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篇】在老城寻找原汁的哈尔滨 老道外

黑龙江
黑龙江 heilongjiang
经纬度:126.53411
45.833943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16:23
游记浏览:13

哈尔滨特别行程推荐二:你可以行走在老道外的街道,去老城区看老房子,寻找原汁原味的哈尔滨!

推荐理由:这里作为哈尔滨的老城区,已经走到了城市的边缘。但残旧的房屋与熙攘的人群,却让你恍然于时代的交融。想了解哈尔滨的旧时光,这条路适合你!

 

 

    提起老道外,会有很多人来吐槽。的确,这里蕴含了太多历史的积淀。这里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同时这里也是哈尔滨的发源地。所以这条路线的精华就在于一个字“旧”。

    其实现在的老道外,应该分成两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现在应该算是一个景区。从2007年开始政府花钱对老道外开始进行分期的改造,并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老道外历史文化区”;第二部分就是老街区。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百年中华巴洛克。

    所以我们的介绍也是分为两个部分。

    先说说新的部分吧,老道外历史文化区。

    老道外历史文化区,由南头道街、南二道街和南三道街将景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时尚休闲商业区、传统餐饮文化服务区、新文化创意产业区和商住文化体验区,四个不同功能的街区搭建成了这里的全部。

    老道外历史文化区,用新的砖瓦还原了百年前的盛况。虽然这里缺少了历史的厚重,多了商业化的气息,但是这里能够让你最大限度的了解哈尔滨的文化。

    街道两侧全是巴洛克式的建筑,或两层,或三层。各家都有自己的门面和生意。吃穿用在这里应有尽有。而在巴洛克式的建筑的背后,就是中国传统式的庭园布局了。一直对于传统的东北建筑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直到走进这里你才能真正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建筑群。或许这里像极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但又远远超过了四合院的规模。

走在街上,放眼望去全是异域风格的建筑,好在招牌上,幌子上还是我熟悉的中国字……

穿过走廊,我仿佛回到了大北京的怀抱,但是是谁把四合院放大了N倍呢?

眼前的红楼梯,让我想起了影视剧里一切描绘闯关东时的情景……

  

这边一家饭店的老板还在二楼阳台上绣球招婿……那边大舞台上已经把现代京剧哼唱起来;

街边老师傅正在认真的演绎着紫砂壶的诞生……院里二人转却已经把笑声送上了九霄!

    其实说起来,老道外历史文化区还是很有意思的。在街区里,有很多地方都在搭台唱戏。二人转是这里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大家走累了,可以停下脚来听听地道的东北二人转,在演员插科打诨中静候时间的流淌。另外,老道外还是吃货们的天堂,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在消失的哈尔滨传统小吃。那些伴着哈尔滨人成长的老字号:老鼎丰、范记永、张包铺、张飞扒肉。。。等着你一个一个去挖掘。

 

    走出老道外历史文化区,你会发现进入到一个破旧的城市中。其实,这时你已经来到了真正的道外了。要说老道外的旧,就不得不先说说老道外的历史。

    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发源地,百年前的哈埠只有东西两区,东区是道里、南岗,住得都是洋人,西区便是道外,住的是中国老百姓。史料记载,20世纪初,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盖楼时那些中国工匠纷纷效仿道里、南岗的“洋房”,采用中国的建筑手法,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建造成了典型的中式“小洋楼”——欧式立面、中式院落。

    经过百年的沧海,如今的道外,已经是破败不堪,人去楼空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鲜活的生命在这里生根发芽,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全部。

紧闭的门户……

破碎的楼梯……

落幕的影院……

当初是谁

用自己的青春

演绎着这里的精彩

 

在破旧的木窗前,绿草用自己的倔强诉说着人去楼空的感慨……

在破旧的木窗前,鲜花用自己的绽放坚守着鲜活生命的信言……

   

 

    这里就是鲜活的老道外,人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着历史,即是岁月已经让这里走进暮年,但是生活却一直毫不吝啬着赐予着这里养料。也许有一天这里的破败不可阻挡,但新的生活势必接过火种,在这里重新绽放!

    老道外就是一部纪录片,用平凡的生活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