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省游(一)广元市(3)《剑门关》(上)(剑阁县)

剑阁
剑阁 jiange
经纬度:105.525258
32.288487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21:34
游记浏览:26

剑阁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县府驻下寺镇,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广元市西南部,守剑门天险,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古为兵家争夺之地,有极高的军事价值。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等美誉。全县幅员3204平方公里,辖23个镇、34个乡,总人口676794人(2014年)。
   东汉末,境内始置当德县;南朝刘宋元嘉初侨置南安郡、南安县,治所在今剑阁县普安镇,别称剑州古城,有1700余年的历史。多经变革后于民国二年(1913年)改剑州为剑阁县。2003年9月,县政府
普安镇迁至下寺镇。主要有剑门关、翠云廊2个景区。

著名人物:魏征(唐代宰相)、黄裳(南宋礼部尚书)、李榕(清代翰林)、赵炳然(明朝兵部尚书)。

剑阁名胜传奇:
剑门四景(剑门细雨、梁山松涛、夕照绝壁、雪染翠云)。
剑门四奇(姜维石像、千年紫荆、松柏长青、剑山石笋)。
剑门四绝(剑门豆腐、剑门火腿、剑门手杖、剑门贡茶)。
四大景区(剑门雄关、翠云长廊、剑州古城、觉苑壁画)。 

剑门蜀道风景区:位于四川广元、绵阳地区。它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纽带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道”是从陕西汉中、宁强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至绵阳的古栈道,绵亘600余公里这条古道始建于先秦,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由陕入川的交通要道,沿线地势险要,风光峻丽。
    
剑门蜀道至今原貌依旧,全长百余公里的青石路面宽敞平坦,挺拔于道路两旁的8千多株千年古柏莽莽苍苍,气势磅礴,成为了这条古道最有力的见证和重要的标志。“蜀道”中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有朝天关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是一条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胜迹并茂的“旅游热线”。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剑门关镇,与剑门关风景区、剑门关镇相区别,而多别称为剑门关关口或剑门关关楼。距广元市区50余公里。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1992年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为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和四川省地质公园,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融雄、险、奇、幽于一身。
    
这里曾发生过一百余次战争、十多位帝王莅临并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现存诸葛亮建关的遗址,古老的寺庙,珍贵的碑刻等等。2008年汶川地震中,景区遭到严重破坏,历时两年重建(黑龙江省援建)耗资5.25亿,于2010年5月重新开关。

剑门关景区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剑门关楼、剑阁驿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邓艾墓、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等。

剑门关:所在山为大剑山,也称梁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大剑山又是一座座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里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

自古就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 ,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九寨天下奇”之誉。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走遍四川的巴山蜀水,逐个领略,险峰奇景
    
这里曾是一方风云迭起的热土,这里是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这里有五丁打开蜀道的印痕,这里有孔明建关设尉的遗址,这里有李白的“蜀道难”,这里有陆游的“消魂诗”,这里有刘皇叔的“开国志”,这里有唐明皇的“逃亡泪”,这里有因贪金牛美女而失蜀土的耻辱,这里有保汉室而成石胄的荣耀,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血战的奇迹。这里,就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有“剑门天下险”之誉的剑门关剑门关与三国历史联系紧密,有“游览剑门蜀道,胜读半部三国”之说,我们带着好奇和兴奋向目的地进发。
    
10月19日早7点,到《宝轮镇物美超市》门前等车,也没有明显标志,当地人都知道,外来人一定要勤打听,以免耽误行程,因为宝轮镇到剑阁县没有公交车,只有私人中巴车,淡季客少,坐满发车,等半个小时,7点40分左右,经大家催促司机才极不情愿的发车(6元/人),8点20到达《剑门关汽车站》,也就是剑阁新县城下寺镇,换乘公交车去往剑门关景区南门(3元/人),又是耗时等客,南门是景区的正门,也是剑阁县到剑门关景区公交车站的终点(3元/人),从南门到东门还得另换公交车(单程4元/人,私人中巴10元/人),如果从南门进山,上山爬坡,还消耗体力,当地人建议从《东门》进《南门》出,这样游览省力,景点全,哈哈,真是麻烦呀,想想当年红军,肩背武器弹药,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全凭两只脚板,血肉之躯,一举攻下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险雄关--剑门关,我们换几趟车又算什么呢!
    
早晨出发从住宿地到剑门关景区30多公里,中巴、公交磨磨蹭蹭,耗时3个多小时,10点钟才到剑门关景区东门(梁山寺景区),也就是当地人为我们推荐的游览线路,使我们游览景区时间有些紧张,还好在东门口,我们拿出身份证后,免费进入景区,好多游客眼睛都看直了,不得其解,我们大摇大摆的在他们面前走过,把刚才换车耽误时间的不良情绪,抛到万丈悬崖去了,为啥剑阁人民这么慷慨呢,因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剑门关楼被毁,是黑龙江省援建的,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是剑阁县,凭黑龙江籍身份证可以免费游览《剑门关》和《翠云廊》2个景区,作为黑龙江大庆人来到这里,感到无比自豪,也可说是为这里的建设,尽了我们的微薄之力。
    
下午3点钟我们出了景区南门,至此行程,游览5个小时,剑门关景区基本游完,接着在剑门关景区《南门》坐车前往下一景点,感受秦国始皇所首倡,三国蜀汉张飞当植,到风流皇帝爱妃为吃一颗小小荔枝,劳民伤财,使多少快马累倒在驿道上,后人还为此故事赋予诗情画意的名字“爱情大道”,也是我们今天最后一站所游览参观的,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的《翠云廊》景区。
    
《翠云廊》也没有公交车(即使有,车次很少),只有私人出租(10元/人)或是路过的长途大巴,出租车还是等客满才走,正好路边有广元市到普安镇路过大巴(6元/人),上车走人,这里的翠云廊景区不大,只是古蜀道的一段,当地政府把它圈起来,作为景点对外开放,我们出示身份证后,工作人员很纳闷,黑龙江游客很少到这里,淡季更是没人来,连一张正规门票都没有,手写便条门卫即放行,16点半游完后在大门口,搭乘普安镇到剑阁县的大巴10元/人),中途还品尝了剑阁特色--豆腐宴(张飞豆腐25元,酸菜豆花18元,啤酒8元,共计55元,--全天各项费用,共计185元),又是频繁的换乘,晚上18点到达住宿地宝轮镇,一天行程结束,有些疲乏,好好休息,明天大约七、八个小时车程,前往九寨沟进发,也即将结束我们在广元3天3夜的日程,真的有些不舍,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呀!     
    
游览翠云廊的游客很少,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其他游客,好幽静,高大的古柏翠绿挺拔,遮光蔽日,每棵树木都赋予一个名字和一断传奇故事,千年的石板路上,不仅留下了千军万马的嘶鸣,商贾官吏的狡诈,百姓大众的苦难,也留下了凄美爱情故事,这里也是怀古探幽的理想之地,这里是年轻人恋爱的黄金屋,这里是情侣们逍遥的世外桃源,真的好想在这里呆上几天,来默默的享受这里的幽静、、、、、

剑门关景区有三个大门,成三角形分布,北门(游客中心,距离剑阁县下寺镇最近)和南门(正门、剑门关镇口)在山下东门(梁山寺景区)在山顶上:
----北门(游客中心,距离剑阁县城7公里,接待旅游团居多)、南门(正门,靠近关楼,位于剑门关镇)、东门(梁山寺景区,靠近玻璃栈道)!---剑门关不像别的景区可以环形游览(从哪个门进从哪个门出),在剑门关基本是从一个门进到另一个门出!---如果游览全部景点,要走重复路,所以只好选择主要景点,次要或不感兴趣可忽略,当地人和景区公交司机就建议我们坐车到梁山寺(东门)然后向下走鸟道、仙女廊,一直走到南门(也就是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公交终点站,3元/人,南门到东门另有公交车往返,单程4元/人,私人中巴10元/人),这样就可以把重要的景点都走完,而且很轻松,从山上往下走 就不觉得累了,因为东门进--南门出是下山路,可以节省体力。
----南门进---东门(梁山寺景区)出,游览线路是上山路,要消耗体力,体力超好可徒步上山欣赏天下第一雄关的身姿,是年轻驴友的必徒路线,也是大多数游客的最爱
----北门(或南门)进--南门(北门)出,一路全是在河谷或平地内行走,虽然可看到两侧的悬崖峭壁,但体会不到走在绝壁上惊险刺激,适合老年或体力弱弱的游客。
----北门坐2次索道--东门--大小穿洞--选择不同的下山路线徒步到南门也是一条不错的线路。 
----切记!!!最好不要选择东门(梁山寺景区)进--北门出或北门进--东门出,这样会看不到关楼景区(关楼是剑门关的精华所在),门是景区的正门,大多数游客都在此门进山游览,南门就在剑门关镇镇口处(剑门关镇已成剑阁县第一大镇),是景区外食宿最多的地方,也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
----由于景区的门多,浏览路线是圈中套圈,所以有多条线路可以选择,比较复杂。景区管委会推荐了三条游览线路,但单独走三条线路都不理想,遗漏的景点还是比较多,所以我列举的线路仅供朋友们参考。


我们选择的是:东门进(梁山寺景区)--南门出(正门、剑门关镇口)这条线路:----东门→翠屏峰→梁山寺→舍身崖→妈妈崖→望云坪→雷鸣峡→悬空玻璃观景台
→仙女桥→鸟道→仙女廊→石笋峰→一线天→柿树坪→天梯峡→雷鸣桥→关楼→孔明立关→刘备过关像→姜维守关群雕→北伐军行图→第一关碑→姜维神像→剑阁牌坊→南门,这是一条比较全的游览线路,也是当地人推荐的线路,万事古难全,还次只好放弃北门游览线路,只能期待再次重游了。

 
剑门关四奇之一:-----《千年紫薇就位于梁山寺中。


千年紫薇:据说
大剑山顶的梁山寺,是南北朝梁武帝修行之地,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梁山寺内有一棵紫荆树(紫薇),高约10米,树根临地直径近1米,在2米高处自然分为11株;紫薇花呈粉红色,花朵全部绽开,像一面面儿童的笑脸,十分逗人喜欢。相传这株紫薇树与寺庙同龄,虬(qiú)枝错节,枝繁叶茂,状如游龙,形如华盖,树根和树干造型独特奇异,绰约丰姿,犹如一位渐入中年的女子,静静地守候在大剑山绝顶,更增添了古刹的神秘和幽静。


梁山寺坐北朝南,山门中高悬巨匾“梁山寺”三个金光大字。寺院除大雄宝殿外,还有观音殿、藏经楼和僧房、斋堂、茶堂等。梁山寺院为四川省广播电视集团506广播电视转播台用房,已非旧貌。不过梁山寺周围有成片松林,山风乍起,松涛阵阵,山峦叠嶂,景色迷人。 


舍身崖,在梁山寺右侧,距离寺庙山门10余米。石壁陡峭,电视发射塔就坐落在舍身崖的山峰上。

传说明朝初年,有位屡建功勋的将军,看透了官场腐朽黑暗,于是来到梁山寺出家,法名“枳松”。枳松待人和善、精通佛学,被众僧推选为主持。一天,枳松在厨房里做饭,来了一位中年女施主,眉清目秀,美丽动人。她见枳松身材魁梧、红光焕发,便问道:“师傅气度不凡,何苦来此深山老林苦苦修行呢?”枳松不答。那妇人又说:“小妇人已丧失,尚有薄产,若师傅与我结为伉俪,也好安度晚年。”枳松心平气和地说:“我皈依佛门,万象皆空,请女施主好自为之。”女施主无计可施便动手去拉扯枳松的衣袖。这时枳松瞋目大怒,举起捍面杖驱赶。女施主转身即跑,纵身跳下险崖。出家人竟闹出人命,佛法怎容,于是枳松也纵身跳下崖去。原来那位女施主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有意来考验枳松的。经过这一番考察,证明枳松是虔诚的弟子,观世音用一朵祥云接他上西天极乐世界去了。枳松跳下去的悬崖便是名符其实的“舍身崖”,它给剑门山增添了一个出色的景点。


妈妈崖离舍身崖约百十米。因悬崖特别险峻,陡峭,每个人来到崖壁边都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呀!”的惊叫声。妈妈崖由此得名。如今,妈妈崖处有一座悬空玻璃观景台。 


远观玻璃栈道观景台。 




望云坪”是观云赏雾的最佳位置,云从脚下起,雾从身边来,恍如仙境,放眼环眺,大小剑山云蒸雾霭松涛澎湃。

“雷庭峡”:是因崖壁断裂形成的一个宽不足1米、深100多米,长150多米的一条裂缝。不过裂缝上面全都被盖上木栈道了,看不到悬崖,因此上面行走很安全,不感觉害怕。




剑门山分为大剑山和小剑山。两山紧密相连,东临嘉陵江,西接五指山,绵亘50多公里,北面全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劈;南面山峰林立,每座山峰都拖着长长的脊背,好似万马奔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剑门七十二峰,峰峰都有诱人的景色、神奇的传说。人们说七十
二峰,只是形容剑门山峰之多,并不是只有七十二峰。在众多山峰中,最吸引人的有苦竹寨、东山寨、仙峰观、鸡心山、笔架梁、玉女峰、营盘嘴等四十多个山峰。



悬空玻璃景观平台剑门关景区的最高点,位于梁山寺西南约五百米处舍身崖上,由“悬空玻璃景观平台”和跨越一线天的“玻璃人行景观栈桥”两大景点组成。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悬空玻璃景观平台:海拔高程为1163米,由一段长60米,宽2米,悬于峭壁之上的半弧形玻璃栈道和一条长24米,宽3米,横跨两峰的玻璃桥组成,占到总长84米,悬挑最大半径15.9米。悬挑部分采用钢结构,其钢结构的钢梁采用0.9米和1.6米两种“工”字叠加组成。主景观平台悬空跨度25米,平台面层采用高强多层叠合玻璃铺面,玻璃厚度约6厘米,平台距崖底高约150米。
  


跨越一线天的“玻璃人行景观栈桥”:采用全钢结构桥,桥面宽度为3米,桥梁净跨24米,桥面玻璃面积约80平方米。桥面铺设6厘米的多层叠合高强全透明玻璃面层。桥面护栏均采用轻钢结构架,安装高强玻璃。桥头配置高大乔木与园林景观,景观玻璃平台与古树,古木石雕等相呼应,游客行走其上,就可体验桥的悬空与隐秘视觉感受及游离空间的时空错觉。

上悬空玻璃景观台,必须穿专用鞋套,参观不收费,费用已含在门票之中  


置身玻璃平台,凌空俯瞰,绝壁千仞,
万丈深渊,令人目眩心惊,给人以十足的刺激和震撼,哈哈,有恐高的人绝对会被吓的晕过去。老婆说不低头看下面的悬崖,好像在平地一样,就不害怕了。



悬空玻璃景观平台于2013年9月5日开工,2014年5月份投入使用,游客上高空俯瞰,可体验剑门关景区的雄、奇、险、秀。




远观----舍身崖和广播电视塔。


剑门栈道:
据说,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帮助其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虽然古栈道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但如今,在这些壁立的山峰之上,又依山重建起了险峻的盘山栈道,供游人登山观景。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又称剑门蜀道,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

传说战国时期,秦惠王伐蜀,因蜀地山势险峻,征伐很不容易,便采纳了大将司马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到了从天而降的石牛,夜晚能够屙出金子,并传信给蜀王,愿与蜀国成为友邻,并给蜀国馈赠宝物石牛和秦国的美女,请蜀王开道迎接,秦惠王制造了五头石牛,并派人在石牛屁股后边撒上金子,假装说这些金子是石牛屙出来的,于是蜀王就派五个壮士开道迎接屙金的石牛。开道的壮士们劈山破石,惊动了蟒蛇、蟾蜍,便与它们决斗,终于战胜了艰难险阻,开出了道路,这条道就被称为金牛道。从那时起,金牛道既古蜀道的主干线,成了四川至中原的官道,古金牛道与现金牛道线路大体相符,已经超过2310年历史了。 



绝壁“鸟道”------以险、陡、奇为特色,傍绝壁依势而建,蜿蜒向上,仅能容身一人通过,长900米,垂直高差达110余米,而路宽仅30厘米;步游道全长1800米,300米落差。
    
诗仙李白《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壮美诗篇里就写有“鸟道”(今人打造,泛指之意,“鸟道”是古时采药人开凿的,而遇到战争时,峡谷内的关楼被重兵把守,想要通过剑门蜀道也就只能由“绝壁鸟道”通行), 攀爬在此地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有更切身的体会。


一手扶着绝壁,一手紧抓铁链,脚下的路宽仅30厘米,
走在最险、最难、最陡、最窄、最悬、最惊的“剑门鸟道”上,虽然不再有兵戎相见、狼烟四起的情景,但山风在耳旁呼呼地吹,也感觉步步惊心,浑身冒汗,在半路上竟然看到一家人抱着三、四岁的孩子在攀爬,真得佩服他们胆量。

---
诗圣杜甫《剑门》亦有“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剑门的雄壮形象。


一侧是坚硬的石壁,一侧是百米于高的悬崖,游客
屏住呼吸,不敢大声说话,挪步前行,所谓,华山体验秦岭的险,鸟道体验蜀道的难。
---诗仙李白《蜀道难》诗云: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也就是说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何况人呢。哀叹,真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鸟道是一条体验型观光栈道,
由于鸟道太窄,为了安全管理,只能是单侧通行,我们到时是旅游淡季,可以双侧通行。




用来维修栈道的石板,老婆试抬一下,板石纹丝不动,可见在没有机械设备的古代,人们开辟道路是多么的不可想象。


剑门栈道依山傍势,凌空架木,长长的栈道在青翠的山间盘旋延伸,就象一条白色的长龙翻滚游戏在峭壁悬崖之间,绵延婉转的盘山栈道,在险峻陡峭的大山石壁上,刻出一道妩媚的曲线,走在那条逶迤蜿蜒的复建古栈道上,顿时会产生时空倒错的感觉,也令人更加深切感悟到“剑门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站在鸟道上俯瞰,青翠碧绿,岑峦叠嶂,雾气蒙蒙,感觉大自然的雄奇,人类的渺小。


远处的大剑山(梁山)绝壁山崖呈90度,十分陡峭,人鸟难过。剑门关的山有个特点,每座山峰都拖着长长的脊背,但峰的另一面却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劈,高逾百丈,形成一道天然的无法攀登的长城。




仙女廊:因仙女桥得名。据传观音菩萨欲帮助剑门关梁山寺枳松和尚修炼,就变成进香的年轻女人去考验他。告诉他半岩上有条险道,自己就是从那里上山的。她几次引诱他,他都不为所动,终于修成正果。人们便把绝壁上的那条险道称为仙女桥。


景区摆渡车,10元一位。


剑门关自然形成的形神兼备的奇石很多,如姜维神像、阴阳宝剑、酷似男性阳具的雄起石,还有石龙、石虎、石龟、石猴、石花瓶、石鼓、石盂等等,全都栩栩如生,惟妙惟
肖。


剑门关四奇之二:------《
剑山石笋

剑山石笋:坐落在后关门外东600米处,在剑门关口,向右遥望,
有一圆锥形的巨石,金鸡独立于悬崖峭壁边,如竹笋拔地而起,又如男性生殖器。当地人根据其自然长成的形状称其为竹笋峰,又名石笋峰。
    
竹笋峰高达79米,通体不长一草一木,在尖顶上,却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因此竹笋峰又像一名怒发冲冠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剑门雄关。---石笋峰的特色:一是高大,二是形状奇,三是与右侧悬崖相依又不相连,四是它顶上的那几棵树,给它增色不少。


民间有一个传说,据说其顶端原本虬枝缠绕,突然起了不明大火,地方官吏层层上奏至朝廷,皇帝闻言“十省”起火大惊,一老臣细看奏折方知究竟,但不好直言,便称天火自灭,随后皇帝也知自己闹了笑话。至今,当年“天火未烧死”的那棵“九把斧树”还挺立在石笋峰上。



石笋峰,还有另一个传说,剑门关先前不产竹子,当地百姓只好用山上的藤条编制背篼、箩筐之类的用具,结果不仅砍伐了大量藤条,破坏了植被,还经常有人为上山砍藤条,从绝壁上跌下来摔死。已经超度成佛的枳松和尚感到痛心,就想帮助百姓解除困难,他从玉皇大帝那里偷来了慈竹、斑竹、箭竹等种子,洒在剑门山上,剑门从此就有了大片的竹林,玉皇大帝为了惩治他,就把他变成了一尊石笋。还有人传说它是开道的五丁中的一位武士变化而成,也有人传说它是五丁开道时与蟾蜍搏斗的蟒蛇变化而成。



在石笋峰和绝壁之间形成了“一线天”,缝隙间距1米,人行其中,只见天开一线。





从“仙人桥”可以继续下行到“仙云客栈”。---仙云客栈或称仙云人家,是一座游人休闲娱乐的仿古院落,也是景区内唯一的客栈,由3园组成,配套有4D电影院和八卦园。
   
“仙云客栈”名称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幸蜀西至剑门》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唐明皇避乱于蜀中,途径剑门,写下了这首诗:“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天梯峡又称“后关门”、“银牛峡”,它是梁山断裂形成的一条深达百米的峡谷,也是游客来剑门关要必看的两大“栈道”之一(另一是金牛峡栈道)。

天梯峡
名字源自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天梯石栈相勾连”和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题诗《寄张剑州并示女弟》中的诗句:“剑阁天梯万里寒”,峡谷幽深,风景秀丽,峡内建有栈道、索桥和高空滑索。



雷鸣桥:剑门关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泻,水声如雷,蔚为壮观。-----诗仙李白《蜀道难》诗云:“飞湍(tuān)瀑流争喧虺(huǐ),
砅(pēng)崖转石万壑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