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国花园

河南
河南 henan
经纬度:113.650219
34.753763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10 09:03
游记浏览:11

中国国花园牡丹

1.交通:国花园离住的酒店很近,坐车反而不方便,走着15分钟,过洛浦大桥的时候,别靠着桥栏杆走,会有很多的小飞虫,离栏杆远点,飞虫的数量就少点。从酒店出来的直走,桥下右转,到时候你们就能看见这个桥啊,太多插口了,你都不知道该怎么盘桥,当时就看见有车走反了的。

2.费用:门票55元,找地接导游买票20元,但是问题是你要找准,找那个要去买票的人,在半路截住他,请他帮忙。

        园里有电瓶车5元一位,值得坐,因为从东门到花区太远了,我们就这样又坐车又溜达的,还玩了3、4个小时呢,我都走不动了。门口有卖小吃、水果、桑葚的,反正你就本着不上当,就别出来了的底线,可以买点。

3.用时:3—4小时,

4.路线:入东门→园区→出西门→再去博物馆。从国花园到博物馆,在西门打个三轮5元,但是走着很远的。从博物馆出来,还是5元打到车站。

5.注意事项:园区有人物玩偶,米老鼠,唐老鸭,等等,你和他照相,他就主动和你摆各种姿势, 10元/人,我开始就以为是免费的呢,我们三个人都去照像了,照完了才知道收费的。

 

牡丹在洛阳栽培,据史料记载:始于隋而盛于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即是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每至春暖花开时"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成为京城洛阳的亮丽景观。诗人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及宋代文人司马光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均描绘出唐、宋时期洛阳人们赏花的狂热程度。      

中国的著名花卉数百种,惟有牡丹品位极高。它花朵硕大,品种繁多,姿色万千,冠压群芳。被誉为"花中之王"。而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于牡丹生长发育。据说,很早以前,邙山上的野生牡丹常被人当做柴火,有个青年十分怜惜,将其移植院内,精心护养。一天看见商女的手帕上面绣有大朵的牡丹。这个青年纳闷,正要相问少女忽然不见了。展开绣帕,但见上面题有一首诗:"芳名洛阳花,邙岭为我家。感君情意重,来春见奇葩。"到了第二年春,这位青年家中的牡丹花困果然丰硕艳丽,婀娜含情,从此他便以种植牡丹为生,家境日见丰裕。看来,传说中的这位后生该是洛阳最早的"牡丹种植专家"啦。据说唐文宗李昂在赏牡丹花,问一个画家:"现在描写牡丹花的诗,谁说些的最好?画家说有人说: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李昂听罢赞不绝口,便称洛阳牡丹"国色天香",于是牡丹便有"国色天香"之誉。千余年间,洛阳牡丹已达500多个品种,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类、九色、十型"。三类,即单头类、重头类和混合类。这个是按当年每枝上的花朵数分类,一朵的为单头花、二朵的为双头花、三朵为三头牡丹。九色,指的是牡丹的颜色分类。所谓姚黄、魏紫、青龙卧墨池、贵妃醉酒,既是指颜色,也是讲形态。十型主要根据洛阳牡丹花瓣的多少、大小、排列方式及花朵的形态特征分类。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闻听洛阳牡丹已盛开,而禁苑中的木芍药尚含苞末绽,遂使宫人击鼓催之,花仍不开,她一怒之下,将牡丹全部贬到洛阳。可牡丹到了东京洛阳,刹那间,百花枝头灿烂辉煌,一齐绽放,为此,一代诗仙李白有《清平调》词"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之句讥讽杨玉环,于是贵妃就贬了一代诗仙李太白,使其终生郁郁不得其志。这些传说显示出牡丹不畏淫威、坚贞不屈的风格,也正是中华民族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的写照。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每年举办牡丹花会。从此,处处牡丹,户户天香,牡丹品种发展到500多个。花盛期,城内居民蜂拥往观,万人空巷。正是:"看花看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与牡丹花会相映成趣的是牡丹灯会。洛阳盛产牡丹,民间有个极有趣的传说。        说是在隆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饮酒作诗,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谁知道牡丹枝干虽被烧焦,到第二年春,反而开得更盛。人们对牡丹更有偏爱,赞之为“劲骨刚身”、“焦骨牡丹”。宋代欧阳修曾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了牡丹“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说便流传于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