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大召寺 -昭君墓

河北
河北 hebei
经纬度:114.476182
38.04228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8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15:40
游记浏览:11
游记目录:

初到内蒙古

2004年7月12日 夜宿内蒙古饭店

   今天,我们离开了山西,进入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自治区。回首这几天来我们在山西的旅程,我感到,山西的确是文化旅行的好去处。它完整地保存了许多我国各个时期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大多不是近年来才从地下挖出来的封存了好多个世纪的某某陵墓或墟市的遗址,而是一直以来就存在于世的石窟、寺庙、民宅、城墙等各类建筑,所以说山西是“地上文物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山西的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加之经济实力不足,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也没有被开发,但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避免文化古迹的破坏和旅游区商业化的问题,为今后更科学的开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车行5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呼和浩特市。沿途也多少领略到了一些内蒙古的风光,内蒙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环境很好,天十分蓝,白云朵朵,公路两旁经常是一片片的绿色,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内蒙古的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所以我们这2天的时间,只能在呼和浩特市和它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参观游览。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呼和浩特是蒙语,意思是“青色的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它是我们沿途住宿的城市中市区建设最好的,而且整个城市显得十分简洁明快,少了许多杂乱无章,处处充满了朝气。我们还发现,呼和浩特市路边的商店、公司、餐厅等单位的门牌都分别用蒙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而且是蒙文在上,汉文在下,连中国银行、邮政局和肯德基、麦当劳等也不例外,这突出了内蒙古地区民族自治的特点。虽然早上坐了近5个小时的车,但由于下午只游览两个景点,而且在每个景点参观的时间都不长,所以今天我们的行程可以说是几天以来最轻松的。












   昭君墓又称高33米,山上种了许多绿草树木,整个陵墓呈青黛色。远远望去,它显得巍峨高耸,姿态雄伟。我们沿着楼梯爬上这座山坡,坡顶有一座凉亭,供我们休息。在昭君墓前的牌坊上,刻着乌兰夫副主席书写的“青冢”二字,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历代相传称昭君墓为“青冢”。昭君墓其实只是王昭君的衣冠冢。据说,她死后葬在了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中,但具体位置,没有人能说得清。因此,我们面前的这座青冢,融入了蒙古人民对她无尽的思念。

   昭君墓前竖立有历代歌颂昭君功绩的石碑7通。它们是历代人民对昭君出塞这千古壮举的肯定。但我认为还是石碑前立下的董必武题《谒昭君墓》诗碑上写得好:“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的确,昭君出塞的功绩,又怎么能用言语也概括得了呢?

   出了昭君墓,今天的参观就到此为止了。利用旅行社安排的休息时间,我和父亲到了酒店周边的呼和浩特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逛了一下,我们发现,呼和浩特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多,马路上的自行车道也设计得比较宽。晚上,我们全团享用了一次正宗的蒙古烤全羊,还观看了蒙古族的歌舞表演,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虽说是初到内蒙古,但一天的旅程还是让我感受到它独特而迷人的风采。

 

7 后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