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古与今,雅与俗,从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到锦里(二) 武侯祠 -锦里

资阳
资阳 ziyang
经纬度:104.628744
30.15093
旅游评分:4.1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8 13:43
游记浏览:16

   离开公元七百多年的唐朝时期的杜甫草堂,开车几分钟,就穿越到了公元两百年间的三国时期,这里是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了一首咏史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乡侯为汉时爵位,自下而上,分别是亭侯,乡侯,县侯,关羽授封汉寿亭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勉县(沔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成都武侯祠则是目前最有影响的武侯祠。


    二门上高悬匾额“明良千古”。请注意,"明良千古"的匾额上,"明"字左面不是"日",而是"目"。这有两种说法来解释,因为题匾者为请代人吴英,有人把它与清初文字狱相联系,避用"明"字(封建时代避讳字,都是在原字笔划上或加或减一笔),免去无妄之灾;另一种强调之所以用"目"旁,说"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你能不能判断那种说法对?

    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即静远堂。静远取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杜甫曾写诗称道说:“诸葛大名垂宇宙。”清初的果亲王摘取杜甫的这句诗,以遒劲的笔力题写下匾额“名垂宇宙”,高悬于诸葛亮殿前正中门廊之上。


    诸葛亮殿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


    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谵泊明志,宁静致远”,取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顶梁为武侯祠镇馆之宝,作为顶梁的乌木经炭十二测定,有13500年左右的历史,而普通乌木只有3000到8000年的历史,可谓是乌木中的极品。





    游了一上午了,有点儿累了,来段儿小插曲儿,消遣消遣。说起翻译,想起两年前游北京八达岭长城,爬了好汉坡,登上最高点,回程时有滑车,顺山而下,必定刺激好玩,就不要再坐索道下山了。于是乎,大人孩子们兴致勃勃往下走,去找那滑车。话说转眼间来到一岔道口,旅游当局好心提示,怕咱迷失,左右为难,还有方向指示:“由此下城”,并附有英文翻译:“FROM THIS UNDER CITY”。儿子的女友是一纯牌老美,立马晕厥,咋了?看不懂啊。我给她解释,你看人家一对一翻得多好,FROM is 由,THIS is 此,UNDER is for 下,CITY is 城,哪有错呀,哈!天,这可是八达岭哎,老外来中国第一个必去的地方。顺便说一句,那个滑车慢得像蜗牛,一点都不刺激。

    八达岭,服,还是不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