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肠粉、面、牛杂、早茶、双皮奶、鱼皮、雪糕、绿豆沙

广东
广东 guangdong
经纬度:113.244409
23.15088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10 06:32
游记浏览:8

上下九步行街比较开阔,人也不算多,很合适散散步。尤其是路边的建筑都是传统的骑楼样式,赏心悦目得很。

  另外,很多老字号都在这儿有分店。先看一下地图,咱们从上九路头一路吃下去。

























   肠粉,又称“布拉肠”,是把粉浆在布上蒸煮成形,再放上各式馅料,最后从布上刮下成形。这是极具代表性的广东美食,自然不能错过,而我们的推荐就是“肠粉王”:银记肠粉。

   银记肠粉创立于1958年,获得不少官方和非官方的赞誉。我们还在墙上发现了蔡澜的题字。它家有多处分店,在上下九附近就有多家。

   因为把肠粉从布上刮下时,并不特别注意外形,所以外观有点可憎,但粉皮滑嫩,肉馅鲜美,青菜则完全保持了新鲜的翠绿,蘸上豉油,实在称得上“以肠为王”。







“坚记面店”也是出了名的老字号,身处陋巷,店面还很简陋,倒愈发显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霸气来了。

   面店虽然不算多,种类却很多,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的。跟前台大妈打听一下畅销款,大妈却跟店面霸气很搭地说,我家面款款都畅销。

  此话居然不假。就我们点的上汤云吞伊面、牛腩旦面来说,好吃得不行。上汤很鲜,云吞很嫩,伊面很筋道。旦面细得有点硬,但附送的面汤很好地中和了,牛腩略带点甜味,更勾出熬煮的香气来,加上入口极化的口感,与面条很搭。












   牛杂,是广州有名的街头小吃。在每条马路上,各个地方都有可能看见一个摊子,一口大锅,黝黑的酱汁中不停翻滚着各色牛杂和萝卜,闻之就要流出口水来。

   其实牛杂是典型地藏于市的街头巷尾小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不过游客嘛,我们只好在上下九找了一家有点名气的“林林牛杂”。只是这家是连锁店,味道肯定要打点折扣。

   不过还是好吃得超出期望。牛杂和萝卜都吸足了料汁的鲜味美味,加上热气腾腾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我吃了一份不够,索性要了一份纯萝卜,更是好吃得停不下来。









听闻我们要去广州酒家吃早茶,朋友很赞赏,并让我们早点去,因为有很多老先生老太太酷爱那儿。这大大增加了我的期待。而现实居然和想象一样美好。

   广州酒家总店就在文昌路2号,上下九的一个岔路口。富丽堂皇的门面,一楼的“唐人街”指的就是大厅,二三楼是包间。东西都一样,茶钱差一些,加上一楼还有个天井,里面居然还有棵树,我们自然在一楼找了个角落坐下来。周围全是粤语,还飘来种种点心的香气,不禁你给我再次感叹:人太少了,吃不全啊!

   等小小的功夫茶开始醇香时,点心也一样样上全了。而这么多年吃过的广式点心都宣布弱爆了,广州酒家的早茶太赞了。鲜度只是最基本,奶黄包比陶陶居的还细腻,已经是可自由流淌的状态,略带点甜。薄皮虾饺面皮湿润,略粘牙的口感与弹牙虾肉配合正好。而蟹黄灌汤包的汤都够一小碗了,香菇碎末更是柔和了肉的腥味。鱼片粥细腻,撒上胡椒,加上粥本身的姜丝葱花,好吃得让人流泪。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来尝尝广州酒家的正餐,相信一定更美好。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的双皮奶是出了名的,我们打包了一份,果然嫩得哟,一口下去,人都要融化了。最好的是,居然还不会显得过甜。









   “陶陶居”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主营茶点、月饼、菜肴,被誉为“月饼泰斗”。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据传,“陶陶居”这三个字是康有为写的,用的是“石门铭”碑法。

   而它家的早茶也是出了名的。进店,找座,点茶,开单。拿着白单,去各个摊点或推车上自助拿取,再由服务生在单上勾出,最后拿单结账即可。

   早茶的茶不过几元一位,红茶绿茶花茶任选,给一大壶。店里更是遍布各式小点中点特点精点的摊点,时不时还有服务生推着早点车穿梭,看中什么直接拿就好。很久之前,三亚也很流行广式早茶,小时候常由父母带着去吃,好怀念啊。

   凤爪猪蹄肉丸拼盘是服务生推荐的,我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每样都有满满胶质,那种弹牙和美容感,幸福呀。水晶虾饺和奶黄包是广式早茶必点的了,的确不孚众望,好吃得紧,尤其是奶黄包的黄,细腻得微微流淌,香甜又不腻,配上热气腾腾的面皮,太舒服了。红豆米露也很清爽。

   就是整体服务态度不是太好啊,没有人来引导开单子,在询问时也不是很耐烦。


















   只卖几种东西就撑起多年生意,这种店肯定是名不虚传。只卖3种东西的“陈添记”,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只出售:爽鱼皮、艇仔粥、肠粉。

  小小的店面,门口有个大冰箱,里面就是满满的祖传爽鱼皮,店家从里拿出一拌,再用印好店名的塑料饭盒一装,咯吱咯吱响的好磨牙,更别提拌上的花生香菜和各式调料,酸爽宜人。

所谓“艇仔粥”,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广州话俗称“艇仔”)专门供应“艇仔粥”,故称“荔湾艇仔粥”。艇仔粥的美味就在于料足时间够,与砂锅粥的黏稠粗旷不同,细致的香。

   至于圆滚滚的猪肠粉,其实是全素的,而且没任何馅,只是单靠一层米粉卷成圆滚滚,蘸上豉油,鲜,又耐吃。












   “顺记冰室”的招牌是纯手打的椰子、芒果雪糕。雪糕细腻,明显加了牛奶,细腻得很,而奶香味、水果味十足,消暑圣品。









   “开记”香草绿豆沙细腻如泥的好口感不提也罢,最要紧的是里面出人意料地放了香草、陈皮,使得整碗绿豆沙多了一丝很独特的清香,十分清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