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者为政 玄妙观 -旧学前 -拙政园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7 21:21
游记浏览:15
游记目录:



  再次验证了那句话:生活之中处处有惊喜。
    看到有家专做糖人的铺子,凑了过去。
    糖人在各地景区都不少见,但大家通常只是看着新鲜,极少会买。
    常常担心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民间艺术能否生存下来。




    大叔说这叫麦芽糖,问我是不是要重温童年回忆。
    童年回忆?没见过哇。
    大叔颇感诧异:“小时候总吃过的吧?”
    脑子里快速搜索,发现真的没有记忆。摇摇头,转身问一旁的翠丫头:“你小时候吃过这个吗?”翠丫头一脸茫然。
    得了,我们都是没有童真的人。




    苏州博物馆是建筑设计界巨子贝聿铭先生的封笔之作。
    虽为博物馆,但贝聿铭先生大作的魅力却远远盖过展览的内容。整个建筑只运用了黑白灰三种颜色,简单,却不单调。
    博物馆免费对游人开放,凭身份证排队领取门票即可进入参观。需注意的是周一是闭馆日,不开放。



   “拙政“二字取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意为归隐。
    无奈园主虽有淡泊之心,却无福享受,在园林建成第二年病逝,园子则被其子一夜豪赌作为赌资抵押出去。

    其后数百年,园子屡屡易主,几经分合,颇受波折。



       兰雪堂,拙政园东部主厅,右侧为游客中心,可以免费领取做工精美的游园地图。



   眼尖地在枯荷丛中发现一只悠然戏水的鸳鸯。惊呼引来众人围观。  



      鸳鸯戏水or鱼戏鸳鸯?




       芙蓉榭中摆设的据说是当前比较罕见的红太湖石。

       可千里马终需遇到伯乐才能彰显其贵,在我这个不嗜玩石的外行人眼中,实在看不出这块没有想象中震撼的太湖石有何出色之处。



       霜霜断言我前世定是宫中备受宠爱的格格,幸福得让人迷醉。
       曾正气禀然地暗自自表明立场:自由当前,富贵荣华皆是过眼云烟。
       而倚在水榭的美人靠,却堕落了:
       真要选择的话,即使不是皇亲权贵,混个大院豪宅的深闺小姐当当也不错的。大门不出没关系,反正我也就宅女一个。针线刺绣会一点,膳食厨艺会一点,书画音律会一点。。。虽然始终滞留在无耻的万金油阶段,但大小姐是不需为五斗米折腰的,有事没事来这坐上半天,这样的小日子,即使云烟又何妨。
       此想法一经发表,即得到众美眉点头附和,哈哈,都是自甘沉浮纸迷金醉一族啊~




       佩服小盆友的胆量,我是绝对不敢探头观望的,深恐看到什么悚人的景观。估计小时候聊斋看太多,对古井什么的,心里始存挥之不去的阴影。






    待霜亭

    太湖洞庭东西山盛产一种贡桔,每年霜降时满林红染。唐代诗人韦应物因此著有“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亭子周围原栽有洞庭桔树及枫树十余株,因此得名。





    见山楼东侧的爬山廊,撇开路边的遮挡的树木,拍此景的最佳角度不过此处左右几平米的地方。 

    无奈有一佳人无视周边供游人休息的长椅,非选此处一大石临水而席。镜头里的视野,姑娘生生的占去了大半江山。

    任由我们在眼前举着相机来回踱步,试图寻找替代角度,佳人始终视若无睹。

    等了十余分钟伊人仍旧稳坐如钟纹丝不动,没有半点移步的迹象。翠丫头一向随和,出头一事自然只能我来。

    既然佳人无视我们,我也懒得开口,直接蹲在佳人右前方一米处,用取景器取景,完全无视佳人存在。

    结果可想而知,佳人仓皇而逃,此局,大胜~




    与谁同坐轩取自苏轼“点绛唇”里的“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轩内的石质桌凳、窗、匾皆以扇形示人。站在对面的水廊遥望,轩与其后的笠亭重叠,构成视觉上的错觉,感觉二者浑然一体。

    不过对于景点介绍的两个建筑重叠时形似倒置的扇子,却是要把身体和脑袋侧拧90度才能勉强找到共鸣。



    此行已为初秋,一池荷叶开始颓败。不过荣败乃万物轮回正常规律,所以倒不会有错过了夏季一池碧荷的遗憾。

若不是迎面走来的导游一路侃侃而谈,根本无人会留意到隐在枯荷里的古塔。

好导游的的标准,个人认为口才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应该是摆在首位的。越是口若悬河能把事情说得玄玄乎乎的往往人气极旺。遇上那位就是个好例子,说什么“古人建宅最讲究风水,每一处设计都极为考究”、“大家都听过水鬼什么的传说吧?在风水里头,临水之处阴气最重,但古人建园,荷、池必不可少,因此就想到了应对的法子,水中建塔这么座石塔可以起到镇妖驱邪的作用”“。。。”

听了导游口沫横飞地一番解说,再一看水里那老旧得雕像都模糊不清的石塔,顿感添了几分诡异,毛骨悚然。速速离开走为上策。




    卅六鸳鸯馆

    因采用了古代的鸳鸯厅的格局而得名,是听戏、待客的地方。




    古代没有音响没有麦,却又无数的能工巧匠在戏厅的建筑上下足了功夫。

    和珅的府邸恭王府戏厅以九口大缸埋于地下解决了场地大不利声音传导的问题,即使没有现代扩音设备,戏台上的演员也可以声如洪钟响彻戏厅。而拙政园的卅六鸳鸯馆,则利用室内顶棚的弧形设计,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苏州自助游图片

    拙政园出来,临街一排卖水果的流动摊贩。

    苏州的水果贩子很注重包装,蓝莓、小黄瓜、柿子一律用翠绿的叶子衬托,入目即愉悦三分,自然有购买的欲望。

    怀念在北京吃的大甜杏,没料这回却走了眼上了当。可是有谁料到腌制的杏会衬着绿叶摆在水果摊上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