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失败的逃票行动和反穿开始:尼龙到下雨崩村 雨崩

德钦
德钦 deqin
经纬度:98.911536
28.485999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0 15:50
游记浏览:11

8月3日,雨崩尼农出口到下雨崩村。轻装徒步约6小时。土路和碎石路。


今天的计划是,乘车从飞来寺雨崩景区出口尼农,从尼农逃票,徒步到达下雨崩村。尼农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峡谷。我们即将开始的徒步路线,则是藏族人的一条朝圣路线。


凌晨四点,我们一大群逃票者,按照92的部署,起床集结完毕。按照92的建议,我们把重装都留在了青年旅社,只带基本物品。


天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92约好的两辆当地人的面包车按时到达飞来寺。92说,当地人在飞来寺路边揽客的,很多不可靠——他们往往引诱游客,名义上带他们逃票,实际是却在门口按喇叭开大灯,指引管理员抓捕逃票者,然后除了游客的费用,他们还可以从管理员这里收取提成。


92保证说自己介绍的两个司机很可靠。


在一片漆黑中,我们乘坐面包车行驶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尼龙下车。途中忍着颠簸,我硬撑着吃下昨晚买的“乡巴佬”茶叶蛋,三个,就着酸奶冲下去。起得太早,唾液不分泌,不过我预计今天中午是肯定到不了的,必须吃饱以应对持续到下午的徒步。


下来的地形是崎岖的峡谷,依旧漆黑。经验丰富的92把大家分成好几个四人小组,三男带一女,间隔5分钟,慢慢潜入收费站。


由于天黑,而且不允许打灯,我们几乎什么都看不见。透过微弱的手机亮光(最暗状态),我看到前面的人费力爬上了高达1.5米左右的大石头……难道景区的出口建在绝壁上?我顿感诧异。好吧,毕竟刚从墨脱出来,这种难度对强装上阵的来说,不能算太艰苦。


突然,后面,高处公路上亮起来。又有面包车开过来了,很明显,半夜三更到尼农的,只可能是另一伙逃票的。


古怪的是,这群逃票者全部打着很亮的头灯,而且似乎背着重装下来……这样亮的灯光简直是在给前方不明处的收费站打指示!我们纷纷低声咒骂那群傻瓜,92往返数次把分开的四人小队引过去,然后专程回去告诉那伙人关灯隐蔽。


我们继续前进。要命的是,前面居然还要过一座吊桥……92在过桥之前就说他的义务引导工作完成了,让大家只管走就可以。然后92返身往公路上的面包车那里走,他的女友还在车上。我到这个时候,才把全队人的钱交给92。


在黑暗中听着震耳的流水声,在晃悠悠的桥面摸索——黑暗使原本安全的道路变成了可怕的旅途……由于看不到落差,反而更加害怕。


我有恐高症,我怕高,看不到桥下让我很紧张。我费了很大精力压住呼吸,慢慢走过咆哮的河面。这样一耽搁,我就看不到前面的人了……


不过过桥后,我很容易找到了队伍……


大家都在桥头附近的石头下寻找出路。92说只要往前走,绕过收费站,就算进入了雨崩景区。可是黑暗中,我们已经找不到“前方”……


恐慌会传染,我想如果我一个人在那里反而比较可能找到路。


在大家继续犹豫中,后来载着第二拨人的面包车,居然开下公路,在颠簸的土路上,一边开大灯一边鸣喇叭……原来92说的事情是真的,真有没有契约精神的司机出卖逃票者。


灯光实在太强,喇叭声不仅早就吵醒了看门狗,而且引得不远处亮起灯——收费站,我们终于以这种形式看到了。


除了收费站和告密面包车的灯光,我们依然什么都看不见。黑暗中看门狗低沉的吼叫非常有震慑效果,收费站灯光里,几个人影举着手电筒来回扫射。


这种气氛足够紧张,我算是真紧张了——程度足以媲美我在多雄拉雪山差点被瀑布冲下悬崖的感觉。


我又觉得挺好笑,还听到真的有人笑出声——逃票最大的乐趣不是省钱,是一种经历的感觉——好像是做坏事的经历。


很快,在黑暗中,我们听到争吵,似乎是跟在我们后面傻乎乎的第二拨人直接撞上了收费站……


我们在黑暗中隐蔽了足足半小时,不知道怎么办。快到7点钟,天蒙蒙亮。年轻的四川仔小鹏决心无论如何绝不买票,一定要进去,他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在昏暗中选择大致方向,在一片荆棘地里消失。


留下的人更加缺少行动的勇气,大家慢慢聚集在收费站附近的厕所周围,那里乱石遍布,管理员看不到我们。


天慢慢亮起来。我突然看到一片灌木里露出一个圆形的白色物体——还没有来得及害怕,我就认出那是一张白脸,而且是披肩长发,似乎是美女啊。其实现在想起来,那场面可以说让人毛骨悚然,简直就是《午夜凶铃》的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现实版本。


那张白脸又突然面向我,对我说:“安静……”确实是姑娘,幸好我刚才没有吓蒙过去。


7点,天完全亮起来。我和白脸姑娘率先被管理员发现。管理员很客气地说,我们所在的地方没有路,让我们把躲藏的大家叫出来。


想想无计可施,我和白脸姑娘最后只得做无耻的劝降者,把大家都叫出来——除了已经失踪的四川仔小鹏。


无精打采地聚集在尼龙收费站外面,我们像是一群俘虏——几个姑娘愤懑地指责第二拨人,连累大家都被发现。为缓和气氛,我掏出昨晚准备的真空包装“乡巴佬”茶叶蛋,递给愤懑的白脸美女左左。她冲我莞尔一笑,一看就是早上没吃饭的……

我发现第二拨人确实完全没有了解雨崩徒步的情况,他们都是重装,背着大大的登山包——难怪他们被司机卖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几个姑娘的软磨硬泡毫无效果,看来管理员们已经久经沙场。同他们的理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我们这才看清楚忠于职守的大狗,杂种藏獒,还是母的,非常温顺——可是在黑暗中的低沉吼声如此让人肝儿颤……要不是这条人人可摸的狗,我们说不定已经硬闯进去了!出于复杂的心态,每个人都在路过时爱抚了狗狗。


算了算了,还是买票吧,230元其实都是出得起的。但是第二拨人情在我们姑娘们指责后,已经陷于内乱——看起来他们都是大学生。一个女生犯倔起来,背起硕大的登山包就往回走,一路走到桥对面的公路下。我们赶紧提醒他们派人去追,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还是很危险的。

我们乘车过来的公路就在江水边,那座黑夜中吓人的吊桥白天看起来很安全。我们就是从这块大石头上爬过来的。

直到后来继续走,爬上半山腰,大家才看清楚尼农出口的地形,下面的小房子就是收费站,我们夜晚是从对岸坐车到的,然后徒步过桥经过收费站爬上山……


第二拨人的队伍继续在原地无目的的滞留,回去还是进去,犹豫不决。

但我们这帮人已经全部买票完毕,开始迈出反穿雨崩的第一步。我在走之前,提醒第二拨人,进去一定要轻装,如果八点钟还没启程,就不要进去了,毕竟里面情况如何,谁也不清楚,万一天黑还没到,那可是危险的事情。


买票过后,我们遇到的第一个100米就是一条小溪。



然后是一座坡度30度以上的山。上来之后往下看是这样的。

山上开始是碎石路,不算很滑——如果不下雨的话。


大约40分钟后,我们才走上山坡顶部的小路,这里有一块路牌。问题是,前面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到雨崩村。我们处在雨崩和尼农之间。

山上的小路是经过修整的,路边还有村庄的引水渠。



在下面这张图片里,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尼农为何被叫做峡谷了。

我们就是从峡谷对面山腰的公路徒步到底端的收费站,然后爬上山,从山腰的小路走走进雨崩

铺着石子的路面很快被自然沙土替代,越往里面走,越是感觉原始了。

不过除了过尼农收费站的那座山,剩下的路都很平整,没有什么难度。

经历过墨脱徒步,感觉这里很容易,我几乎是自然而然变成了体力消耗最大的殿后——还是不算累。

这些不算清澈的人工引水,不知是话费多大气力引上半山腰的,为了里面山村的饮水,居然需要这样艰难的工程保障。

就在上图这处宽敞一点的地方附近,我们遇到了在尼农收费站和管理员谈判时进入雨崩路线的几个藏民妇女,确切说是老人和孩子,她们鼓励我们说只需要4小时就可以到达下雨崩村。后来,我们就此又一次验证了一个徒步真理:当地人的说的徒步时间是对应于当地人的高速徒步的……我们足足比她们晚到两个小时以上。这也全程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这些貌似虚弱实际健步如飞的当地村民。


越往里走,景观越是苍凉——几乎让我们忘记山脚的另一边就是热带雨林气候的雨崩

由于走山路而且是夏季,不可避免地大量出汗,我的手机镜头又被汗水糊住了……


才走到八点半,女生素素已经有点喘不过气了,另一个在香格里拉搭车时入伙的女生猫由于坚持背了大包(其实也不是很重)落在最后。一个胖胖的男大学生也跟不上前面的人了。


临时拼凑的徒步队伍在所难免地无法保持队形紧凑,我只好跟在他们最后,我脑海里浮现出墨脱徒步时勇敢的C大调和老驴大哥那英雄般的殿后形象……好吧,确实比较累,还要挤出话来鼓励喘不过气的女士们和胖子……


落在后面被另一个男生鼓励,对男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胖子经过短暂休闲,鼓起力气冲到前面,走在素素的老搭档小罗和女生猫之间,这样被两个人前后夹住,会大大提高中间人的速度和减缓他的疲劳。可惜女生素素始终是无法找到两个能够以她的节奏带她的人……我依然走在最后。

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大家终于越过山脊,看到了奔腾的河流。


直到第一次大休息,我才确认,这次结伴的兄弟姐妹们,无一例外是徒步新手(除了自称在西藏闯荡多年的猫),他们连徒步1小时休息10分钟这样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还是我一再提议和决定……


队伍慢慢散开了,和我们不熟悉的几个人,包括和胖子一起来雨崩的深圳小子小高、眼睛还有湖边的高中女生、昨晚豪迈喝酒不顾今天重体力运动的壮汉和90后,今早无意扮鬼吓我的白脸美女左左。为了逃票一意孤行消失在荆棘和大雾里的四川仔小鹏一直没有再出现。


我前面能够看到的,只剩下走不动的胖子,素素,讲义气的小罗和西藏猫。基本上是收容队的阵容……

河边的一处路段看起来发生过塌方,有那么一点点危险,不过属于人人可过的道路。

呃,从水势如此汹涌的河流旁边一米不到的小路走过,还是有一点激荡的——感觉隆隆水声和心跳共振了。

比较不妙的是,由于海拔高度迅速降低,实际上已经进入热带雨林,空气变得非常闷热,大家开始过量排汗。


不一会儿,我们的收容组就追上了速度越来越慢、总是无计划停下来休息的前方人马,在巨大石头上站在休息——因为附近没有可坐下的地方。

然后大家重新集结,继续前进,过桥。

木头桥很稳,我还在上面拍了照片。


由于跟一大群新手结队,身为最辛苦的殿后,我也能够抽出时间随时停下拍照。这跟徒步墨脱时被殿后的老驴们追杀一般催促是天壤之别。


过桥之后不远,就看到了栅栏门,这是一个好信号,说明已经到了村庄的边界,栅栏是防止村内的牲畜走失而建造的。

大约九点钟,我们看到了与之前不同的景色,这是高山植被垂直分布的景象,在墨脱徒步时我没有顾得上看。现在我看到了,很自豪。

路面宽阔平坦起来,休整的痕迹多起来。

更好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徒步中的第一个补给点——建造在山腰的小房子……

沿途精神值得欣赏,可是我们必须继续赶路。

没想到的是,刚刚在不到九点钟时看到了补给点,但是半小时后,非但没有走到,反而遇到了大上坡——45度有没有——万幸大家基本是轻装。


带东西似乎不多的素素继续往善良的小罗背包里塞各种东西减负,走在前面的白脸左左和高中女生似乎也这样虐待着胖子、眼睛和小高。


大家被这个陡坡扛得有点撑不住了,太阳挂得老高,气温直线上升,胖子等人开始大口喝水。

我依然保持滴水不沾,我担心一喝水就忍不住大口灌,然后是水中毒……


爬上山坡,刚才给我们希望的补给点消失在密林里,我们又一次走进河边的丛林……


然后是下坡……这种爬上爬下的感觉最让人恼火。

队伍由于前方的人走不动而聚拢起来,左左、 素素、高中女生三人原本都是有小背包的,如今全部丢给了男士……可怜的眼镜继续背着他那沉重的大登山包,还抢了镜头。

壮阔的河水冲击礁石,这种适合拍照的景色总算给没有重徒步经验和打算的伙伴们一种安慰。

壮阔的景象之外,是茂密的丛林使我们感到更加炎热。胖子等人已经浑身淌汗,像是洗澡一样。


又是上坡……

岸边依旧是滔滔江水和密不透风的树林。

在大休息,可怜的胖子终于追上一直走在最前面的小高,仗义的左左立即指责小高不帮助胖子背包——我这才知道胖子的书包里还放着小高的东西……

终于走出丛林。我们看见触目惊心的滑坡遗址。还很新。

没凉快以及高兴多久,又是一个上坡。这时候,登山杖就显得非常珍贵,没有带或者临时买的人都有点后悔了。胖子等人开始使用树枝替代。

女生,比如素素,比如左左,都已经大汗淋漓,每一个人都湿透了……我可能是出汗最少的一个,但是长袖T恤也已经发潮。

路面不是特别难走,最艰难的是这种在淤泥里填石块的,由于比较干燥,走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这样爬上爬下,严重考验人的耐心,而且天气非常热。

十点四十,我们又一次走出了丛林,前面豁然开朗,青山白云一片光明,没有树林的遮挡,凉爽的风也大起来。

这是尼农到雨崩的第二处补给点,一户人家在这里定居并且开了小卖部,还可以住宿,按照床位收费的。


再次看到人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走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这个雨崩的半程补给点。


在小卖部短暂休息,饮料价格大概比外面贵了两块钱,矿泉水是3元,可口可乐是5元。节约的胖子只买了矿泉水,其他人都还有水,没有买。我倒是不在意价格,买了一瓶可口可乐补充糖分。我们还打听到,一个孤身前进的高个子在一小时前经过这里,那准是逃票成功的四川仔小鹏了。大家都很高兴,他平安无事而且逃票成功。

过了补给点就是一条小溪,缓过神的胖子高兴地让我照相。

离开补给点,前面还有一半这样单调的上坡下坡……没有崎岖不平的河边和悬崖小路了,就剩下被密林埋住的闷热的上下坡。素素穿着冲锋衣进来,然后热得脱得跟我们一样只有贴身体恤——考虑到雨崩的热带雨林天气,其实大家全都像我一样开始就穿透气速干T恤进来就好了。


一马当先的小高也累坏了,看到我拄着双德国Leki登山杖,就开口向我借一根,我不好拒绝。因为当时我是状态最好的一个。

路上我们开始遇到其他人。


有外国人和中国游客的零散队伍迎面走过,他们是正向从雨崩村向尼农出去的。还有一些藏族人跟我们一路去朝圣,可是我们追不上他们——哪怕多是背着孩子上了年纪的人。


风景尚好,但是很单一,加上疲劳,大家也就无心留意了。

作为殿后,总是可以看到前方大部队各种疲惫不堪的姿态……


胖子、昨晚喝酒的壮汉,都有点虚脱了。我也开始大量出汗,感觉有点晕。

我想起了腰包里的榨菜。

在大量排汗后,大量饮水会造成体内渗透压失衡,越喝越渴,越喝越累,浑身发软——这就是水中毒。


就着一根榨菜小口喝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节约饮水的办法。我的榨菜分给了每一个人,准确说是所有人看到榨菜都感觉自己缺盐了……胖子已经喝了三瓶矿泉水,还是不解渴,但是一根榨菜就缓解了他的干渴感觉。



十二点钟,我决定午餐休息一会儿,大家不知怎么都立即执行了这个“建议”……左左很快追上来,说90后照顾壮汉在后。

说起中午的食物,我发现还是我的奥利奥饼干能量密度最高——有人没有带吃的,有人比如左左准备吃军用压缩饼干——但是这样干渴炎热下,怎么也咽不下去。我又把奥利奥分出去了。


奥利奥富含脂肪和糖分,补充体力最好了——而且口味实际上在户外运动中非常重要,本来就累得没食欲,如果味道不好难以下咽, 那么还如何算是最能补充能量的户外食品呢?

这样一来,我自己就没多少了。多亏素素事先还带了一大包——在小罗背上……我吃饱了。

我们逐渐又超过了前面的左左和壮汉、90后,这两个最强壮的人昨晚答应照顾左左,帮她背东西。

90后状态很好,除了大汗淋漓以外——自信的壮汉却不行了,虽然块头大,但是实际耐力很差,显示出身体并不好。我把最后几根宝贵的榨菜留给了他——仗义的左左和90后决定跟着壮汉走在最后……这是谁照顾谁啊……



这种平坦而有坡度的土路,似乎永远到不了头,这是最痛苦的事情了。


十二点半左右,我们从干燥而且枯燥的上下坡土路堕入了这样的泥巴平路——好吧,还是干净的上下坡舒服一些。

泥巴路,实际上意味着下雨崩村快到了……


十二点四十七分,我们看到了雨崩村

大家兴奋地走下最后一个山坡。

还有最后一座桥。

景色向世外桃源的方向发展。

十二点五十,我们到达下雨崩村,这个比标准徒步时间完了一个多小时。

前面就是梅里雪山了,正前方的路,通向藏族朝圣沐浴的“神瀑”,需要约三小时到达。往右走就是下雨崩村

这就是下雨崩村,家家户户都变成了农家客栈。疲惫的小罗不自觉摆出了这样潇洒的造型。

就在右边栅栏边,我们看到一个身披金黄色披肩的红衣喇嘛,年纪不大,很和善地跟村民打招呼。我当时就感觉此人不一般,后来打听才知道他是这一带的活佛。

后悔没跟他合影啊。

我们直接走进了最近的一家客栈。左左累得站不起来了。

大家在客栈前的木桩上休息了至少一小时。我们更加没有时间下午去“神瀑”了。只能整个下午休整。粗心的小高在这里弄丢了我借给他的价格不低的德国Leki登山杖——我很心疼,这登山杖可是经过墨脱徒步考验过来的……


一旁的胖子一再开玩笑要把支撑他过来的树枝拿回家供起来。


眼睛累得背着包不肯坐下,我强迫他卸载——累到一定程度,有人甚至就会这样不愿意把负担卸下来引起身体不平衡。

高三女生直接坐在了诗情画意的池塘边。

左左累得只顾喝热水……


我提议吃午饭,但是开始只有小罗和西藏猫响应,但是一看我们开始吃蛋炒饭——六块钱的,左左胖子等人就按捺不住加入了。

整个下午,我们都沉浸在疲劳炎热的痛苦中——我主要遗憾于浪费了一个下午。


独行侠小鹏自己找上门来——他连钱包和手机都在素素包里——包却在小罗背上……素素终于不担心他了。


大概下午两点多,掉队的壮汉在90后的帮助下也到达这里。


太阳一下山,气温就低下来,穿着湿衣服感觉冷飕飕的。更糟的是这里没有热水器,只能烧热水——但是游客太多,供应不上……


我们全体汗津津地睡下……由于晚上很冷,黏糊糊的感觉也没有持续很久。


家家户户的游客、朝圣者都很多,床位价格都是30元,饮料比外面贵两元,吃饭比较贵——除了我们的蛋炒饭——炒得难以赞美之……。


由于距离最近的景点神瀑只有三小时,大家决定明天一起出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