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和毛泽东故居 韶山 -毛泽东故居

湘潭
湘潭 xiangtan
经纬度:112.929519
27.85196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5 07:54
游记浏览:13

祠堂和毛泽东故居

离开广场,导游带着大家进入了位于广场左边的毛氏祠堂。中国的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当然有多种用途,“崇宗祀祖”是首要任务,族亲为了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除此之外,平时下辈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要利用这些宽广的场所作为活动之用。

毛氏祠堂里人挤人,我不知道导游为什么从广场下来后,就将游客带到这里。其实,广场也罢,祠堂也好,都不是追寻毛泽东真迹的地方。韶山之游,我一直认为,毛泽东的故居和滴水洞才是真正值得一走的地方。

天气很热,小小的祠堂,人们挤成一团,更是闷热不堪。没有了毛泽东牌位的祠堂墙上,却挂着毛泽东生平的一些照片及中央领导来韶山的合影。祠堂里有空调的地方,就是卖纪念品的商店,商店开进了祠堂。毛泽东的大小镀铜雕塑和像章,是这里最好卖的纪念品。

在韶山,我最不喜欢的是毛氏祠堂的氛围,这里,迷信与商业促销相结合,破坏了毛泽东故里的朴素和纯净。许多游客到湖南来,到韶山来,是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虽然广场上也有促销花圈活动,但毕竟是为了纪念。祠堂里搞“开光”等项目,用封建迷信活动来兜售纪念品,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敬,也是在游客一片纯真之心上抹黑。祠堂应该是一个家族祭祀最严肃的地方。我认为,韶山管理局应该将这些商店从祠堂里撤出来,如果要卖纪念品,可以在广场某一角,设立专门商店。

时近中午,我们一帮人和导游在祠堂里还没有出来。折腾了一个上午,我还没有进入韶山的核心景点。无奈之下,我和其他同行只好自行前往毛泽东故居。从广场上步行几百米,转过山口,就是毛泽东故居。故居在山坡上,比前面的水塘要高许多。毛泽东故居的画面在我小时候,就印在脑海里了。踏着山坡上的土路,我一步一步走向心中的故居,虽然只有几步台阶,但这几步,对于我来说,从青少年一直走到了中年,今天的我终于来到这里。韶山充沛的阳光照着我,瞻仰伟人的故居。迈进故居的门槛刹那,我突然感觉自己像走进农村一户亲戚人家,平和、相素的故居让我肃然起敬。可是,当我站在故居的堂屋里,回望身后的庭院及池塘时,不禁楞住了——我已辨不清东南西北。

中国传统的民宅,一般座北朝南。进故居向左走是东边,东边的14间屋是毛主席的故居,而西边则是他的邻居——现在是管理处的办公用房。这么说来,毛泽东故居是座南朝北?故居建造在山坡上,向南开门窗就是高高的山坡,北向则是庭院,然后是池塘。东向则是山坳里面,太阳从山坳里面升起,这样的家居格局,有悖常理,但就是在这里,一代伟人却降生了,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韶山的老百姓用最简单的拆字法,来解释伟人毛泽东的出生地。他们说,“韶”字左边上下是“立”和“日”,意思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右边是“刀”和“口”,“刀”就是武,“口”就是文,毛泽东生于韶山冲,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这样的解说,显然有点“土”,但与专家学者关于韶山来历的考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其优美的音乐,使凤凰和百鸟飞舞。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想想看,韶山在中国最早的帝王虞舜时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来历了。几千年后,怎么不会是一个出人物的圣地呢?

……

从毛泽东故居出来,绕过池塘,我站在池塘的这边——南岸,隔塘相望故居,小山坡上,现实中故居和我记忆里毛主席故居的画面,终于重叠在一起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