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 | 101.876671 29.595044 |
旅游评分: | 4.3分 |
旅行费用: | ¥0元 |
景区类型 : | 3 |
游玩天数: |
八廓街 -百益超市
展开
实用攻略
开销 -交通 -住宿 -餐饮 -购物 -注意事项 -行前准备
今天主要行程安排就是在拉萨转一转大昭寺、转一转博物馆,初步了解一下拉萨已经西藏的历史。对之前在网上查询的饭店茶馆都寻找了一下,考察了一下,觉得不是特别的美妙,所以我们就没在进去尝试,因为在拉萨也查询了大众点评,看了一下那些比较有名气的饭店。评价都比较一般,性价比不高,我们就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我们的饭店。总吃藏餐也不习惯,所以今晚吃的是川菜“冒菜”。
大昭寺由松赞干布、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共同兴建,后来又经过多次扩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主
殿的入口处,有一副描绘大昭寺初建情景的壁画,主要构图是很多白山羊在驮土填埋着一个湖泊。关于
大昭寺的来历,还有着一段传说故事。据说七世纪的拉萨平原还是一片荒原和湖沼,先期嫁到吐蕃的尼
泊尔尺尊公主,试图在内邬塘也就是今天的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建一座寺院。可令人奇怪的是:寺院白天
建起,夜里倒掉;今天建起,明天倒塌。正当苦恼沮丧之际,文成公主也来到了吐蕃,尺尊公主听说文
成公主通晓阴阳八卦,便登门诚恳求教。文成公主在经过认真测算后发现,吐蕃的地形好似一个仰天而
卧的罗刹魔女,东边的卧塘湖也就是如今大昭寺的位置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是其血液,只有在这
里填湖建寺,才能把魔女震住,吐蕃也才能繁荣昌盛。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还要用白山羊背土才
能完成这样的功德。
不管怎样吧,松赞干布和尺尊公主完全照此办理。一时间,从北郊的果噶拉山麓到湖边工地,驮运土石的白山羊络绎不绝。这段路程比较远,驮的东西又重,不少山羊就倒毙在了路边。大昭寺建成的时候,松赞干布和两位公主非常感念白山羊付出的牺牲,雕出一只白色山羊安置在大殿的一角,使它也能享受到信徒香客的祭祀和朝拜。今天大昭寺顶的双羊轮,中间一个法轮,两边各有一只山羊,已经成了大昭寺的象征和标志,就应该与此有关。
这里进去就前往大昭寺了,需要安检,不让带打火机!
大昭寺正门,左侧排长队的是藏族人,也有部分汉族人混在里面,左侧的通道是不要门票的,供藏民过来朝拜、供酥油的。 我们是在右侧进入,需要买门票,85元每人,没有学生票。一律全价! 如果套票的话估计在左侧也能混进去,没有人管的,只要你也像藏民一样拿着一袋酥油或者哈达。
摘自百度百科: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2]
大昭寺门票,关于大昭寺!!
如果不是来大昭寺,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拉萨”名称就是从修建这座寺院演变而来的。最早时
不叫“拉萨”,古书上是“惹萨”,“惹”在藏语里是山羊,“萨”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
来因为大昭寺供奉了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又改成了“拉萨”,“拉”是“佛”,“萨”是土地,即
佛地之意。
大昭寺是填湖而建,所以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关于卧塘湖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堂上楼的拐角处有一个酥油
灯台,据说上面的小口直通原来的湖底,现今还存有鸭子。如果谁在洞口能听到鸭子拍打翅膀的声音,
就是与佛有缘,我听了半天也未见其响动。
有句话叫作“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在拉萨呆上一些时日,你会发现这确是真的,不仅仅是因为
名称的来源,更在转经仪式的路线规划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在拉萨的不少地方,你会看到很多藏民口念经文、手摇经筒在转经行走。看的多了也就看出了一些门道,
不仅要顺时针,关键是有着固定的路线。
围绕着大昭寺,多年来拉萨从内到外形成了三条行转经仪式的传统路线:环大昭寺释迦牟尼佛殿的内圈
称为“廊廓”;环大昭寺外墙的中圈是“八廓”,即著名的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
王山、小昭寺悉数包括进来的大圈叫作“林廓”,这正是过去的整个拉萨城。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昭寺
在拉萨的中心地位,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更成了社会生活层面的。
每天,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细雨蒙蒙,拉萨的藏民都会行走在转经道上。三条转经道也独具特色各不相
同:内圈全部是转经筒,不同的手带着不同的心思,拨动着铜质的经筒,一片哗哗啦啦的声响;中圈小
摊店铺密集,在这里转上一圈,既朝了佛又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在外圈,早晨起来就可以看到络绎不绝
的转经者,当然其中以老者为多。
佛教信徒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行走着,趟出了深深小巷,趟出了千年八廓街,趟出了圣城拉
萨。如果再看出去,呈放射状的是覆盖整个雪域高原的漫漫朝佛之路。
这一切的中心,都是我们现在正身处其中的大昭寺。
关于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意义: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信徒们认 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同时,它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种方法。藏传佛教密宗中修习"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径。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导,被视为密宗的根基,其目的在于通过清心和抑制欲望,达到忘我的境界。修行是极艰苦的,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修持,一般需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磕长头十万次。
现象:
“磕长头”分两种人:藏区一般的宗教信仰者,主要为藏区的牧民,生活在城市里的许多藏族同胞已少有激情再去做“这么麻烦”的事;在庙寺人(喇嘛),真喇嘛,非大家在西藏旅游时所见的披着僧衣,一边念唱我们听不懂的经文,一边伸手向您化缘的那些个假把式。大家在电视里见到的“磕长头”的队伍往往以前者居多,他们不辞辛苦,在往布达拉宫朝拜之前,往往都是变卖家里所有的家当,只推着一个平板车,带上简 单的生活必需品(帐篷、衣被、餐具...)。这个队伍中常见的年龄是四十岁左右的,往往是一家之主,带上一家人,大人、小孩一起。我们只见到老人(已在拉萨)、中年人,少见小家伙们,因为他们少参与“磕长头”的行动,许多是坐在板车上。 西藏的牧民许多以一生能朝拜一次大昭寺为终生愿望,他们辛苦劳作,积累财物,到了朝拜之时,却不惜散尽全部家财,很多人不认同他们的做法,认为愚蠢之极。可这种做法却能让他们感受到心灵的平静,这点是我们在内地的辛勤打拼、尔虞我诈的商场、生活中怎么也得不到的,也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在朝拜途中, 当你看他们的表情时,丝毫不见痛楚,也没有特别的喜悦,只有平和,平和得就象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尘不染。他们的喜悦、激情全部释放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前面。我们这些个有知识、有见解、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得有多大的成就才会有他们那样同等的喜悦?
右侧三个金色的东西,一共是有6个这个,中间是6中不同的植物还是花瓶来着,蹭听导游讲的,时间有点久了,具体什么意思也不太清楚了。
关于释迦牟尼等身像:
很多藏文史料都记载了这尊佛像的来历。
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实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一直没有立寺供像。只是到将近涅槃了,在弟子们的一再请求
下,他只同意以自己8岁、12岁、16岁三个不同年龄的模样塑像(一说16岁为25岁)。释迦牟尼亲自为塑
像绘了图,像塑好后又作了开光加持,还说:我的替身造像将与世长存,一如我释迦牟尼与世长在。外
道邪说将被它镇伏,佛教正法将长盛不衰。造像所安立之处便是世界的中央,它将替天人师如来应正等
觉行道于天下。后来,8岁等身像落到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出嫁松赞干布时带到了拉萨。12岁等身像也辗
转来到中国,在文成公主去吐蕃时作为嫁妆也到了拉萨。16岁等身像原在印度,后因宗教战争沉入了印
度洋底,就不知所踪了。因缘的和合,使得这两尊圣像最终都聚到了吐蕃。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有其事,
正像释迦牟尼预言的那样,圣像所到之处,佛法自然昌盛起来。尤其大昭寺的这尊12岁等身像:当佛像
从印度迎请到中国时,印度佛法渐衰,中国佛法转盛;当佛像从中国内地迎请到吐蕃时,汉地佛法衰落,
藏地佛法又开始兴盛了起来。佛像初到拉萨时,8岁等身像在大昭寺,12岁等身像在小昭寺。今天当你来
到拉萨,你会发现如今的情形与一千多年前正相反。这是因为,两座寺院在建成后不久,发生了佛像位
置互换的事情。怎么就互换了呢?这里有两个版本。其一是说文成公主作了互换。文成公主要临终了,
不知为何要求把12岁等身像从小昭寺请来大昭寺秘密封存起来,大臣们猜测文成公主的想法作了互换。
其二是阴差阳错。说武则天时想派兵抢走小昭寺那尊12岁等身像,僧人们把它带进大昭寺,又把大昭寺
的8岁等身像放在了小昭寺,意思是你要抢就抢那个小的吧,大的我们不给你,最终导致了互换。关于这
件事,其因究竟如何,至今也没有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也就不得而知了。在两座寺院,不仅等身像作了互
换,你还会发现大昭寺一直是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小昭寺相比就冷清了许多。其原因就在于这两尊佛像
之间的差别。很多资料显示,12岁等身像自到拉萨后,不时会长出许多再生舍利子,每遇重大历史事件
发生都有奇异的征兆。8岁等身像不仅没有这些,文革时还遭到了破坏,小将们把它从肚子锯成了上下
两半,藏族人认为被腰斩的佛像就没有灵气了。再加上16岁等身像已经沉入印度洋,大昭寺的12岁等身
像就成了释迦牟尼最后一尊完整宝贵的等身像。于是,历代达赖和班禅的“金瓶掣签”要在这尊佛像前
举行,为的是让佛祖做个见证;因为它,大昭寺成了朝圣者的最终目的地,牙齿必须要放进大昭寺,而
非巍峨高耸的布达拉宫;每天,通过大门口磕长头的人群,你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匍匐在它的脚下,如
果能走近它,用自己的额头轻轻触碰一下它的底座,那将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和荣光。在西藏,人们把释迦
牟尼12岁等身像称为“觉卧仁波切”。“觉卧”是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即这尊佛像是至尊、是
大宝,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它稀有珍贵的了。
也许正因为此,才有了这样的结论: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过拉萨。
达赖和班禅的“金瓶掣签”要在这尊佛像前举行 12岁释迦牟尼等身像
出来后就在周边随便转了转,到了中午饭点就开始吃中午饭了。对了,说一下! 拉萨大昭寺这周边开门比较晚,也是由于时差的原因吧,营业时间推迟的比较晚,所以早上开店也比较晚,大概9:30的时候会陆陆续续的开门营业。所以在拉萨不用起太早,因为7点多天才刚刚亮
这个是光明甜茶馆老店,环境稍微差了点,屋子内比较昏暗。
这家餐馆就在这个院子里面,院子里面还有擦皮鞋的。 走到最里面就看到茶馆了,乌泱泱一堆人。
买了什么都给你这个小牌,没有中文看不懂馁... 不用管,全拿在手里他们自己拿!哈哈~~ 取甜茶壶在买票左侧的小窗口。取藏面在买票右侧的小窗口,取油炸土豆在买票正对面那个屋子内,门口顶上写着油炸土豆了~~~
我们坐在里面的屋子内,大长凳,屋子有点暗。
吃完了午餐(早餐午餐合并一起吃了~~)就前往博物馆了~
去拉萨博物馆到纪念碑这站就近了,也可以导航到博物馆站,没记错的话24路就到博物馆站。
关于西藏博物馆的说明
西藏博物馆正门,从台阶进去是二楼,从小门进去是一楼,主要展区在二楼三楼,一楼是民俗体验已经一个影片的播放地方。
西藏地区分布
这也是送给达赖喇嘛的玉瓶。
唐卡的原料,现在已经很少了,基本很难找到,唐卡画为什么能保存至今颜色还是如此的鲜艳,就是这个矿物染料,加上些金粉、牦牛奶还是些什么混合在一起调成的颜色。才能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历史画作的风范
下面这幅是刺绣唐卡,也是非常非常牛的一件作品!
主要是看着个刺绣作品的细致程度,太牛了!
这是藏族家庭的内饰装修。
牛毛编织的挎包
在博物馆三楼俯视一楼民俗体验区。
西藏博物馆互动体验区内容
由于之前行程计划安排是27-29日去林芝三日游玩,但是没有碰到合适的拼车伙伴,所以就找了其他同日期三日游,就这样... 走了一趟朝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