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寒山寺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7 21:23
游记浏览:13
游记目录:




   吃完煎饼,自然要转移阵地改品被我天花乱坠渲染地让人垂涎欲滴的绿杨馄饨。                                                            

   就近原则,选定位于太监弄的绿杨馄饨连锁。

可是事实证明,连锁的质量也不保证,忽悠游客和专供当地人的区别一尝即知,此“绿杨”与彼“绿杨”天差地别。




  芝麻汤圆个头比临顿路上缩小一番。

提前准备好相机弥补昨日抓拍不及之憾,怎料咬一小口,没有动静,补啃一口,还是没有期待的芝麻浆流出来。
   吃得极为郁结,想起昨天口沫横飞的慷慨陈词,现在看来我倒成了大忽悠。




    普明塔和围墙的院门并不是一个整体结构,不过是视觉上的误导而已。



       老爹说12年简直就是我的旅游年,区内区外马不停蹄,玩得乐不思蜀。可欠下的游记也是一大摞,赶在除夕再记一篇,也好消停几日。

寺前的照壁,几乎每个游人都会留影一张。

照壁题字落款:东湖陶浚宣书。原本清明的一件事,却因字体书写风格及笔力上的差异,争议颇多。

导游间流传得最广的,无非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持才傲物,财迷心窍,对前来求字者大开虎口,一时间闹得祝枝山的字千金难求。又因寒山寺主持前来求字囊中羞涩,便故意刁难只写下“寒山”二字。主持无奈,只得请了另一书法家陶浚宣补写寺字。

2次游寺,都在照壁前听路过的导游对着一群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游客抑扬顿挫地描述。且不说别的,单在时间上就存在逻辑漏洞。

试想:寒山寺主持何以能在明朝求得祝枝山的“寒山”二字之后,又穿越历史长河,跑到清朝请陶浚宣补字并落款。再者,祝枝山何以愚钝得让后人待其署名占了便宜,没有落款的题字,谁会愿意付千金之筹?最重要的一点,祝枝山大器晚成,五十五岁方才谋得一官半职,但因其刚直不阿难容于官场,不到十年的时间看不惯官场阿谀奉承提出辞官返乡,说其“持才傲物”或许不假,但刚正不阿的人大开虎口财迷心窍,这说法怎么都觉得牵强。





历史上的普明塔3次被毁,现在的普明塔是95年原址重建,其内供奉普明禅师的舍利。

当时对于建筑风格上争执不休,一说普明塔最后一次被毁为宋朝,所以应该延用宋代建筑风格恢复原貌;一说寒山寺因唐代僧人寒山与拾得得名,唐朝诗人张继有诗“夜泊枫桥”更使寒山寺扬名,所以自然应该采用唐代建筑风格。。。

各种意见相持不下,最后请教并采用颇具威望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建议建唐式塔。




    塔楼上的匾额,所书文字各不相同,左右比较,最合心意当属这幅。



   寒山寺有一个让人感觉特别温暖的细节:在东南出口处,免费向游客供应冷热饮用水,唯独不提供一次性水杯,需要的游客可以自取水瓶续水。




    再一次弄丢财神爷。
   纠其原因是因为沟通不足。进到寺院后,相约“大门集合”后再一次兵分两路,怎料寒山寺院墙周缘院门无数,陆姑娘所言大门乃普明塔西南角院门,我和朵朵翠丫头定义的大门则为走出寒山寺势力范围的山门。结果两拨人就傻乎乎地呆坐两地,直到被太阳烤得耐受不住电话联系才发现又闹了笑话。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