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篇】在大街上体会巴洛克浪漫 中央大街 -果戈里大街

黑龙江
黑龙江 heilongjiang
经纬度:126.53411
45.833943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3 05:10
游记浏览:31

哈尔滨特别行程推荐三:你可以漫步在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的街头,将自己融入到一份巴洛克风格的浪漫之中


推荐理由: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代表着哈尔滨的异域风情,想小资一样的走着吗?这条路适合你!



    提到哈尔滨,人们都会说“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来哈尔滨旅游观光者必到之地。与中央大街起名的在哈尔滨还有一条大街,那就是果戈里大街。

    其实这两条大街也是两条独立的旅游线路:

    中央大街线路: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斯大林公园-太阳岛-松花江

    果戈里大街线路:秋林公司-尼埃拉依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天主教堂-果戈里大街-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一: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南起于道里区新阳广场,北止于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全长1450米,宽21.34米,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

    说起中央大街,不得不说的有几个特色。

    第一就是中央大街的石头道。这条道路是上个世纪20年代建的,由方石砖(即俗称的“面包石”)铺成。有关这条街上铺砌的面包石,传说版本忒多,有说:中央大街的石头道是俄国人铺砌的;有说,每块石头长1米,像木桩子一样,是一根一根给钉到地里的;也有人说,每块石头价值1美元。诸如此类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

    第二就是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第三呢,就要说中央大街的美食了。中央大街两侧满是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在商厦的中间,则充满了一系列的美食。首先要说的自然是俄式餐厅了。哈尔滨最著名的华梅西餐厅。其次自然就是地道的哈尔滨本地特色了,一个个啤酒小吃广场会告诉你烤冷面、烤红肠的美味。最后不得不说的自然是马迭尔冰棍了。这自然是每个人到中央大街的首选了!要不门前总是站满了人呢。

    马迭尔冷饮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马迭尔冷饮是我国最早的冷饮企业的之一。现在马迭尔冰棍有3元和5元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含奶量不一样。不过我更喜欢3元的!

    沿着中央大街一路前行,终点止于防洪纪念塔。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建于1958年,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是哈尔滨的象征。

    整座塔高22.5米,刻有“塔镇江天”,由20根7米高的古罗马式回廊围绕。塔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洪水最高水位120.30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最高水位119.72米。水池之上的水位标注线则标志着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塔的顶端是防洪筑堤英雄们高举红旗的立体塑像,象征着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次次战胜洪水的英勇与团结。

    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沿着松花江江堤向两侧延伸,便是斯大林公园了。公园全长1750米,宽50米,是完全开放的!整个公园是吸收了欧洲园林风格并加以北国特色而完善提高,是典雅、质朴、粗扩的优美组合。这个公园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更是观赏松花江的绝佳地点。

    在江对岸,与斯大林公园隔江相望的就是哈尔滨的著名景点——太阳岛。

    从斯大林公园到太阳岛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当然打车绕松花江大桥过去不在我说的这个行列之中)。一个是缆车,票价50元,人坐在缆车里跨江而过,可以静静的欣赏松花江两岸的风光;一个是轮渡,票价2元,人坐在船上顺江而下。其实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人略少,可以随时过江,一个是人很多,还要等船。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交通工具观察松花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想俯视松花江两岸的风光,还是老实的选择渡轮吧,这个凉快!

    好吧,我承认我烧包!就为一张照片,坐缆车过江的……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兴建,许多外国侨民相继来到哈尔滨。他们发现地势高低起伏、河道纵横如网的太阳岛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于是纷纷到这里修建别墅。这些侨民携带家眷,在此“野餐、野游、野浴”。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生活习俗,成为太阳岛乃至整个哈尔滨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后期也就形成了太阳岛这个风景区。

    太阳岛公园是太阳岛上最主要的景区。园内有天鹅湖、太阳瀑、水阁云天、松鼠岛等景观,是娱乐和休闲的最佳场所。
    水阁云天的主要的景观是柳和白桦。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太阳湖,看到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



    太阳瀑作为一个人工景观,瀑布飞扬直下,虽比不上自然的壮观,但依然给人一种气势。
    天鹅湖由湿地和芦苇构成。利用原有的地势和植被,为天鹅营造栖息环境。
    鹿苑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放养着人工驯养的梅花鹿30余只。苑内有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宣教馆,设有鹿文化、鹿科技、自然馆、鹿产品展销等四个展区。
    从太阳岛公园出来,沿着路可以来到俄罗斯风情小镇。小镇是一座俄式风情极浓的旅游休闲小镇,其特色在于,在中国境内,营造出一种出境旅游的感觉。都是独一无二的。整个小镇由27座彰显20世纪初纯朴的俄罗斯风格的别墅、民宅构成。这些建筑按照原有的俄式风格加以相应的维修,最大限度低保持原貌。此外,小镇中还建有广场、雕塑、演艺大厅、重建的米尼阿久尔西餐厅等标志性俄式建筑和设施,使小镇的结构更加完整。这些具有俄罗斯民间格调的别墅群体不仅是在中国境内是出现较早的,在俄罗斯也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建筑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哈尔滨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建筑中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太阳岛的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都需要4-5个小时。从太阳岛返程,我选择的是轮渡,自然不同视角的哈尔滨江畔油然而生。

    特意为缆车照了个特写!

    再次回到斯大林公园,你可以选择继续在中央大街闲逛,也可以选择坐在江边,等待着夕阳西下,等待着那渲染天际的一片红。

     夕阳西下,江上的渡轮做了一个漂亮的摆尾,反身向岸边靠近。

     夕阳已经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留下的就是那被火烧红的天空和云彩。

    华灯初上,松花江势必会被霓虹灯所占领。

 

二: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642米,原来也是方石路。在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

    早在18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市中心喇嘛台广场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区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区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和扩展。

    果戈里大街和中央大街一样,到处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建筑。比如和平电影院,就是文艺复兴和歌特式尖顶尖券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在比如亚细亚电影院,具有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控制构图,高大的廊柱托起装饰的山花,是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有就是现在的省外事办公室,是栋博采众长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外部端庄高贵,内部装饰典雅华丽,堪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

    在果戈里大街上还有一个印度风情街,这里原来是极具印度特色的商业饮食街,后来因为经营不善,最终败落。现在主要经营来自俄罗斯的旅游纪念品,有皮毛、日用品、工艺品、服装及军用品等。外地游客来哈到这里购物,买上几种俄罗斯的小商品,如套娃、望远镜及服饰等,留作纪念,馈赠亲友。

    说到果戈里大街,就自然要说秋林公司。这栋竣工于1908年的俄人开办的跨国公司,是反映新运动思潮的建筑。从1953年苏联移交给我国政府以来,为活跃黑龙江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黑龙江奔马实业集团控股了秋林公司,又为百年老店又竖起新的界碑,现在营业面积近3万平米,卖场地下1层,地上12层,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员工400余人,经营商品6万余种,销售额居哈尔滨市前列。

    说到秋林公司,又不得不说秋林公司的两大特产:哈尔滨红肠和格瓦斯。这两款延续了百年的产品,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更是吃货们的天堂。其实目前市场上惯有秋林名字的厂家有两个,一个是“秋林里道斯”,一个是“秋林食品”。

    至于这两家的由来呢?其实老秋林商厦过去属于“前店后厂”形式。食品厂有2家:秋林糖果厂(秋林里道斯前身)与秋林食品厂。其中秋林糖果厂主要生产酒糖、酥糖和红肠;秋林食品厂主要生产面包和果酱。从国有制改制后,秋林商厦与秋林食品厂、秋林糖果厂分家 各有独立法人。所以这样看起来,秋林里道斯的品牌才是正宗哦!不过其实做法和口味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在果戈里大街上有一个特别的推荐,那就是位于果戈里大街164号的果戈里书店。因为在这里足足消耗了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其实这家私营书店就是在书店标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冷饮和让大家看书的地方,但是给大家的感觉却非常的好,让人走进去就莫名的感觉到舒服。

    在城市快节奏的今天,也许用一下午的时间,就静静的坐在这里,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用心灵去与他握手,去做个朋友,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临走时,还可以买上一套这个书店自制的哈尔滨教堂明信片,作为此行的纪念。

    在书店的一隅,我用相机记录下来了这么一个画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也许只有我和画面里的两个人知道吧!那就作为一个谜来为这个行程画上一个句号吧。

    真不知道十年以后,当那个掩面的小姑娘和她身后的大姐姐一般时,会怎么看这幅画面!

    十年后,我会不会再次回到那个书店,去寻找照片上的两位主人公呢?你们会不会再次出现在那里等着我呢?这算是一个约定吗?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