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龙江边境游(四)佳木斯(5)抚远县《乌苏镇、东极广场》

乌苏镇
乌苏镇 wusuzhen
经纬度:134.66357042829
48.25992613772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19 21:46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第三天(8月10日);抚远县--饶河县(双鸭山市)(全天行驶约390公里),游览:黑瞎子岛乌苏镇、东极广场---住宿:饶河县城--新阳路《意如快捷宾馆》标准间80元

      
 
8月10日中午11点30分,我们游览完黑瞎子岛,稍事休息,前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小的镇子--乌苏镇,也就几公里的车程,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据说镇内仅有一条小路,一户人家,一座厂房,一个边防哨所,堪称世界小镇之奇。我们只看到有施工队在维修道路,旁边三层楼是施工人员的宿舍,里面是大通铺,窗外晾晒着被褥和换洗的衣物,显得的杂乱不堪,有悖第一镇的形象,没有看到常驻人家,说是镇子,感觉就是个大院子,镇子主街,有百十来米长,两边荒草凄凄,无人打理;镇上的东极宾馆也停业了,大门、窗户用木板条封住,玻璃都破碎了,显得很落寂,与网上介绍相差甚远,作为景点有些名不副实,但是,隔院的东方第一哨,感觉人气超旺,游客都集中在那里游览拍照,岸边有部队炮艇停靠,只可远观拍照,不可靠近观赏,还有战争年代遗留的军事设施,部队的瞭望塔是不可随便参观的,有游客和上级打招呼才可登塔,中国式人情关系,在原则面前显得软而无力,干啥都走后门,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关系户攀上爬下的份了 
    乌苏镇位于乌苏里江中段,是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在抚远观日出有4处最佳地点,一是抚远县南山上,二是乌苏镇江边,三是东极广场,四是黑瞎子岛,黑瞎岛的日出不是老百姓能看到的,因为登岛有时间限制,还有军队把守,只有守岛官兵享有这一待遇了,所以说乌苏镇是最佳选择之一,夏至观日出是最佳时间(北京时间2点15分),同样由于阴天我们也无缘观看日出。
     1984年9月,胡耀邦总书记来边疆视察,为乌苏镇边防哨所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至此,外地旅游团或各级领导及八方游客到抚远必到乌苏镇游览,已成习惯。否则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憾。这里还是我国最大的鲑鱼(三文鱼、大马哈鱼的别称)生产基地,汛期一到,渔火点点,帐棚林立,机声隆隆,热闹非凡。游人如有幸登上部队观察哨楼,极目可见对岸俄罗斯的人、车活动,是一处绝妙的旅游胜地。
     乌苏镇不大,个把小时就能游览完毕,从乌苏镇出来,我们驱车前往东极广场,也叫太阳广场,是中国最东面的广场。路很不好走,沙石路,坑坑洼洼,希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来路况会有所改善的,看到最大的“东”字就到广场了,蓝天白云,加上乌苏里江的衬托显得更加壮美,对岸的俄罗斯大山,过去就是中国的抓吉山,是远东第一高山,看来是永远的属于俄罗斯了,在高兴之余,似有掐喉之感,贫弱的旧王朝,丧失了大片国土,虽然不能回归,但是现在所拥有的就要牢牢守住,不让列强再得手了,真的希望一代天骄能够显灵,还我祖辈的大好河山。

     东极广场有游船码头可供游客环岛游览,要价50元一位,可侃价30元,游一圈大约三四十分钟,可在界江近距离观看“一岛驻两国”的独特景观,还可欣赏两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并流的地理奇观,乘坐游船既感受人文景观,又领略自然景色,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3点钟,和乌苏镇、东极广场说再见,前往住宿地----双鸭山市饶河县下榻。
=============================================================================================

第一站:乌苏镇

乌苏镇,
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号称“东方第一镇”,对岸就是俄罗斯
卡杂科维茨沃小镇--这里就是乌苏镇的主街,左侧岔路就是通往东极广场的公路。


东极广场上的中俄界碑。


俄方的瞭望塔楼

哈哈,真想把红旗插在教堂上。


坐游船回到码头,结束了黑瞎子岛、乌苏镇、东极广场的游览,---出发饶河。

 

下一站:前往乌苏里船歌的发源地--饶河(鸡西市),参观游览《饶河博物馆》、《南山湿地公园》。

   
                                                       
                                                            2015年8月10日---- 东北边境游;第3天饶河县。

网络资料:乌苏镇。


乌苏镇:位于祖国“雄鸡”的头部,是我国最东端的无建制小镇,归抓吉镇管辖。
乌苏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镇,只是一个渔民集中的小居民点,曾经有常住一户人家,是全世界最小的镇。另外就是一个边防排,一个哨所。西隔通江乡距抚远县城约33公里,北部黑瞎子岛距俄国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约20公里,东与俄卡扎克维茨沃小镇隔江相望,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
     
乌苏镇是我国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镇前濒临清澈的乌苏里江,身后是弯弯曲曲的小河,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乌苏镇的“英雄的东方第一哨”,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们来此观光旅游。乌苏观日,已成为当地一大胜景。2004年,乌苏镇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华夏东极乌苏镇与国内其它“三级”遥相呼应,已成为“神州极地”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苏镇的由来及发展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史料记载:清代初期,这里曾是个渔村,由于过往船只每当遇上大风天,常到此岛的后小河子避风,因而得名“窝集口”(土语“避风”之意)。清朝末年又称交界碑,因曾有一块石质界碑立于岸边而得名。此碑为花岗岩石,高7尺,宽3尺2寸,厚1尺1寸。正面刻有“耶字界碑”4个大字,旁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背面刻有俄文“E”字。
     
此碑为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鉴定后,双方勘定国界时确立的,南起吉林珲春,北至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全程共2300余里,由北至南共设立了8块石质界碑,每块碑上都刻的一个汉字,从北至南的顺序是“耶、亦、喀、拉、那、倭、帕、土”八个字,后又增加了3块界碑,因此又多了“玛、啦、萨”3个字。“耶”字界碑原立于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一个叫做“日奔沟”的地方,后经俄人先后三次偷挪至中方的现乌苏镇的高阜上。由于江水多年冲刷,此界碑塌于江中。时至今日乌苏镇原址早已全部塌入江中了。民国初年,实行区划管理时,因其临进乌苏里江口,而更名为乌苏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俄因应付欧洲战争,无暇东顾。远东地区物资供应紧张,中俄贸易异常活跃,乌苏镇得以发展,成为乌苏里江畔三大重镇之一,民国时期,乌苏镇有福源茂等9家商号、杂货店10余户,有烟馆、妓院多处,邮局一所,1500余人,货物颇为丰富,并设有警察分所和税征分局,纷至沓来朝鲜人和俄国人,曾使这座商业小镇热闹非凡、声名远扬。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东北军100多名将士在这里为保卫乌苏镇,战斗下午1点至傍晚结束,终因寡不敌众,乌苏镇失守,中国守军百余人全部阵亡。乌苏镇在苏军的炮火中变成一片废墟;这样,一度以商业为主体的乌苏镇不复存在了,至此,乌苏镇衰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