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省游(一)广元市(1)《昭化古城》(下)

剑阁
剑阁 jiange
经纬度:105.525258
32.288487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21:34
游记浏览:9
昭化县署:已有2244年历史,是中国古代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是名符其实的“巴蜀第一县”;古城由奴隶制时期的苴侯国都邑到秦汉三国时蜀汉的重要郡县,到唐、宋、元、明、清川蜀古驿道上的重要郡县,再到民国,新中国的昭化县,1953年至今改为昭化镇,在同一地方完整经历了中国地方政权不断的建置历史,全国甚为罕见。 


坐落于衙门巷里的----
昭化县署始建于唐,曾多次毁于战乱,明洪武八年(1375)和清道光三年(1823)先后两次复建,毁于“文革”,2008年再次复建。
    县署落址城内最高处,象征权力至高无上。县衙门外有块巨大照壁,目的是告诫官员不要贪赃枉法,要为政清廉。县衙门前放一对硕大石狮,象征衙门的威严。门口东测立有“喊冤鼓”,西侧竖一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字样。



第一道门:仪门。



过仪门进第一进院落,大堂门楣上悬挂“亲民堂”的牌匾,不知是真的于民为善,还是伪善的做做样子。



内堂上四个金色的大字“明镜高悬”。
正面屏风上绘有“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命如日月,清似海水。平时游人还可在大堂内摸拟“古人审案”情境。
    
真的希望当官大老爷们,多一些清官廉吏,多一些狄仁杰、包公、海瑞、、、能够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少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使老百姓在和谐社会里,能够安居乐业,生活的更有尊严。



何易于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6-836年)益昌(今广元市南)县令,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他甘冒革职,坐牢,砍头的风险,抵制了上司的派遣,违抗了朝廷的诏令。

二堂内--“
何易于”的雕像。


何易于汉白玉雕像后面,是唐代孙樵记录,何易于生平事迹的《书何易于》一文,昭化百姓永远铭记这位父母官,也成为他们的骄傲。


绕过二堂,右侧有一座“退思亭”
是县太爷办完公案反思的地方,也是平时休息的场所。


昭化古城内供奉孔子的文庙,
始建于宋,曾历七次改建,建筑大都被毁,现在仅存的大成殿是清嘉庆22年(1817)所建,2008年按原样修复。


过极星门,就来到孔庙大成殿,门前一座照壁,上书“万仞宫墙”,这就是所谓萧墙了,石牌楼上“道冠古今”四字是对孔圣人最高的评价,他的主张古往今来都是最权威的。

   





大成门。


大成殿里供奉着孔老圣人。


文庙内香火缭绕,体现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承和敬重。



出得文庙来到科举考试的“考棚”大院,这是科举考场的活化石,一间间考舍,各级考官的房间,都渗透着历史的元素,不知多少秀才从这里脱颖而出,也不知多少贤者在这里被埋没一生;考棚临近供奉孔子的文庙,好让学子沾一点圣人的灵气,也便于学子祭拜。


昭化考棚是为本县及邻县学子应试岁考和科举而设,始建于清同治(1856-1875)年间,因年久失修,大部毁损,2008年修复。昭化考棚可供322名考生同时考试,考棚内设有听事房(即值班房)、管房(监考人员休息场所)、考舍(考试用房)、照房(档案室)、大堂(主考官办公场所)、致公堂(阅卷室)等。


考舍是由各个独立房间,一门,一窗,一桌,一凳
构成,屋内学子考试,屋外可有官员监考,几份考卷,能看出昔日应试者的才华,也可以看到古今考试的异同。



乐楼:楼俗称“戏楼”、“歌台”,专供演出。昭化乐楼始建于唐,历经修复,后毁于“文革”。现为文化演艺中心,可容600人品茗观戏。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人们心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古人认为与人们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为自然神,专门管理阴间的亡魂,古代城隍为城市的保护神,因此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必建有城隍庙。


城隍庙:
与乐楼相对以镇风水;始建于唐代,历史上因战乱或年久失修,曾多次被毁和重建,最后毁于文革。现在这座城隍庙为2008年原样复建,复建的城隍庙有两堂两庑,四合庭院。
 
门联一副极具昭化地域特色的对联:天地奇观两江太极彰显葭萌故地,香高神灵城隍古庙佑福昭化千秋。


城隍庙前堂正中为地藏菩萨塑像,地藏菩萨的左右分别塑为左右判官,次为“日巡神”和“夜查神”,墙上彩绘有十四幅精美的行孝行善故事图,以教育人们要孝敬老人和多行善举。




城隍庙
后面为“城隍殿”,为城隍爷正殿,中间塑有城隍爷像(现城隍为三国时“固守葭萌”创以少胜多经典战例的蜀汉名将--霍峻),左右塑的是慈航大王(主平安)和财神爷(主财运)。这种多神崇拜反映了人们要求有各种职能的神明来满足人们心理要求及慰藉的需要,有城隍保佑,让百姓安居乐业。


城隍
庙内高大的古柏树,传说是当年张飞所栽,因此又叫“张飞柏”,古驿道沿途尚存许多,尤以“翠雲廊”的古柏盛多而闻名。在古树的映衬下,城隍庙显得更加古老、庄严而神秘了。


在昭化有一句名言: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到了昭化古城建议一定要去品尝米凉粉,据说是当时的武则天回家时吃的,感觉很不错,从此就出名了。



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白龙江、嘉陵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直径约5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自然山水太极图,古城则位于山水太极阳极鱼眼之处,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 自然奇观之美誉。
   古城山势独特,风景迷人,位于古城城西北方的翼山,山形北陡南缓,山势独特优美,为古城龙脉所在,登翼山之上,可总揽古城风水之格局,感悟古城风水之灵气;位于古城东南的
笔架山,绿树成荫,山色秀丽,毛坪夜月为古时昭化八景之一;位于古城西门外的牛头山、云台山,刀削斧劈,高耸入云,宛如一擎天石柱,屹立于天地之间,山间植被丰富,森林茂盛,幽似青城,秀似峨眉。
    广元登山协会把登山基地建于此,吸引了众多游人及登山爱好者前来登高望远,欣赏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体验天人合一之精妙。




敬侯祠:为三国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谥敬侯)的祭祠,俗称“费公祠”。费祎于延熙15年(公元252年)奉旨在昭化“开府治事”,次年春被魏降将“手刃所害”,全国唯一墓冢存此。始建无考,明代至盛。

    昭化古城拥有费祎墓、鲍三娘墓等全国三国文化垄断性资源,是迄今为止三国文化资源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之城,是研究蜀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例证,是蜀汉政权兴衰见证地。



刘备曾在此厚树恩德,广收民心,操练兵马,屯积粮草,创建了建立蜀汉政权的根据地。诸葛亮从建兴五年起,六出祁山伐魏,一直奔忙于葭萌古蜀道上。蜀汉后期,费祎主持蜀中军政大事,奉命在昭化设丞相府,在此抵御魏国大军。姜维兵困牛头山,留下令人称奇的“拜水池”。古城内还存有武侯祠、关帝庙等遗址。
    蜀汉遗迹、遗风、民间传说源远流长,三国文化影响深远。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汝岱在昭化古城考察时激情写下了“三国重镇”的题词。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2004年到昭化考察时激动地指出:“昭化古城特别众多的三国遗址,突出展示了三国蜀汉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研究蜀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例证,十分珍贵”。


费祎(?-253年):字文伟,河南罗山县,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年少时双亲亡故,随其叔私放罪犯,后求学来到成都,公元214年刘备兵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费祎留蜀。--刘备称帝后,费祎被封为舍人(随侍太子),后又升庶子;刘备死后,太子即位,封费祎为黄门侍郎(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公元252年
蜀汉重臣费祎受命在汉寿(昭化)开府,费祎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后酒醉被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赠“城乡敬侯”,并为其举行
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稷坛南边。并勒石竖碑镌刻:“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经千年风雨泯蚀,其碑字迹斑驳。
   清光绪33年(1907年),县令
吴光耀又重立一碑,其字由其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一派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


费祎
逝后的许多年间,昭化的父老乡亲为其整修墓冢,造祠:立坊,以表敬念之情。雍正13年(1735年),果亲王入蜀时,为费公特书“深谋卓识”四个大字,并勒立碑立于敬侯祠前。这所有的一切均被“文革”扫荡一空。唯有孤碑残墓尚存。
    
费祎墓仅存土半堆,高约3米,墓碑二块,一题“汉尚书令费公敬侯墓”,一题“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乡敬候费祎之墓”。旁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老百姓还亲切的称他为费大将军。
  

昭化古城三面临水,四面皆山。城墙原为土筑,明代天顺(1457-1464)年间,包筑以石,有拱墙1460米,高10米,厚4米,上盖串房,城有4门,门上有楼。清乾隆31年(1766)再次修复城墙,周长1606.8米,高5米,垛高0.16米,底厚4米,顶宽2.7米,外围砌石,内面石角砖身,改东西二门为瞻凤门和临清门,北门拱极门未变,南门因防洪封闭。三道城门楼于嘉庆10年(1805)重修。现城墙基址尚存,部分城墙仍在,三道城门完好如故。


临清门:
是昭化古城的西城门,完建于明代,“临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面临一江清水,二是告戒到昭化任职的官员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政廉洁,古时候官员卸任升迁都必走此门。如果从成都到长安(西安),就必须从西门进东门出,从长安(西安)到成都,就是得从东门进西门出。
    临清门又名“葭萌关”的关口。经专家考证以“城”为“关”的关隘,全国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城”和“关”都是分设的。



古城临清门西门)外,与费祎墓紧相为邻还有一座“丁公祠”。丁公就是丁宝桢父子,丁宝桢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丁宝桢于光绪二年当过四川总督
    四川名菜宫保肉丁”,就是家厨师作的。丁宝桢的父亲丁建业在昭化作过县令,丁宝桢就出生在这里,据说他的奶娘就是现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乡梨树村人。丁宝桢当了四川总督后,在昭化修了“丁公祠”,碑记尚存。


临清门城楼上望向城内,哈哈,老婆振臂高呼。




牛头山:
古人云:千盘出剑阁,万仞上牛头。昭化牛头山形似昂首之牛头,相传为太上老君坐骑白牛所化,横亘于嘉陵江与大剑山之间,峰险势雄,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蜀汉名将姜维率三万将士在此扼魏将钟会二十万大军,凭险固守,留下姜维井、拜水台、牛王观等千古奇观。

在临清门外西望,远处最高的山头叫牛头山,山顶上有座寺庙。



城墙下人头攒动,城墙上红旗招展,空无一人,两军对阵,好似诸葛孔明的空城计


昭化古城临清门(西门)外就是---战胜坝。

三国历史上“张飞夜战马超”故事
发生地,马超出生西凉官宦之家,习得一身武艺,一条长枪无人能敌。父亲被曹操加害后,马超投身汉宁太守张鲁,张鲁爱其才,让他攻打葭萌关(昭化城),马超领兵直逼葭萌关,猛将张飞迎战,张飞使用丈八蛇矛。双方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败,观战的刘备极其羡慕马超的武艺,想收为己用。天色已晚,二人均战犹未尽,于是约定,挑灯夜战。这一夜又是一轮鏖战,仍不分胜负,各自回营,以待次日再战。后来诸葛亮用离间计,使走投无路的马超归降了刘备,这位长枪善舞的马超从此开始为蜀汉政权效命。


临清门外(西门)马场内定时举行马术表演,
马战实景表演的确好看,里面的小白马特别可爱,就是票价再便宜点就好了。




临清门内古街道。



昭化镇:
1992年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广元市南20公里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幅员面积41.95平方公里,辖城关、战胜摆宴、鸭浮、天雄、凤凰、坪雾、石盘8个村,1个社区;全镇人口18257人;镇政府所在地昭化古城,常住人口3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1人。
    
2004年以来,镇党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做活做靓昭化古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昭化古城景区一城(昭化古城)、一山(牛头山)、一水(嘉陵江)、一道(金牛道)、一村(天雄省级小康示范新村)的“五个一”建设。现已建成了“问道观太极、探幽赏红叶”的牛头山景区,
    
昭化对外交通便利,白龙江与嘉陵江穿境而过,均可通航,嘉陵江渠化工程完成后,航船可上达广元,下溯重庆等地。辖区内有三级水泥公路顺白龙江、嘉陵江而下,外接红岩等乡镇,内连凤凰、战胜等村,可直通宝轮昭化火车站(约12公里)。

    在距昭化古城6公里的昭化镇鸭浮村设有成(都)广(元)高速公路出入口,从昭化至广元仅30分钟车程,距成都240公里3小时车程。正在修建的昭化经大朝至剑门关的旅游公路全长33公里,将昭化与剑门蜀道三国游线更好地连接起来。




龙门书院:
始建清乾隆3年,嘉庆22年扩建,始为粮库,后改为学堂,初名葱岭书院,后称凤山书院,再改龙门书院沿用至今,寓“鱼跃龙门”之意,书院经历了科举制、旧学制、新学制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一直为昭化县最高学府;现在龙门书院的内部设置基本恢复原样的祭祀、学堂与藏书等三个内容。
    
书院内现有一中厅,俗称“名伦堂”,是将当时昭化境内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记载于横梁之上,以表彰其功绩,现简称为“名堂”,这就是名堂一词的由来。


汉城博物馆:
展出从新石器中期始自清代历经七千年的陶车马、陶俑、陶器、画像砖、青铜器、铁兵器、石玉器、高古瓷器等数千件文物。特别是汉代、三国时期的文物珍品,更彰显了千年蜀汉文明的辉煌历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吐费街:是纪念
侯都邑吐费城而得名。吐费城原址在昭化北面的白龙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即现在的土基坝。
    吐费街路中有座孝友牌坊,
孝,即孝敬父母,友,即和睦兄弟。这座牌坊是清代嘉庆23年(1818年)皇帝御批为孝友王杏舒所建,现为原样修复,其为南方牌坊式样,四柱一门两户,三层,高8.48米,宽5.8米,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雕刻图案多与孝道相关,两面的内容分别有“百里负米”、“芦衣顺母”和“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两面石柱门楣上雕刻有“山高水长”和“风和月朗”,代表所立牌坊主人公的事迹和品质,上面碑文记载了王杏舒的事迹和品质。

王杏舒:昭化人附
贡生,父亲中年去世,他守孝三年,后来母亲患病,他尽心侍奉,同时还辛勤抚育三个弟弟成为贡生,四个妹妹身嫁名门,并且乐善好施,助学修路,事迹非常感人。



汉寿坛:原为昭化先民祈福祭天的祭坛,因三国时蜀先主刘备于建安16年(公元211年)进驻葭萌,曾于此拜坛誓师进攻成都,刘备感念昭化作为其基业的发祥地,取“汉祚永寿”之意(祚,意为帝位),并于建安22年(公元217年)亲改葭萌县为汉寿县,故得名。



汉寿坛:它有三个部分,内坛和外坛,中间由古城墙遗迹所分隔。
其中内坛长38米,宽36米,外坛长41.5米,宽36米。内坛的左右两边有一对石雕兽,叫“石避邪”。内坛的中央地面上有一幅巨大的石刻地图,它就是三国时期汉寿(昭化)县的疆域图,长15米,宽14.8米,面积为221平方米,有刘备于公元211年入住葭萌的寓意。
    外坛有一对汉阙和两座文化墙。最外面的这对石塑建筑叫“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一般建在城门或建筑群的大门外。汉阙分主阙和子阙,高大的为主阙,侧旁的为子阙。两面文化墙上雕刻的精美图案都描述的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昭化的历史故事,它们分别反映的是“蜀汉兴于葭萌”、“张飞夜战马超”、“鲍三娘浴血沙场”、“姜维兵困牛头山”等四个历史事件。 


外坛底端是制作精美、象征朝廷政权的汉阙一对,通高6米,汉阙由两部分构成,高的称之为母阙,低的称之为子阙。



内坛最前端有“石辟邪”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石辟邪高1.6米,虎头、狮身、豹尾,将三种动物的威猛集于一体,威严辟邪。右边项上天然生有一“白金”项链的即为雌辟邪。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汉城墙遗址:城墙在汉代为土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包筑以石,上面还盖有串房,四面有楼。虽然清代对城楼有修补,但城墙大部分都已损坏。新近对古城保护修复时,对部分城墙采取了遗址式保护,即对夯土层进行化学加固处理,保护其不再坍塌。城墙中间为南门遗址缺口,不作改变。现在,昭化古时城墙全长1525米,目前遗址保留324米,原样修复636米,原样修复城墙的垛口高1.4米,景观提示565米。





古城内的古民居。





八卦井:建于明代,井深30余米,井口园形,直径57厘米,因井底砌成八边形,井壁由条石砌成八卦式坎卦图案而得名,常年井水丰富,甘甜可口。古时居民日常生活主要水源,现仍可供城内居民饮用。
    据说,八卦井是古城内一位有商业头脑的富人出资修建的,一则方便居民,二则通过卖水赚取收入。现支撑打水轱辘石条上两个深深的石窝,就是卖水时搁放铜钱天长日久磨就而成。
清康熙年间“三藩之乱”时,吴三桂部围困昭化数月,守城军民凭靠此井度过难关。



公元211年,刘备入驻葭萌,他利用这里人丁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有利条件,广泛招兵买马,屯集粮草,为建立蜀汉政权作着充分的准备。剑刀坝就是当时刘备操练士兵的地方,由于这里每天剑飞刀舞,当时人们就叫它“剑刀坝”,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剑刀坝君臣园:
建于2008年,是三国时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人物为素材,用石雕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蜀汉人物园林,其目的是反映那段历史,同时用其突出昭化古城的三国文化主题。园内的游道是以太极阴阳鱼眼图为布局,以斑竹为绿化主体,蜀汉人物雕像掩映于竹林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神秘而幽深的感觉。
    
君臣园占地800平方米,共有蜀汉人物雕像11尊,除蜀汉先主刘备以外,还有张飞、马超、黄忠、庞统、魏延、费祎、姜维、霍峻、关索、鲍三娘等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将领的雕像,以展现他(她)们的风采,另外还有刘备的爱驹“的卢”。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汉族,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蜀汉开国皇帝;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排名老大。有三子二女:刘禅、刘永,刘理、养子刘封
    刘备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著名的枭雄,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和他的宝马良驹“的卢”。


张飞:
(?-221年),字益德,河北涿州市人,三国蜀汉名将;桃园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排名老三,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兵据水断桥,吓退曹军;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疆、张达刺杀。后主刘禅追谥为“桓侯”;有二子二女(两子:张苞、张绍,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


关羽:(?-220年),字云长,山西运城人,三国蜀汉名将;桃园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排名老二;关羽有三子一女:关平、兴、关银屏、养子关索
    
关羽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在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刘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后被民间神化,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第三子---
关索。

   

鲍三娘:
相传她是鲍家庄鲍凯(鲍员外)的三女儿,鲍丰、鲍义的妹妹,关羽的三儿子关索之妻,鲍三娘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大家的喜爱;据说关羽非常喜爱这个儿媳妇,亲自传授武艺,因此鲍三娘文武双全。荆州失守之后,鲍三娘随关索投奔蜀汉,并随诸葛亮征讨南蛮;平定了南蛮之后,夫妻二人就此镇守南中(蜀汉南部四个郡)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鲍三娘随夫屯兵汉寿(今昭化古城),炎兴元年(公元263),曹魏以三路大军十万之众伐蜀,兵临葭萌关下;关索战死,鲍三娘也在土基坝与魏军展开血战,壮烈殉国,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行侠仗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与剑刀巷呈“丁”字相交的是南北向的南门巷,南门巷是古时昭化达官贵人和财富人家的居住之地。这里离古城中心不远,环境舒适,街巷幽深,古朴宁静,尤其是古巷两侧的明清时期古建筑集聚了昭化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南门巷的古民居建筑极具代表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屋头出角,八字门头,立架垂柱,青础木柱,门扉窗棂,插拱牛腿,天井院落,三面围廊,雕琢精良,图饰古朴,大宅雍雅,小院清秀,同时又兼具北方民居矮檐厚墙,“旱船天井”的特色。



怡心园:是清代陕西商人修建而成,国民党昭化县党部书记鲁光华的祖业,是昭化古城旧时四大望族辜、鲁、王、赵之一。


辜家大院:座落在昭化古城南门巷内北段西侧东临古城墙,整个大院由四个合院相连构成,最北端的两进院落部分建筑尚存,是目前西南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大宅院,其建筑风貌古朴如初,庭院设施保存完好,可堪称川北古建中硕果仅存的化石。开放后的辜家大院将提供:餐饮、休闲、住宿、参观。

辜家大院。




陶然,古代大户人家的宅子,现在已开发为游客住宿之地。




天雄关:距离昭化古城5公里,为古代昭化八景之一“牛首雄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开于春秋,是金牛古蜀道上重要的关隘,因隘口雄奇得名。有古关隘、三义殿、甘露寺、火把铺子、烽火台、古碑刻等遗迹。登临雄关,俯瞰昭化太极山水奇观,心旷神怡,梦回蜀汉。

桔柏渡:也称桔柏津,
昭化古城水码头,旧时车水马龙,热闹繁华,有“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的佳句。






石板街:
完建于明代,以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铺就,宽4.2米,官员行中,轿夫沿竖石,百姓行走两边,呈瓦背型,两侧有暗沟排水,成丁字布局,有利于防守和巷战,为四川境内保存完整的古街。


游览闲暇时品茶,15元一壶,随便添水。





古街上用传统手艺制作的各种特产。


秋雨绵绵,顿感历史沧桑。





瞻凤门外看古城。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通往昭化古城公交车就在景区门口,这里还有通往其他市区的公交车,只是班车太少。


下一站游览: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

                                                                                                                                                                                                                                                                                                       
2015年10月18日广元  四川环省旅游第4天。



网路资料--------四川省景区间公路里程:

成都—九寨沟446公里、
成都—广汉30公里、广汉—德阳27公里、德阳—绵阳54公里、成都—绵阳95公里、绵阳—江油35公里、江油—平武126公里、平武—九寨175公里、平武—黄龙113公里、平武—川主寺155公里、江油—窦团山22公里、江油—猿王洞31公、绵阳—广元164公里、广元—金山子54公里、绵阳—李白故里50公里、成都—广元268公里、广元—汉中200公里、广元—明月峡26公里、广元—剑阁40公里、广元—剑门关31公里、江油—白马藏寨185公里、江油—王朗保护区226公里、松潘—茂县149公里、松潘—若尔盖156公里、松潘—红原204公里、松潘—九寨沟145公里、黄龙—川主寺42公里、黄龙—牟尼沟85公里、沟口—川主寺88公里、沟口至机场80公里、沟口—天堂23公里、天堂—神仙池56公里、沟口—神仙池48公里、川主寺至牟尼沟43公里、川主寺—机场8公里、川主寺—成都358公里、川主寺—若尔盖153公里、川主寺—郎木寺225公里、川主寺—兰州649公里、川主寺—嘎里台49公里、红原—唐克76公里、唐克—九曲黄河12公里、瓦切—唐克37公里、唐克—若尔盖60公里、红原—瓦切39公里、川主寺—瓦切154公里、川主寺—松潘17公里、若尔盖—热尔45公里、嘎里台—郎木寺179公里、嘎里台—红原146公里、若尔盖—都江堰446公里、若尔盖—九寨226公里、若尔盖—黄龙180公里、若尔盖—郎木寺84公里、若尔盖—红原133公里、若尔盖—九曲71公里、若尔盖—兰州502公里、若尔盖—花湖44公里、若尔盖—马尔康330公里、若尔盖—成都494公里、花湖—郎木寺36公里、花湖—九曲黄河83公里、花湖—唐克91公里、花湖—川主寺187公里、郎木寺—黄河第一湾84公里、郎木寺—四姑娘山610公里、郎木寺—卧龙522公里、郎木寺—达古冰川407公里、郎木寺—九寨301公里、郎木寺—黄龙269公里、郎木寺—松潘240公里、郎木寺—川主寺225公里、郎木寺—若尔盖84公里、阿坝—九治县75公里、九治—年宝玉则42公里、阿坝—红原160公里、阿坝—壤塘176公里、九治—成都500公里、汶川—理县57公里、桃坪—汶川23公里、汶川—茂县44公里、汶川—都江堰68公里、成都—鹧鸪隧道305公里、鹧鸪隧道—马尔康68公里、鹧鸪隧道—红原150公里、马尔康—松岗15公里、马尔康—成都395公里、翁达—炉霍71公里、翁达—色达85公里、马尔康—小金142公里、马尔康—金川90公里、金川—丹巴92公里、丹巴—瓦斯沟112公里、丹巴—党岭68公里、丹巴—小金60公里、丹巴—八美83公里、小金—日隆60公里、翁达—马尔康200公里、色达—马尔康280公里、色达—甘孜158公里、色达—五明佛学院20公里、道孚—炉霍71公里、炉霍—甘孜94公里、甘孜—玛尼干戈93公里、玛尼干戈—德格110公里、新龙—理塘176公里、甘孜—新龙110公里、成都—康定327公里、成都—海螺沟295公里、巴郎山—映秀104公里、新都桥—塔公30公里、新都桥—九龙167公里、新都桥—八美63公里、新都桥—雅江69公里、新都桥—康定74公里、成都—雅安135公里、雅安—天全22公里、雅安—二郎山隧道110公里、天全—泸定127公里、泸定—康定56公里、瓦丹路口—丹巴114公里、瓦丹路口—康定35公里、泸定—瓦丹路口21公里、雅江—理塘136公里、理塘—稻城148公里、理塘—巴塘176公里、稻城—亚丁112公里、稻城—日瓦77公里、日瓦—亚丁35公里、理塘—乡城204公里、桑堆—乡城80公里、乡城—德荣167公里、德荣—中甸141公里、西攀高速—泸沽湖228公里、攀枝花—成都784公里、攀枝花—西昌227公里、石棉—彩虹桥73公里、泸沽湖—盐源117公里、宁蒗—落水村75公里、攀枝花—格萨拉130公里、格萨拉—泸沽湖110公里、盐源—西昌150公里、泸沽湖—冕宁22公里、冕宁—九龙210公里、九龙—石棉120公里、汉源—雅安152公里、石棉—汉源45公里、荥经—雅安52公里、成都—乐山136公里、乐山—峨眉38公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