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朝拜神瀑和转移到上雨崩村 神瀑 -雨崩

德钦
德钦 deqin
经纬度:98.911536
28.485999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13 09:21
游记浏览:6

8月4日,从下雨崩村神瀑,再原路返回下雨崩村,转移到上雨崩村。下雨崩村神瀑较平缓的山路,5小时。下雨崩村到上雨崩村则是坡度到达45度的土路,1.5小时。


根据昨天的经验,当地人和朝圣的藏民对我们说的路程耗时是他们自己的数据,对应他们的体力……而游客们说的路程耗时则更是由他们自己状态决定的……我们的速度大约比当地人慢了一倍,却比一般打算进雨崩体验小资情调却发现踏上重型徒步自虐旅程的游客好一些。


藏民说去神瀑来回需要两小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文艺女青年们说需要6小时,则我们可以大致判断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时间。


和昨天一样,去神瀑是一次漫长的旅程,无穷无尽的山路好像永远走不完,沿途只有快到的时候有一个补给点——一个小卖部。


雨崩村正对着梅里雪山卡瓦博格峰,是藏族的圣山。我们8月1日在飞来寺已经无数次对着遥远的梅里雪山拍照,但是直到昨天下午走进雨崩,才能这样近距离欣赏——我们将向着更加接近卡瓦博格峰的方向正直前进,那里山脚下就是神瀑


和大多数没有纪律的旅行一样,虽然大家都起得很早,但是直到8点40分,所有人才正式启程。

早上雨崩还是有一点清冷的,伙伴们多数穿了厚外套,但是考虑全程都是热带雨林的山地,我坚持只穿了一件长袖T恤。果然,最后伙伴们都热得把外套脱下来,外套变成了累赘。


神瀑的路很明显,还有指示牌,开始的路段甚至修成混凝土路。沿途还有规律的垃圾桶,从路线上讲,已经开发得很好,没有什么危险,比前一天尼农到雨崩的路线还要安全。主要的问题依然是路途漫漫而且气候炎热。


路很快恢复成泥土小路,卡瓦博格峰似乎就在我们眼前。“望山跑死马”,其实遥远的山脚要走几个小时。


离开下雨崩村大约十几分钟,我们经过一条枯河床,有许多玛尼堆——我不知道有多少是朝圣的藏民垒起来的,又有多少是文艺青年们附庸风雅。我不信神,也不会参与。

出发半小时后,遇到第一个上坡。由于有了昨天的不美妙经历,今天大家基本是轻装,而且带足了登山杖和水。

上坡是有些软的泥巴路,有一点打滑。幸亏一直是晴天……


不过之后的路经常是休整过的,木桥也很稳。

9点半,我们走出丛林,风变大了,但是太阳也很毒。眼前的景色壮观起来。

我们开始遇到返回的人,这么早就到达和返回,一看就知道是朝圣的藏族人。

路边出现大量的苔藓,这说明在雨季,整个平地都是被暴雨淹没的……


出发仅仅一小时,我们就看到了美轮美奂的胜景——卡瓦博格峰确实有神山的风采。美得令人窒息。

这样电脑桌面背景级别的景色,只是我用手机拍出来的。

眼前的景象美得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对于习惯把旅游当享受的人来说,经历两三天艰苦的徒步只为了看几个这样的风景未必值得,但是对徒步爱好者来说,值得了。

好吧,我不是故意偷拍高三女生的……她挡住了风景而已。

适宜盘桓陶醉的平地有供人休息的小卖部,但是继续前往神瀑的路又一次钻进了树林。

这种乱石路走起来比土路差得远,凹凸不平,对鞋底考验很大。


10点钟,走了两小时,我们已经接近神瀑

高三女生和左左已经出现疲劳……队伍一如既往地拉得很开,我又自觉地负责殿后赶人——主要是赶妹子。

走出树林,前面是一个坡度和缓但是路面崎岖的上坡,神瀑就在不远处。


山坡旁边出现了岔路,那是上半山腰一座寺庙的路,也可以从寺庙走到神瀑。我们决定走正路,尽快达到神瀑



两旁都是梅里雪山的侧峰,景色极好。

走上山坡,狭窄的路旁开始是嶙峋的巨石。由于是藏传佛教圣地,出现看许多经幡还有祈福用的纸币、衣物等。

10点半,过了由巨石构成的天然隘口,路边宽而坡度大幅度增加,几乎是45度。

但是一侧身就看到风景如梦境的雪山景象,疲劳感此时被兴奋取代——我几乎每一张随手的手机照,都是自认为极好的照片,完全是由于景色实在太美。

下了山坡,前面是一条很浅的小溪,只有两根临时拼凑的木头充当小桥,不过不滑,问题不大。

比较大的问题是头上已经挂满了经幡……这些经幡迫使我们必须猫着腰走。

经幡的远端经常挂在险峻的山上——藏民们要徒手爬上岩壁,悬挂他们的信仰。

将近11点,我们到达神瀑

我习惯性地首先拍下路面情况,是湿润泥土和石头的混合路面,有一定坡度。

然后才是正面全景的神瀑——

已经有不少朝圣藏民和游客到达了。

景色依然呈现出虚幻的美。

神瀑就是由卡瓦博格峰冰川融水下落形成的,根据藏民的说法,瀑布可以洗涤掉人的罪孽,给人幸福。他们的一位活佛据说就是在神瀑得道觉悟的。

瀑布附近是坚硬的石灰岩,不过不光滑。


神瀑为何出名呢?

就是因为奇特刺激的朝圣方式——藏民需要顺时针钻进瀑布,走上三圈以示虔诚。


注意,这可是冰川融水……水温极低。再比较看看下面的人与瀑布的大小比例……走三圈?


正确的方法是脱光——穿最少的衣服进去,穿旁边免费的拖鞋或赤脚进去(如果你不怕石头有些许硌脚的话)。

由于瀑布水温极低,尽量在里面闭气,走出来再呼吸。否则寒冷的空气涌入肺部会有窒息的感觉。


由于闭息和急速寒冷,还有瀑布水强大的压力,人在里面艰难行走会有一种灵魂出窍般的感觉,大概这就是藏传佛教的早期领袖将它作为圣物洗涤心灵的原因。


像通常的那样,我们的女士们变成了这样……

也有拘束而穿防水衣进去的,这样反而很糟,因为神瀑的冰水会灌进衣服内……防水衣里面却很难干。


还是男子汉们穿着短裤进去最方便。

我的速干裤可以卸掉裤腿,而且干得很快。我的长袖T恤是在蹦出来后由于太冷而马上穿上的。


我们这一次最大的失误,是忘记带毛巾了。


不过也确实如藏民所说,神奇的神瀑是仁慈的,它的圣水不会让人冻病,太阳很大、风也大,皮肤上的水很快就干了,但是棉质衣物就慢得多。这就是为何藏民推荐少穿衣服冲神瀑

有意思的是,即便到了终点,垃圾桶也没少——这再次证明了神瀑路线的安全性。


严肃说来,神瀑下的寒冷、冷气流、巨大水压,对身体不好的人还是有一定危险,千万不能在里面摔倒……


玩了二十分钟,我们每一个人都浇得像是落汤鸡,然后兴致勃勃开始返回。这时候才11点。


下了山坡,我们又一次看到通往半山腰寺庙的岔路。刚才向藏民打听过的小高说可以上去看看。

反正今天无事,不如去参观。

左左冻得穿上厚衣服,她的棉质T恤久久不干,湿漉漉的无法放进包里。我却由于大太阳开始发热,这时候我想到了合理利用左左湿衣服的好办法……后面的照片会揭晓。


爬上岔路的上坡,我们就站在了半山腰的寺庙回廊里。

这里有休息用的长凳,还有在岩壁上开发出来的洞穴,是密修者的地盘。

这种虚幻的景色里,给自己来一张。左左的湿衣服变成了给我降温的围巾……希望她不知道我乐于助人的真实目的。




无论走到什么角度,卡瓦博格峰都不像是真实的景观。

上下寺庙都是这种半碎石半泥土的小路,还有盘根错节的树根拦路。据说我们走反了,应该是去神瀑布时上寺庙,返回时走正面的平路。

路边还有树包石的景观。


下午1点多,我们结束了神瀑的朝圣之旅,由于是原路返回,即便走的基本是平路,大家也都累得浑身发软。


在下雨崩村的客栈,大家开始讨论下一步行动。经过了解,我发现雨崩路线的另一端西当,也就是入口——对我们反穿者来说是出口,在上雨崩村的外面……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下雨崩村爬到上雨崩村,再从上雨崩村才能走出去。


雨崩的另外两处主要景点,冰湖和神湖,也都是以上雨崩村为起点的。


这就意味着,不论我们下一步打算去哪里,都需要先转移到上雨崩村


累坏的壮汉失去了继续游山玩水或者说自虐徒步的心情,决定当下从下雨崩村原路走回尼农……


我和开始一路搭车的素素,小罗、猫,希望继续去其他景点。


剩下的大波人马基本是一路结伴的,他们都缺乏徒步经验,对劳累抱怨不已,决定第二天离开。


这样来说,除了壮汉,所有人都必须今天下午从下雨崩村走到上雨崩村,为第二天行动做准备——除非打算在下雨崩村再浪费一个下午。


没办法,累得东倒西歪的文艺青年们,只好在我的连哄带骗下,开始转移到上雨崩村的行程。


站在下雨崩村,仰望上面就是上雨崩村——有一个坡度60度的大山坡……


不过上去之前,先要离开下雨崩村,以下坡开始。

接着是一座晃悠悠的吊桥。


然后才是可怕的上坡。

坡度有多大,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其实这段上坡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强壮的踩出来直上直下,体弱的开出来盘山小路,随你怎么走,只要朝上就行。

藏民说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从下雨崩村走到上雨崩村……

我却从2点半走到将近4点……由于太热,我最先看到的生物是村里正挤在一起打盹的袖珍藏香猪。


由于大家都累坏了,走得极慢。我到达后,大部分人还在那个巨大的陡坡上晃荡。


没办法,我跟先上来的小鹏、小罗和猫商量,他们三人分头找旅社。我自己又两次返回接人,靠着不断忽悠他们“快到了”来催促。


第三次,我遇到了一个在半路虚脱的姑娘,由于此时充满领袖般的自豪感,我主动提出帮助她背包——她却一再拒绝,最后我只得爬上来,找到她说的旅社,请她的朋友下来帮忙——


果然,在大家都疲劳的情况下,人心才露出来。在阳台上休息的几个她的同路人居然毫无愧色地说让她自己走上来,只有一个女生随我下去帮她。我当时心里很生气——幸好跟我结伴的,一路都是很好相处很热心的朋友。我也很是不理解,这样不接受外人的姑娘,是以何种心态出了旅游的呢?


四次上下巨大的山坡后,我也已经累坏了。坐在村口的小卖部前休息。


首先开始攀谈的是一个在天津上班、跟随领导来旅游的新疆维族人……很复杂的身份啊,但是人不错,很健谈,跟他交流了他作为爱国维族人对国家的一些看法。


由于是村口,每一个从西当端点正常进入雨崩的人都要从我面前经过,我也就经常跟陌生人打招呼玩。


然后,我看到一个徒步打扮的秀气姑娘,拄着一根巨大儿不合适的树根一瘸一拐走上来……


我故作潇洒地冲她招手——按照素素的说法是“拈花惹草”,一般说来,外面旅行的人都极为开朗,应该热情回应我才对。


但是这个姑娘藐视地瞥了我一眼,慢慢走开。


我很是奇怪。



由于游客太多,青年旅社爆满,找房间的先遣队三人决定我们住一家稍偏的农家客栈。附近不断有人由于雨崩村口的那家国际青年旅舍客满而向我打听——我正继续坐在村口小卖部休息。


当天傍晚,我看到这个姑娘挤在人头攒动的国际青年旅舍的院子里,我听到那个藐视我的姑娘用不熟练的英语在与其他游客对话——可惜她遇到的皆为各种连问路都搞不定的人……


我才明白,这个倔丫头,是外国友人啊……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


晚上,左左恢复活力,发挥女人的特长,带领高三女生四处杀价,给我们找地方吃饭和买零食。

最后她以全上下雨崩村最低价格替我们买了真空包装的猪蹄……虽然只比普遍价格低了一块钱……


然后她千方百计找到了全上下雨崩村最便宜的饭馆,


总的说来,这是充实的一天,可惜第二天,我们就要分开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