”,意为“非常富庶的地方”。后来,由于蒙古语音和汉语音的差异,逐渐把“白力嘎”读为“白狼”了,而且沿用至今。
另有一说是过去这里人烟稀少,冬天大雪铺天盖地,常有狼群侵袭村落。由于狼群很大,常常是狼夹着雪,雪卷着狼,滚滚而来滚滚而去,分不清哪是狼哪是雪,狼群去时,禽畜一扫而光,人们只有躲在大树上哀叹,每当人们看到白雪滚动时,就以为是狼群来了,把这种现象称为白狼,白狼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坐在飞驰在回程的汽车上,菲儿跑到前面为大家表演起节目,短短几天功夫她已经和导游及所有旅友亲密无间。耳畔传来女儿的稚嫩歌声,眼前闪过窗外的美丽景致,一时间心绪难平,竟生出一份依依惜别的情愫,这对于我在以往是不多见的。尽管由于离京遥远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尽完善和正在建设,此番阿尔山之行给身体带来的疲乏和劳顿也较历次出游为甚,但眼睛与心灵的享受完全弥补了这一缺憾。
翻检着相机中的图像,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车行途中所摄。虽然景区内由于修路起伏颠簸,但尼康镜头的防抖功能表现出色,还是记录下许多精彩的瞬间。
因此将这一路的车窗随拍汇集起来,放在这结尾篇中展示吧。
阿尔山除了自然美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碧蓝通透的天与洁白如絮的云,姿态万千,赏心悦目,有时低得似乎触手可及,那是在大城市里绝少见到的,实难用语言加以描述。
其实在启程来阿尔山之前,电视一直预报当地有雨,自己颇为行程的顺利与否担心。好在天随人愿,在游览的几日中一直是朗朗晴空,在乌兰浩特上火车准备回京时,才开始天降小雨,团友们戏称是因为有我这个“贵人”相随,聊发一笑。
一半留恋青山,一半活在红尘,我们远远的行走在红尘中,却总是想枕在大自然的臂弯,寄托出尘的遐思。四季之遥,就这样被阿尔山远远地牵引;一生之念,只是因为阿尔山为我精心镶嵌了一帧美得令人窒息的图画。
自己的思绪有多少可以留住阿尔山的美丽呢,自己手中的笔有多少能够写出阿尔山的风致呢?匆匆数日,阿尔山已在昨日的余晖里与我作别,但她的色彩、她的悠远与从容已经在我倾心地聆听中化为了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