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0】 南京行 明孝陵 -紫金山 -中山陵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观光索道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 -秦淮河

余姚
余姚 yuyao
经纬度:121.154345
30.037113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1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5 00:03
游记浏览:7

7月4号一大早从青年旅舍出来,地铁3号线转2号线在苜蓿园下车,跟着指向明孝陵的牌子走了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旁边还是一片野地景象呢,就兀的遇到了卖明孝陵门票的收费站。买过票之后再往里走,仍然是乱木丛生,游客没看见几个,倒是时不时会迎面遇上散步的老奶奶老爷爷,他们拿一种感觉非常奇怪的眼光观察我这个将蓝色背包背到胸前暴走的单身男子。这种景象让我感到有点心虚,心想刚才那个卖票的地方不会是假的吧……又走了一阵,可算是看见明孝陵的神道了,然而这条来时的路将神道一截两段。在早上八点多炙热阳光烧烤下的我已经不想走回头路了,而我还有一种将景区从一端转到另一端的强迫症,因此这种欲穷尽而不能穷尽的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大家都知道北京有个明十三陵,那是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修的,所以自朱棣以后的明各代皇帝都葬于明十三陵,朱元璋仍葬于南京,另外他还将其父母葬到了老家凤阳,将他的高祖、曾祖和祖父葬在了盱眙,所以明陵一共有四处,而提及的前三处都名列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必有其过人之处,明孝陵的理由是,它的多项墓葬制度上的创新为之后明清的皇家陵寝奠定了基调,开了五百年的先河。明孝陵沿袭了唐宋依山为陵的传统,将原来的方垣改成了圆丘,并且创造性的模仿了宫殿的形式,将陵墓放于整个建筑群的最后,在其前方设置方形享殿、碑殿等祭祀用建筑,连同前方延伸的稍弯曲的神道,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制式,后来的明清皇家陵墓莫不如此。其他的明清帝陵的情况我并不清楚,然而明孝陵地宫之上覆盖的圆丘直径足足有四百米,远望之像一座小山,之前我在任何地方的陵墓从未见过规模如此之大的圆丘。

 

出了明孝陵,距离仅仅一公里,时光跨越了五百年,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同样也在钟山这座秀丽的山峦之上,能与明开国皇帝的陵墓比邻而葬,可以说民国政府给予了这位民国国父莫大的肯定与历史荣誉。中山陵的制式和明孝陵有些相似,神道、碑亭、祭殿和地宫一应俱全,然而中山陵更具有象征意义和对于民众的教育意义。从博爱坊到祭殿共有392级台阶,共8个平台,分别代表当时全国3.92亿民众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中山陵全局从高空俯视如同钟型,象征着孙中山在革命生涯之中一直致力于唤醒民众。整个建筑群以蓝白两色为基调,让人一看就会联想起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经过了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所书的碑亭,顶着大太阳气喘吁吁的爬上300多级台阶,终于到了祭殿的门口。一回身,南京市区若隐若现于钟山叠峦之中,颇有历经历史风云,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当日不大好的空气质量在此时竟然氤氲成了王气。转身再次面对祭殿,国民党另一元老张静江所书六个鎏金篆体字“民族、民权、民生”直挂殿楣,“民族”居右,“民权”居左,“民生”居中,在正午朝南的阳光之下更加耀眼。

 

进入祭殿,中间是一尊孙中山的雕像,雕像高4.6米,意大利白石材质,雕像表情壮重自然。天花板是一面用磁砖铺就的巨大的青天白日旗,蓝色显得十分清新。祭殿的四周是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相比于其他游客只是走马观花,我更情愿将《建国大纲》全文看一遍。简而言之,《建国大纲》描述了孙中山筹划建国的三个阶段——军政、训政、宪政。军政乃革命初期四境未平,为保卫革命果实需派兵征讨,所以一切事务以军事目的为主。训政乃四境平定之后,人民自己尚无力量自治,政府派官吏到地方协助地方治理工作,构建法令法规,扶持人民自治。这种构建是自下而上,由县级到省级进而上升到国家级的:若全省所有县均实行自治,此省宪政开始,国民大会选举省长;全国半数省份实现宪政,则全国开始宪政,全国国民大会召开,颁布宪法。路线当然是美好的,然而中山先生并没有规定和预测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的话就会给制度留下空子钻,毕竟民主这项事情的实现是要看时机的,民智达不到一定程度的话实现起来的风险很高的。让网上的一群擅长群骂嘲讽的键盘侠去治理国家,不管怎么想这件事情都相当的恐怖。

 

孙中山雕像后面是其棺椁所在的地宫入口,上书“浩气长存”,大概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由于中山陵于前几年实行免费参观,来访人数剧增,故地宫平常时期都是关闭的,我也无缘一睹地宫里孙中山棺椁的景象。待我出中山陵的牌坊,在旁边发现了一家地摊,里面可以花两块钱看地宫的幻灯片。两块钱倒也不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就花了两块钱买了一枚特制硬币塞进了幻灯片机里。幻灯片一共也就十来张,一分钟不到就播完了,里面墓室的照片倒也清晰,同时还附有南京一些其他景点的照片,然而这种做法大概与中山先生和国民政府当初所提出的对民众的教育意义是相悖的。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这种做法在2013年已经被提出了质疑而被叫停,不想现在仍在持续,只能说,墓室不开,好奇心的市场还在,这种事情就无法绝迹。

 

紫金山天文台,只要对天文学稍有了解的人就能明白其在中国天文观测史上的显赫地位,然而它在钟山西麓,远离钟山上的主体景点,而且交通十分不便,一般游客是不会去那种地方的。我前一天晚上在青年旅舍就已经设计好一条相当复杂的线路,并且作好了长途行走的准备。然而当我绕开中山陵正准备开拔之时,猛然间发现旁边一个摊子上赫然写着“紫金山天文台”六个大字,赶忙上去询问。原来这个摊子是卖紫金山索道门票的,坐索道往返索道两端仅要60块钱,而且中间还专门为天文台设置了一站。我感叹着索道价格的良心,连忙买了一张票,竟然又给了我两块钱的优惠,此处与普陀山上索道的价格良心程度高下立判。

 

坐钟山上的旅游公交到苜蓿园地铁站,换乘20路就到了紫金山索道山下的站点。等临到我上缆车了才发现,原来缆车并不是一般常见的全封闭式缆车,有点像公园里的长椅,上面可坐两人,而安全保护措施也只不过是一根脚踏杆而已,如若自己高兴,完全可以在中途把保护杆去掉,虽然也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对人的胆量绝对是比较大的挑战,敢于做这种大死的人应该还是比较少的。

 

自己一个人坐上缆车,缆车带着我慢慢上升,只见一根缆绳从缆车的上方向前方延伸并不停的升高,并不能看到尽头。迎面下山的缆车也是络绎不绝,绝少有空缆车,上面坐的有一家三口,也有情侣,甚至还有外国人不停的向迎面遇到的乘客问好。支撑缆绳的钢塔上面标有数字,随着数字的增大海拔的不断上升,右侧钟山下南京市区的高楼大厦也逐渐能够看到,只是由于空气质量的原因一直被氤氲着“王气”。下方的树枝也在不停的打脚,再向下还能看到兴致勃勃的爬山的人群。这种360度的全景视角真的是极好的。缆车行了十来分钟,终于看到了天文台站。招手示意工作人员从此站下车,再沿山路走了十来分钟,这才到了天文台的大门口。

 

                                               


图29 紫金山天文台全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上文所提的两台望远镜现在还都在,其中60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建在半球形穹顶之中,还保留着其执行观测任务时的模样,有巨大的机械装置调整其仰角和方位角,给人一种钢铁质地的大工业之感。而2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就只是在展览馆里用围绳围了一圈任凭人参观了。当时除了现代的观测设施,古代的浑仪和简仪也会露天配合进行观测,对天文学稍有了解的人可以琢磨一下浑仪是怎么测定地平坐标、赤道坐标和黄道坐标的。

 




图31 时见疏星渡河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注:标题乃原画名)




图33 青年旅舍的吉祥物(南京/夫子庙国际青年旅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