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在大街小巷寻找异域风情 极乐寺 -圣母安息教堂 -东直大街三大教堂 -果戈里大街 -圣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秋林公司

黑龙江
黑龙江 heilongjiang
经纬度:126.53411
45.833943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24 10:09
游记浏览:19

第三天,乐乐同学八点半考试,我们仨居然还不紧不慢地在宾馆乱拾掇,果然女孩子出门就是各种拖延,还好宾馆离考场足够近,我们还是很及时地把乐乐送进了考场。

回宾馆给汪汪编好头发,跟同学约好见面地点,我们第三天的寻找古迹之旅就这么开始啦!

哈尔滨曾是教堂之城,这个版图不大的城市曾存在七十余座教堂。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思兰教……当年的哈尔滨市,随着.尼古拉教堂的钟声响起,全城教堂的钟声也随着响起,信徒们在这里涤荡心灵,虔诚仟悔,祈求平安。如今这些教堂在历史的洗礼中留存下来,虽然有些人为破坏,却仍成为哈尔滨重要特征,而那些祈祷声和钟声则早已经一起湮灭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趁着这次来哈尔滨,我跟汪汪就开启了暴走模式,来一场寻觅教堂之旅,好好走一走哈尔滨的古迹,体会上个世纪初的哈尔滨。

【第一站】极乐寺

虽然叫寻觅教堂之旅,第一站,走的却不是教堂,而是为了抵御教堂泛滥而建立的寺院——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建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宗传弟子倓虚法师创办的寺庙。极乐寺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据说当年中东铁路修建,沙俄等帝国主义入侵,大量侨民涌入,外国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件攫取的条件,在大直街上先后修建了三座东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当时民间传说,南岗是潜伏在松花江南岸的一条土龙,是哈尔滨的风脉所在。洋教堂正建在龙脊上,变白坏了哈尔滨的风水。于是人们呼吁建一座佛寺,以震慑洋教堂的兴盛之风。于是,便在此处建造了极乐寺



藏经阁前造型威风的狮子。

大雄宝殿门前的石狮子(忘记照了!!)还有一段传说,据说这两个石狮子是唐代流传下来的,清末被置于北京一家亲王府内,日积月累修炼成精,经常在夜间跑出来到油坊偷吃,一次被油坊伙计发现,用枪打伤了雄狮子的背部,至今仍有痕迹,为了镇住这对成精的石狮子,亲王府决定把他们捐到佛门看守大门,又怕把他们放到门口再跑出去偷油,所以把他们放在了大雄宝殿前面。

如今的极乐寺也是香火鼎盛,院落中绿树成荫,在烈日下也并不觉得燥热。偶尔有两个和尚如风一般走过,偶然路过的阿姨会慈祥地告诉你哪儿有领取读本的地方,慢步在其中,会觉得身心安宁。




带着威仪的金身佛像。



七级浮屠塔

极乐寺东院立着金身佛像和七级浮屠塔,塔应该是可以进去的,据说里面供奉着舍利子。

极乐寺正院与东院交汇的地方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却有一个被整个东三省称道的地方:哈尔滨佛学院。其实哈尔滨佛学院之所以会出名,是因为网友简称其为“哈佛”,反而让这个清净谦逊的地方格外出名。




极乐寺院子里就可以看见摩天轮。

极乐寺出来,朝着寺门口的街走过去,就能看见文化公园那高高的摩天轮,那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个教堂——圣母安息教堂

【第二站】圣母安息教堂

圣母安息教堂,又译母升天教堂,亦称乌斯别斯卡亚教堂,位于哈尔滨新市街(现东大直街)俄侨新墓地。这座教堂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出资和教徒捐款修建,是东正教徒祭祀死者的教堂。该教堂修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9月,砖木结构。钟楼原为外侨新墓地入口,解放后,教堂后面的所有墓地都移到了哈尔滨皇山公墓,这里改为“文化公园”。钟楼上的洋葱穹窿和十字架都去掉了,换上了一个五角星。钟楼上挂着“文化公园”字样。

如今的圣母安息教堂钟楼上已经看不见五角星和文化公园的牌子,反而被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取代,映衬着身后的摩天轮,格外清新浪漫。




已经被爬山虎覆盖的钟楼。

从钟楼进入文化公园,一条林荫小路直通教堂正殿,如今这儿已经不再开放,但前来瞻观的人仍是不少。








文化公园里现在有很多娱乐设施,若是为了来这儿玩的,可以购买套票,不限次地游玩,我们的目的只有摩天轮,就直奔着它而去了!


据说仰望摩天轮就是仰望幸福?



在摩天轮上的两只,汪汪说我俩第三天累的表情都不生动了。。。



从摩天轮上俯视圣母安息教堂

我对摩天轮的执拗似乎从高中时就已经萌芽了,却一直耽搁到今天才有机会第一次登上它,也许它在摩天轮的行列中着实算不上高大华丽,甚至也没有什么浪漫温馨,但坐上去,就似乎是圆了我的一个梦。

明明是个恐高的家伙,居然对摩天轮情有独钟?!

只坐了坐摩天轮,我们就继续向前进发了,从极乐寺到东大直街教堂不过两站地铁就可以到达。

【第三站】东大直街三大教堂

想过这三个教堂会离得比较近,但没想到他们居然离得这么近,从地铁口走上地面,一抬头,便发觉我们居然已经在南岗天主堂门前了。而圣母守护教堂和尼埃拉依教堂就静静伫立在川流不息的马路对面,如三个老邻居一般,每日坐在一起聊天。




东大直街耶稣心主教座堂,原为南岗斯坦尼斯拉夫教堂(波兰天主堂),是一座波兰侨民建造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后为某中学占用改建。2004年,在此重建了耶稣心主教座堂,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塔尖高51.6

 



母帡幪教堂,原称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02年,是东正教的一个墓地教堂,也就是圣母安息教堂建造以前的墓地所在处,最初为一座石结构的祈祷所,教徒以乌克兰人为主,故曾有乌克兰教堂之称。1922年,中东铁路局出资,在祈祷所的东侧新建了一座较大规模的木结构教堂,用以守护在修建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及日俄战争中而死的俄人亡灵。1930年,教堂从乌克兰俱乐部迁至东大直街俄国人旧墓地(俗称老毛子坟),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尤··日丹诺夫设计,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砖石结构的教堂,19301214建成。即现今的母帡幪教堂。

 


站在教堂下略显渺小的我。


静静伫立教堂一角的石头小屋,据说是最初的祈祷所,也就是1902年设立的那个,因为这个位置是俄人原来的旧墓地,就在墓地边建造石结构祈祷所,高约2米,内设母像和烛台。

 




尼埃拉依教堂又称基督教堂、路德会教堂。这是一座带有北欧风格的哥特式砖木结构的教堂。1914年由德国人倡议、中东铁路局和民间捐助建成。建筑师弗奥罗布设计、当时仅供德国侨民和各国领事馆的教徒使用。这座教堂1967年关闭,1980年修复,同年1225重新开放。




这个教堂是我们这一次哈尔滨之行唯一真的进去参观了的教堂,因为当时正有教徒在布道,我们就只是进去匆匆转了一圈,上下两层都可以看到讲台,应该可以容纳很多人一起礼拜。

【第四站】·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沿着东大直街一直走,就能看到果戈里大街与东大直街的交汇,秋林公司就在这个交汇处,已经是中午了,就在秋林对面的必胜客吃了一顿午餐,算是享用了一顿“西餐”,和我们的寻找教堂之旅倒也很和谐,因为初中同学也对我们俩暴走的节奏彻底折服了,在午饭后就先撤退了,于是我跟汪汪又恢复了两人组,一路往最后一个教堂奔去。

阳光明媚的下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掉了些豆大的雨滴,虽然只坚持了十几分钟,却足以让原本已经有些劳累的我们更加狼狈,沿着果戈里大街一路向北,居然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我们的最后一个教堂——·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日俄战争时期的产物,1907年随调防的俄军从公主岭迁来哈尔滨。1912225,在现址建起一座木结构的教堂(2000713,在改造周边环境的时候拆除。),193010月在木结构的教堂旁,开始建造这座砖石结构的现存教堂,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1935106日落成,现为哈尔滨天主教爱国会。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应该是除了索菲亚教堂以外,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教堂了每一处小细节都看得出设计者的精心。

下午的阳光照在朱红色的教堂墙壁上,显得格外庄重,造型别致的钟楼映着阳光,格外华丽。

【第五站】秋林公司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返回秋林公司的途中路过了印度风情街,虽然叫印度风情,里面卖的却都是俄罗斯风情的东西,看起来有两分萧条。

 


选择最后去秋林公司的原因是我们俩准备好了要买红肠,尽量把购物安排在靠后的时段,可以减少不少体力哦!

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行,创始人是沙皇俄国时间伊尔库次克城的一个商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1867年创建的。秋林的大列巴是哈尔滨人喜欢的食品,里道斯红肠、大马哈鱼籽、秋林红酒远近闻名,非常有特色。

【返程】

从秋林出发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鉴于哈尔滨的交通所需时间都比较长,我们的龙塔行就只能忍痛割爱了,乘坐地铁与乐乐汇合,再倒乘206路,结果等了许久没见206来,只能坐出租车,还好,历经磨难的我们终于在开车前一个小时抵达了哈尔滨西站。




【本段路线及花销】

交通费:

        考场——极乐寺 地铁 桦树街站——工程大学站 2元/人

        极乐寺——东大直街 地铁 工程大学站——医大一院站 2元/人

        秋林公司——哈尔滨西站 地铁 医大一院站——医大二院站 3元/人+出租车10元/3人

食物:

        早餐:馄饨24元/3人

        午餐:必胜客 市价(同学请的,没记住多少钱,学生证八折)

        晚餐:西站内二楼商网 尚上家 107元/3人

门票:

        极乐寺10元/人

        文化公园门票 5元/人(游乐设施有套票)

        摩天轮 30元/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