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29下午:释雅山—承天寺—清净寺—关帝庙—府文庙—中山路 东湖公园 -释雅山公园 -承天寺 -文化宫 -清净寺 -关帝庙 -府文庙 -泮宫 -中山路

福建
福建 fujian
经纬度:119.292277
26.08036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10:34
游记浏览:18

 12:30饭后沿着东湖街直走,红绿灯左拐,经过东湖公园南大门,斜对面是释雅山公园。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靖海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曾在名城泉州择地选址,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文意境,精心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季私家园林。

TIP: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泉州释雅山公园用地是原泉州农业学校现界址,东湖公园南大门斜对面,是历史上施琅将军的故居及四季园林中的“秋、冬”二园。该园地势高旷,且近在咫尺,又同在城之东隅,故其时又将秋冬二园统称为“东园”。公园性质以延续原秋、冬二园历史文脉,结合纪念性建筑、遗址的保护与恢复,以古典园林风格为主,以开放型作为市民休憩活动的公园。

芳草园位于鲤城区新门街,占地93亩,是清康熙年间施琅将军营建的春夏秋冬四季园林中的“春园”,因以“春游芳草地”立意而构思园,故名之。近年重修,具有“城市山林”的郊野气息,是以自然素雅为特色的休闲文化娱乐公园。

  13:30回到东湖街主街道,往东街方向,坐17路公交到南俊巷路口下车。附近有闽南步行街——状元街和玄妙观。原本东街一院附近的肉夹馍搬到南俊新街了。当然跟西安的肉夹馍没法比,老板入乡随俗,肉夹馍的个头也缩水了,有点像干瘪汉堡包。另外一院边的老字号#正泉茂绿豆饼#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还会特地去排队等新鲜出炉的绿豆饼。

 #国记腊汁肉夹馍#

 #面线糊#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据传比较好的店有“阿赐面线糊”(在东门必胜客附近)、“西街老记面线糊”(在南俊巷头,新府口)。新府口的曾氏老记面线糊,不过现在比以前贵了很多,配上油条便是老泉州的早餐经典。

 南俊巷经过新府口一路往下走便是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TIP:承天寺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规模仅次于开元寺

 南俊巷车水马龙,然而转进承天寺,却是闹中取静,读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来承天寺冥想。看看放生池的乌龟面对镜头都是如此淡定。

 承天寺琉璃瓦屋顶,贴金箔的壁画,真真有派头。

 在寺里偶尔还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它的旁边就是泉州晋光小学,这校园原本是清朝大将军施琅的私家花园之一,名为“夏园”。承天寺对面的巷子叫承天巷,巷子有个基督教堂,继续走到尽头便是泉州的中山中路。

TIP:承天寺免票,东湖公园免票,释雅山公园免票,芳草园免票。(泉州的所有公园均免费)

 14:00沿着南俊巷继续南下,经过十字路口,你可以看到泉州工人文化宫,周一到周五晚上7:30—10:00,文化宫有南音表演,以前是露天的不收费,现在不清楚,很久没去,建议大家去听听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古人三大娱乐:拳头、烧酒、曲。“拳头”是南少林武术里的五祖拳,早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划拳入选鲤城区非遗,无酒不成席无拳不尽兴;“曲”,泉州南音,世界非遗。

#泉州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其基础是唐代“大曲”,在广泛流传和演唱过程中,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的影响,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

TIP:泉州四南文化——南音、南戏、南少林武术、南建筑。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保存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肇始汉唐,发祥于泉州,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专家学者惊叹它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代表作有《管甫送》《直入花园》等。

 南戏,是南宋南曲戏文的简称,是与北杂剧相对应而生的地域声腔剧种,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泉州老戏――梨园戏、傀儡戏,以及明。清以来风行于市井的打城戏、高甲戏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几百年来薪传不衰。

 南少林武术,鲤城区是全国武术之乡,南少林武术历史悠久,它远肇晋唐,盛于两宋,大备于明清。南少林武术门派众多,拳种繁多,主要有太祖拳、五祖拳、鹤拳、罗汉拳、花拳等二十多种。在以鲤城为中心的泉州地区千百年来薪传不衰,民间练拳习武蔚成风气,不仅在国内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广泛流传。

 泉南建筑,泉州那优美艺术造型、绚丽悦目色彩、丰富多彩的雕塑装饰、巧夺天工造桥、造塔技能的古建筑,以及类型多样、布局变化的“三间张”“五间张”,出砖入石、蚝壳沏墙的民居,表现泉南建筑的辉煌成就。

  文化宫对面传说中的鬼屋五一要开摩斯汉堡了,大家可以去尝尝鬼屋的汉堡有什么不同之处。

 14:30沿着文化宫旁边百源路直走,经过后城文化街区,到十字路口左拐,再走100米,很快你就能看到泉州清净寺
TIP:百源路天福茗茶的#放牛斑#很合姐们的胃口。洛神花岐茶特价8元。


泉州清净寺,坐落于涂门街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仿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造型,是当时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福建泉州鲤城区涂门街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建于宋朝,公元1009年。清净寺1000周年时,由阿曼苏丹卡布斯国王出资捐建了清净寺新礼拜堂。新礼拜堂的形制与历史上的“奉天坛”相仿,坐落在清净寺东侧,占地两千三百多平方米。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门票3元。墙裂推荐~虽然我不是穆斯林,不过我很喜欢三不五时进去里面拍那几根残垣。






TIP:【中国十大名寺】1.洛阳白马寺,2.杭州灵隐寺,3.登封少林寺,4.苏州寒山寺,5.正定隆兴寺,6.泉州清净寺,7.开封大相国寺,8.北京卧佛寺,9.西宁塔尔寺,10.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15:30清净寺隔壁便是通淮关岳庙位于泉州鲤城区涂门街,俗称涂门关帝庙,主祀关羽,民国三年 (1914年)增祀岳飞,故改现名。是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的著名古迹,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

   庙门外两壁嵌有石刻两方:左刻宋米芾书诗一首,右刻明董其昌书诗一首。庙内还保存着朱熹题写的“正气”、张瑞图题写的“充塞天地”及近代蔡浚书“鼎汉立宋” 等匾额。楹联有“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等。泉州做生意的商人求财偏爱关帝庙,每逢初一十五时常报道,庙里的解签很灵,里面负责解签的一个阿婆是我姑丈的妈妈。我们家族不少长辈服务于道教协会,包括我哥哥。


   原路返回经过清净寺,过十字路口右手边是中闽百汇,百汇旁边便是府文庙

   16:00文庙位于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



   16:30走出泮宫,便来到了中山路的中段。泮宫卤面很出名,改天来去找找,不知是否还在。

   终于找到泮宫卤面了,现在花巷里面。这家店出售各种风味卤面,味道还不错,就是花生酱放多了,吃完容易口渴。

   【泉州百岁泮宫将“修旧如旧” 已公开招投标】作为中山路的主要标志和符号,泮宫是许多老泉州人不可抹去的记忆。从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获悉,目前,泮宫修复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一旦中标方确定下来后,将尽快动工修复。据了解,泮宫修复将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是泉州小吃一条街,穿行于骑楼间,感受泉州人的饮食文化。

泉州二十四条巷 中山路上有:水門巷,胭脂巷,金鱼巷,庄府巷,承天巷,花巷,奎霞巷,通政巷,玉犀巷,镇抚巷。东街和西街路上有:相公巷,金池巷,二郎巷,模范巷,台魁巷,讲武巷,三朝巷,羊公巷,公界巷,公婆巷,南俊巷,孝感巷,桂坛巷,青龙巷。

   吃货登场:水门巷羊肉,胭脂巷灌汤包、牛肉羹,金鱼巷菜头酸、元宵圆、鸡腿怣,承天巷素食,奎霞巷拌面,羊公巷鸡排,扫街去~

   泮宫牌坊走出来便是中山中路。

   继续往南走到达金鱼巷人民电影院口,这里隆重推荐小吃金三角

   #鸡腿怣Wong#:鸡腿、烧烤——配花生酱,怣you二音。

   #东来菜头酸#:菜头酸、萝卜水、杨桃水。

   #金凤元宵圆#:元宵圆、姜味小汤圆。

   中山中路继续往中山南路进发,经过胭脂巷,里面有个苏氏宗祠,天色已晚,改天再去看。

   苏家祖上有连续四代与阿拉伯通婚,且有高寿的传统。泉州有句俗话苏家的鼻子”、“丁家的胡子”,说的是苏家人的鼻子与丁家人的胡子最有特色,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阿拉伯人的血源特征。

   特别介绍下泉州最早的慈善机构#花桥慈济寺#,到现在还有免费看病赠药。




   继续往前就能看到群众牛肉小点,中山南路436号,这家也是老字号,店里还有块牌匾,我拍照的时候,老板还很自豪的告诉我,这家店还当过电视剧场景。

#群众牛肉小点#:推荐海蛎煎、牛肉羹、咸饭。

   我去晚了,早点去的海蛎煎除了配甜辣酱,还会配一撮萝卜丝,很爽口。网上转张图,大家蛮看。

   吃完海蛎煎,继续往南走,斜对面永芳小笼包也很出名,中山南路381号。

   #永芳小笼包#

   因为有点饱,就没进去接着吃,上张门口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水足饭饱,夜幕降临,夜晚的骑楼配上昏暗的路灯,乱有感觉了。

   中山南路继续走到底,右手拐弯,就能看到泉州天后宫,这个也是免费。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该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唯一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的。很惭愧滴,姐们长这么大都没进去过,今天来得太晚,天后宫关门了,只能留着以后再补充。倒是旁边石花膏常吃,

#秉正堂石花膏#:推荐石花膏、四果汤。

   
天后宫对面便是德济门遗址,每次都是晚上经过,520这天下午特地又去走了一趟。终于平生第一次进了泉州天后宫,看到了妈祖娘娘。

   #德济门遗址#位于鲤城区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处,被埋藏在地下,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其对海交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遗址于2001年发现,总面积约2 500平方米,由大小不一的规则花岗岩石条、废旧石建筑构件筑砌而成,较完整地保存宋、元、明、清古城变迁的遗迹,印证了泉州古城区不断拓建的历史。


   德济门旁边的万寿路进去,就是有名的聚宝街。聚宝街兴起于泉州港最为鼎盛的宋元时期,当时,泉州对外贸易兴盛,刺桐港也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贸易港口之一”,当时,那些载着奇珍异宝来到泉州的“番船”,常顺流而下由后渚港进入晋江,经蟳埔、法石直入顺济桥码头停泊,然后用小船把货物经圆通港载到如今的车桥头起卸,就近在这条小街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来自五湖四海的珍奇宝物都汇聚在此,故取名聚宝街。

   这里还有李贽故居、黄帝宫信奉等等,它们等待你们去发现,在此不一一介绍。





   在德济门看到泉州市鲤城区政府的旅游宣传,我想说:请把宣传广告旁边的护城河八卦沟清理干净。

   我还想说,这是个值得你细细品味的城市,城市不大,节奏不快,但是历史人文丰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