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
河北 hebei
经纬度:114.476182
38.04228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8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10 06:47
游记浏览:9
游记目录:

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004年7月9日 夜宿平山县西柏坡招待所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中国,能够有资格获此称号地方的恐怕只有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了。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党中央建立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所在地。作为一名团员,这次能在建党83周年之际来到这个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




   今天,我们乘车5个小时才来到西柏坡镇.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而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这种种的有利条件,使得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中央机关的所在地。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中共中央驻地旧址。这里是盖的几乎都是一层的黄色土平房。而所有的房子都由2米多高的土围墙围成一个大院子,就成为中共中央的驻地。我们先后参观了董必武、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和朱德的故居。1947年,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经多方转战,刘少奇和朱德等于1947年先期到达西柏坡,而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率领前敌委员会仍然在陕北指挥抗战。经过紧张的筹备, 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刘少奇化名胡服)、朱校董。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由陕西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告别了生活战斗了十三度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员先期到达了西柏坡,党中央与中央工委胜利会合。5月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始办公。毛泽东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于西柏坡胜利会面了。它标志着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在众多的故居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少奇、毛泽东和朱德的故居,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有一个比较大的院子,但房子内的家具并不高档,唯一能吸引我们眼球的也就是缴获敌人的几个皮沙发和一张可旋转的办公椅。毛泽东主席故居相对房间多一点,院子内的布置也比较精致。他寝室里的浴缸同样是战利品。寝室里还有一张大床,导游说,毛主席非常喜欢读书,所以需要一张大床,他经常把没看完的书放在床上。而朱德总司令的故居是一座三居室的窑洞式平房,当年,工委在驻地后面的山沟里为毛泽东新盖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但是毛泽东到来之后,坚持住进了任弼时西邻一所普通的平房小院,把新窑洞让给了年岁大的朱德同志。平房里的三间居室分别是他的办公室、寝室和会客室。除了中央五大书记和董必武等少数领导人的住所外,其他人员如黄华、胡乔木等住的都是很小的一间房子。可见中央领导干部生活和普通人民一样,十分简朴。驻地里和其它民居不同的是有一个防空洞,这个防空洞连通各个领导人和其他驻地人员的住所,长200多米,是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轰炸而修建的。




   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中央军委作战指挥所旧址和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十分小,只有44平方米,这里的三张桌子代表三个科,分别叫“战事资料科”、“情报科”和“作战科”。作战室墙壁上挂着地图,房子里还有电报机等办公用品和通讯工具。可就在这间不起眼的房子里,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惊天动地的三大战役等多个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周恩来曾感慨地说:“在这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而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本来是一个大伙房,开会期间才从其他地方搬来凳子,布置成会场。





呼和浩特图片

出了中共中央驻地旧址,我们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这个纪念馆有11个展厅,利用声、光、控和实景再现等高科技手段和丰富的实物向我们介绍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后的重大事件:

1947年,中央工委进入西柏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准备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改革。刘少奇参加会议,当时刘少奇正患病,展厅里有一张他带着暖水袋坚持参加会议的照片。在这次会议中,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经过一年的斗争,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通过这件事,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刘少奇曾经说过一段话,阐述了土地改革的意义:“搞了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就使我们与蒋介石在力量对比上发生根本变化。他那里有三万万人,但没有人拥护他,还反对他。我们有一亿五千万人,群众自动参军参战,人力、物力、财力是无穷的……蒋介石靠美国,我们是靠老百姓。”

而在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的这段时间里,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大决战——三大战役打响了。纪念馆中展出了许多解放军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的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武器,以及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的多份指挥前线作战的电报。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作战,取得了伟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争相投降,虽然得到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援助,最终还是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而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的胜利,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展厅里展出了一辆当年民工支援前线用的独轮车。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1949年3月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中全会以来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个论述成为了以后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思想。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警卫人员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6个多月后的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

   出了展览馆,我们又在纪念馆前方广场上的五大书记铜像前照了相。随后回到招待所休息。通过对西柏坡的参观,我明白了许多党员和团员纷纷前来学习的原因。因为西柏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团结互助、在胜利面前保持头脑冷静,不骄傲自满并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我应该学习这些精神,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

   晚上吃过饭后与几个团友一起沿着公路散步,傍晚的西柏坡恢复了宁静.其实它并不繁华,我们走过的地方,只有供销社还在开门营业,供销社类似于我们在城市里经常看到的小商店,售卖一些副食品和生活用品。这里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放眼望去,我们今天晚上住在西柏坡招待所,竟然是我们发现的外表最华丽的建筑物,虽然它是我们沿途所下榻的条件最差的住所,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这样的一个小镇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却影响了中国的命运,也给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7 后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