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洛阳水席

河南
河南 henan
经纬度:113.650219
34.753763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10 09:03
游记浏览:5

洛阳水席

1.用餐地点:老集是聚集地,网上说的几家都在这里,司马,管记,杏花村等。

司马家是我们吃过的,管记在旁边,看着也不错,排长队。杏花村没吃过。

2.用餐时间:晚饭下午5点才开门,上菜还是很快的。

3.用餐费用:司马家,牡丹燕菜22,腐乳肉+32,连汤肉片24,焦炸丸14(强烈推荐),

           耀耀家,价格上下不差2元,但是量却少一半,用料也不如司马家丰富。在这两家我们点了同一道焦炸丸,司马家的外焦里嫩,好像是好几种材质的丝合成的,但是耀耀家的吃到嘴里就好像是粉条炸干了,搁牙的感觉。丸子也少了一半,其他的色香味也不行。

4.注意事项:如果去吃全席,那么就不要去这些小店了,一定要去真不同的二、三楼包间,才能看见全席的面貌,在这些小店都不能看见下文中的前八品,在这里的前八品就是普通的8个凉菜,煮花生,拍黄瓜,凉拌金针菇等等,没什么意义。我们四个人去的也吃不了全席,只能参考了网友上传是真不同的前八品,我把他摘抄编辑了一下请看下图。如果你是三五好友,那还是不要去真不同了,因为一楼是散客,据当地人和网上的评价说,一楼的服务和卫生,和上菜时间的你忍受不了的,都想砸爹骂娘,因为价格是一样的,品质是最差的。人少他也不让你上楼,除非你是土豪金,就要全席。想去,就提前订位置,人均80--100元(除土豪外),电话:0379-6395260963952338

 

一、水席得名:

1.是一道一道的往桌子上端,吃完了这盘撤下去再上另一盘如行云流水状,故叫水席。

2. 是热菜几乎道道都带汤,干稀有致,汤随菜走,因汤多了即显得汤汤水水,故叫水席。

二、水席起源

  为什么能形成水席呢?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喜欢酸辣汤类的菜品以抵御干燥寒冷。 洛阳水席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咸甜酸辣,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可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洛阳水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三、驰名

洛阳“水席”的驰名,与著名的女皇武则天有关。据说,有一次武则天巡视洛阳,洛阳的地方长官就以“水席”供奉,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武则天对这个赞不绝口,臣子们也随口附和好吃。于是武则天竭力推荐,水席就从民间进入了宫廷,每逢有什么喜庆大典,武则天总以水席犒赏臣下,登上了大雅之堂。唐代就把水席称为“宫廷宴”、“官场席”。由于宫廷和官府的盛行,水席就更为普及了,制作技术,花样造型等也更丰富,更发展了,流传至今有一千多年。

四、全席

 洛阳水席全席以序分为:前八品(),四镇桌(四大件),八中件,四扫尾,共八八四四二十四道菜,预示了武则天执政24年的历史光景,风光无限。16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又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阳水席的上菜也很有讲究。宴席开始,宾客就座,先上八个冷盘,冷盘一般拼摆成不同的造型,如馒头型、菊花型、三搭头、二连珠或马鞍桥型等。待宾客斟酒品菜时,才开始上热菜,通常是上一道吃一道,且每上一个大件后面跟着上两个中件,洛阳地方上称其为“带子上朝”,以示吉祥。上菜时间是前快中间慢,最后几道快,先咸后淡,咸甜结合,前、中、后加三道面食,有的再加一道洛阳浆面条,以突出洛阳小吃风味。上完大件也正好上完八个中件,然后跟上四个压桌菜,最后一道上鸡蛋汤,俗称鸡蛋送客汤,以示水席菜肴上完,宴席即将结束。

(一).前八品,也叫前八礼,即八个凉菜,大家可不要简单地认为这仅是八个凉菜。这八个拼盘象征着武皇的八大特征,亦为八大善()绩。

1. “服”:用蛋黄作成蛋衣缚于菜上,蛋衣薄如透纸,金黄无杂,食用红绿丝在蛋衣上缀成龙凤图案,此也表示帝王黄袍加身。

2.“礼”:去鹿筋濯白成勾,似躬状(也有取其它料代替的),观感洁白晶莹,在盘中置放有序,体现出彬彬之礼。

3.“韬”:用五香腐张卷起香馅(以雨后洛河堤岸上香艾丛中生出的土耳,菌类。土话叫“地圈儿”最佳),外不知其内,内不知其味,吃进嘴里方有难以言喻之鲜美感。

4. “欲”:取三岁狗外腰花切成片,中开口,嵌岁满公鸡内腰作形,点缀以枸杞子,用冬虫夏草围盘,看去峥嵘艳艳,食之壮阳补虚。

5.“艺”:过去是用脆莲雀舌成菜,指莲如画,雀鸣春,乃喻如画江山,歌舞升平的意思。当然,今天我们要保护鸟类,雀舌已被取代。

6.“文”:用青笋调鲤须成菜。笋为竹魂,竹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鲤)。

7.“禅”:武则天曾是出家之人,算是与佛禅有缘。这盘菜是清素不沾油荤的。

8.“政”:用雁脯、鹅掌作成。雁知寒暖而迁徙,鹅掌载身而浮水。比喻政权者当知天下冷暖,民意载覆之道。今天雁脯已被鹅脯所代替。

这个图片是网上的,我编辑一起的。谢谢网友的提供。 




 

(二)热菜

16大热菜在上菜顺序上颇为讲究,即牡丹燕菜为该席中的第一道镇桌菜,接下来先后上两道中件菜,然后再上一个镇桌菜,再后上两道中件菜。每个镇桌菜后面跟两道中件菜俗称带子上朝。四镇桌、八中件上完后,再依次上四扫尾,最后一道菜为酸辣蛋汤,俗称送客汤,表示全席的菜全部上齐。洛阳水席以冷热焦软稀稠干,海河荤素甜辣酸而名扬天下。

1.四镇桌(四大件)     

即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

1)燕菜这道菜是热菜中先上桌的“四大镇桌”中的第一道菜。此菜造型犹如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起名为“牡丹燕菜”,主料是洛阳东关出产的大白萝卜。燕菜原来并不叫此名,而叫“义菜”。义是义气,节义的义。武则天当年在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皇后特派人到感业寺送毒酒赐死。她想起与皇帝父子的一场情义,而到头来竟落得如此下场,便感心灰意凉,接过了吞下毒酒。她的尸体被抛于寺外荒野,夜里被露水打醒,此时她才悟到天不绝她。但冷月下四野茫茫,她腹痛难忍,正在此时,忽然月光下看见了一片萝卜地,一棵棵大萝卜肥肥嫩嫩像是在为她而生,她便不顾一切地拔出萝卜就啃着吃。萝卜有生津解毒之功效,就是那些脆甜的萝卜救了她的性命。日后她坐了龙位号令天下,恰好洛阳城郊菜地生长出个特大萝卜,长约三尺,重三十六斤九两,菜农视为奇物,就把它当做吉祥物进贡宫庭。女皇见物大悦,更没忘了萝卜的义举,遂命人送御膳房让厨师们做成这道菜,女皇便加封萝卜为“义菜”,每见萝卜好提醒她不忘过去。叫着叫着就成燕菜了。

2)葱扒虎头鲤,鲤鱼以孟津黄河所产的长须鲤鱼为上品,装盘作张口昂首上扑状。现在,鱼头所向必是上座的尊者、长者,亦或贵朋,有坐在上座的人先动筷子,表示了一种尊敬和礼貌。

3)云罩腐乳肉,坐在下座的人先动筷子。相传当年武则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满,唯独对太平公主颇为赏心。后来太平嫁给薛绍为妻,送女儿出嫁时武氏以自己的乳汁涂于肉上叫女儿吃下,让女儿莫忘了老娘的一片心。

4)海米升百彩,就是海米炖白菜武则天意欲裁定天下,旧臣作阻,新进喝彩。当时曾有老臣换素服(白衣)上朝,为李唐悲,有人奏武则天要求制罪。武则天不但没有制那个老臣罪,而是说:服有百彩之象为丽。爱卿何罪之有。群臣闻听,皆击掌喝彩。“百彩”乃“白菜”的谐音,实是海米炖白菜,叫“百彩”为图一个吉利悦心。白菜又是素菜,实是为前边的两道荤菜利口之用。

2. 八大件

“八大件”又分前五后三。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后三为三道甜食,一般有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等。

1)这道道菜皆有故事,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执政,先快刀斩乱麻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废了中宗,然后立李旦为皇帝到后殿闲呆着去;第二件是当时令天下人颇多猜测,人心不稳的高宗李治之死,武后毅然把高宗的棂驾西移,葬于远离洛阳的奉天,好让人们永远忘掉这个死鬼;第三件是速战速决平定了扬州之乱。这就是八大件中的“快三样”;

2)这又端上来的是“五柳鱼”。“五”是指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改旗帜,改服式,改官职,改官名五改;

3)这又上的是“鱼仁”,实为鱼仁丸,圆而光滑通体皆白,喻和尚薛怀义的光头;

4)“鸡丁”是喻垂拱二年,武则天铸铜匦于朝廷,凡有上朝告密者虽农丁樵人皆得召见。鸡丁即取丁俗鸡犬一视同仁之意;

5)又端上来的这是“爆鹤脯”,“爆鹤脯”乃是“拜河图”的谐音。垂供四年武则天在洛阳拜洛受图,图上有上天告喻让她坐皇帝。有了此凭证,朝中百官,天下黎民无人敢不拥戴。接下来上的三道甜食,一般有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这也叫“换糖”,糖即唐朝的唐的谐音。这三道甜食加上前边的五道,这是八大件。 

3.最后是四扫尾

依次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这四道菜是喻武则天当了皇帝后,自己给自己的四次加封:

1)第一次是“大周皇帝”;

2)第二次是“金轮圣神皇帝”;

3)第三次是“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4)第四次是“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