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城随走——农讲所周边 英雄广场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 -东濠涌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基督教救主堂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 -康有为万木草堂 -广东都城隍庙

广东
广东 guangdong
经纬度:113.244409
23.15088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3 05:54
游记浏览:10

昨天的行程比想象的慢,所以我今天又来到了烈士陵园,继续向西进行旅程。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北伐战争中屡建功勋,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工农红军总指挥(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1946年获释后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周文雍(1905-1928),广东开平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投身工人运动,省港大罢工期间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1925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7年4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工委书记,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同年11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任人民劳动委员。1928年因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同年牺牲于广州。


张太雷(1898-1927),江苏常州人。早年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1927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与叶挺等人领导发动广州起义,任起义最高领导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书记,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任代理主席兼人民海陆军委员。在起义战斗中牺牲。


英雄广场中间的花坛。



之前看见一个说法说广州的中小学都很漂亮,的确发现是这样,这是中山三路小学门前的浮雕。


这么漂亮的房子居然是一家公司。


皋园4号民居。这房子看上去真的有些年头了。


仁兴街2号民居。居然可以与旁边的居民楼无缝对接。




对了,还有石缝中长出的坚强的小草。


过了三寿桥,就来到了一个中心小广场,有一个圆形的大水池,虽然水质不够澄清,不过里面还是有不少小鱼。


这一段好像还在整修,所以前面路不通,我就离开了河边。

这个角落里有一个小花园,但是感觉废弃很久了的感觉。


还有广州标志性建筑的浮雕画。


兜兜转转了好久,周围正在修建,好多地方不能通过,但是我还是根据水声找到了东濠涌最漂亮的这个瀑布,周围不能通过,我只能透过围墙远远看了一眼,觉得好可惜啊。


返回中心小广场,最醒目的是个小型喷水池,周围好多长枪短炮都在摄影。


周围还是绿树成荫。



路边就是东濠涌博物馆了,这座古色古香的房子。


进入博物馆,首先给我们展示的是东濠涌的治理过程。第一期的规划如图,是从越秀桥一直到珠江的河段,这一段主要景致如图所示。


有个视频我觉得画面很漂亮,就拍下来给大家看看。

广州的母亲河珠江,支流繁多。


秦灭后,一个叫赵佗的将军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


南越国依靠自然水系而建,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额,这个东濠涌的建设居然得到了前后两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关心,看起来很隆重啊。


东平大押。


这些模型房子还可以亮灯,模仿了晚上的百家灯火。


旧时女性的衣着和首饰。


涌边人家的生活工具。


东濠涌的商人。


原路返回到十字路口,顺便看看东濠涌的双层高架桥。



侧屋牌匾明伦堂,一边的三角梅好旺盛。


农讲所(旧称番禺学宫)的模型图。


明伦堂旁边的长廊。


番禺学宫第一进。


图书馆复原图。


第一部分,广州农讲所办学情况。

六届主任的照片及生平。

彭湃(1896-1929)农讲所第一、五届主任,历届教员。广东海丰人,中国农民运动著名领袖。历任海丰总农会会长,中共广东区委农委负责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广东省党部农民部长,广东省农协常委,中华全国农协执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1929年8月30日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

罗绮园(1894-1931)广州番禺人,农讲所第二届主任、历届教员。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委,《中国农民》主编,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主编、中央农委副书记等职。1931年7月25日被国民党逮捕,旋即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

阮啸仙(1897-1935)农讲所第三届主任、历届教员。广东河源人,广东农民云动领袖。历任广东区团委书记,中共广东区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广东省农协常委,中共中央农委委员、审查委员、审计处长,中华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主席、中央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委。1935年3月6日在赣南战斗中牺牲。

谭植棠(1893-1952)农讲所第四届主任兼教员。广东高鹤人,广东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共广东支部委员,广东区委主席团成员、农委负责人、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广东各界对外协会主席,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农委委员等职。1926年后边治病边做群众工作。1944年起任东宝行政督导处财务科长。1945年经党中央批准恢复党籍。建国后任肇庆地区工商科长兼贸易、粮食、百货三大公司经理。1952年6月26日在广州病逝。


农讲所的旗帜。


本党为农雕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开阔的庭院。



居然做过影星的美女飞行员啊,叫李霞卿。

额,刚刚百度了一下这个美女,发现因为飞机失事死亡的消息是误传,可能是与另一个飞行员李月英搞混了,这个李霞卿安然的活到了八十几岁,看来历史有时候的确不可信啊。



最后一个展厅是廉政风范图片展,没什么意思。



外面庭院里面有毛泽东的两幅题字。
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这个石头的形状是荷叶,很漂亮。


农讲所侧墙,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房檐下面伸出的一根一根的是什么。


农讲所旁边紧靠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左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右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顶部是星火燎原,还附有一个火把雕塑。


图书馆的栅栏上面都是火炬形状的装饰,好可爱啊。



楼上展示了广州典当行业的发展和衰落,我也不是很感兴趣。


内部的砖墙结构,和很多个小窗户。


东平大押的柜台复原模型。


炮楼旁边有一个玻璃房子,不知道用途是什么,目前不开放。


东平大押周围被竹子环绕,风景不错。


修剪成圆形树头的小树。



广场中央的雕塑,骑自行车么,呵呵。




广东省博物馆旧址的旁边是个大草坪,转弯后看到正门入口,原来是中山图书馆。


红色和白色的三角梅簇集而生。


这个广场唯一一个正在开放中的建筑,图书馆,可惜要有图书证件才可以进入。


绕了一条远路,特意来看看基督教救主堂。

救主堂墙壁上的宣传花。


救主堂门口。


救主堂全景,讨厌这两棵碍眼的树。


文德路小学,是不是广州所有的小学都这么漂亮,红色的砖墙,还有壁画。


万木草堂的位置还真不太好找,中山四路上第一排建筑的后面。

万木草堂的房间还是有好几进的,不过因为是开发不久的新景点,还有很多区域不开放。



《万木草堂》,康有为是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1年,他应弟子陈千秋、梁启超之请,在广州长兴里租借邱氏书室,创办长兴学舍,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1892年迁往卫边街邝氏宗祠。1893年冬又移至广府学官仰高祠,正式更名为“万木草堂”,以树木喻树人,含有培养千千万万国之栋梁的深意。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办学期间,从学者百余人,培养了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梁朝杰、韩文举、龙泽厚、王觉仁等一大批变法人才,成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阵地。同时,康有为再次编撰完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变法理论著作,确立了“托古改制”为核心的变法主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失败后万木草堂亦遭清政府封禁。

长兴学舍是万木草堂最早的办学场所,位于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原为邱氏书室,是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198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井中的小水缸,里面有两条鲜红色的小鱼,与绿色的莲叶形成鲜明对比。


康有为梁启超。


这个东西我在沙湾古镇也看到过,但是却不知道什么用途,这次总算知道了,居然是喷泉,古时候的人已经这么有雅兴了。


这些个雅座怎么感觉像鸟笼呢。


书院情景模拟。


书院里面开放的地方不多,很快就转完了。


走到文德路的尽头,就可以看见对面的牌坊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大楼。



牌坊前面是忠佑两个字。


都城隍庙周边茂盛的树木。


前面不远处就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北京路。


天色也不早了,我准备乘车离开。今天总体上说还是基本符合计划,东濠涌是这次旅程的重头戏,结果最精彩的那一段居然不开放,很扫兴。广东省博物馆旧址现在居然是破败的状态,很让人心痛。其他的几个景点都还算符合预期,本来想把南越王宫博物馆一口气逛完的,结果里面真的真的太大了,所以决定下次再好好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