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龙江边境游(五)饶河县《南山公园、饶河博物馆》

乌苏镇
乌苏镇 wusuzhen
经纬度:134.66357042829
48.25992613772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18:11
游记浏览:9
游记目录:
第四天(8月11日);饶河县(双鸭山市)--虎头镇(鸡西市虎林市)(全天行程约150多公里),游览:饶河县南山公园、饶河博物馆、珍宝岛、虎头要塞、中国第一虎雕像、乌苏里江公园---住宿:虎头镇---《家庭旅馆,4人间100元

8月10日下午3点半,从乌苏镇的东极广场出发,前往饶河县(
双鸭山市),我们行车线路是:抚远县城--黑瞎子岛--乌苏镇--东极广场(县道X106)--抓吉镇--浓桥镇(省道S210)--饶河县;如果不去黑瞎子岛,乌苏镇、东极广场;从抚远县走省道S210,就可以直接到饶河县城,但是,现在饶河农场到饶河县城(38公里)正在修路,只有大货车和农用车冒险通过,好多轿车都陷入淤泥出不来了,天色已晚,我们是不敢通过的,在当地老乡指点和导航帮助下,在饶河农场返回,绕行小佳河-大佳河--西丰--红旗岭林场,后并入省道S307,晚上9点半,从饶河南门进入县城,多绕行100多公里,全天行驶将近400公里,感觉还是值得的,后来当地人说我们是明智的选择。
     
省道S210,都是柏油路,平坦笔直,视线开阔,还有鸟类在天空中翱翔,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国黑土湿地之王”、“高寒湿地之乡”、“沼泽湿地之最”等美誉;三江湿地和北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乌克兰大平原湿地是全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湿地之一,湿地可以说是地球之肾,三江湿地对世界自然环境的调节改善作用无法替代,它保护着气候、粮食和水环境的安全,对地球生态影响深远,以前为了开发北大荒,湿地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府已经停止开垦,进入水土保护阶段,现在是天更蓝,水更清了,空气更纯净了,所以说这条路可说是最美的边境公路。
     原计划去往饶河四排赫哲族民族乡游览,四排乡是全国4个赫哲族聚居地(饶河四排赫哲族乡、同江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佳木斯敖其村)之一位于饶河县城北17.5公里的乌苏里江左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是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高又高》等歌曲的发源地,也就是当年郭颂他老人家在这里创作采风的地方,想再次感受原汁原味的赫哲族生活场景,顺便登上被赫哲族人奉为“圣山”的“大顶子山”,用我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吼上两句,“啊啦赫呢呐来赫呢呐,大顶子山吆高又高我们赫哲人在这里打獐狍……”。哈哈,由于修路的原因,使我们计划泡汤。

==============================================================================================

8
月11日早8点,餐毕,先到饶河江畔公园游览,县城不大,一条大街贯通东西,马路的尽头便是乌苏里江畔公园,中俄界河,河面宽阔,河水湍急,河面上中国一侧停留着很多游船,这里与所有黑龙江沿岸的其他城镇没啥区别,深林植被茂盛,环境整洁干净,民风原始淳朴,都是以游界江为旅游招牌,饶河隔江是俄罗斯的比金口岸,主要和俄罗斯进行边境贸易,饶河也是俄国人最喜欢的度假地,我们没有在饶河小镇停留过长时间,转完江边,就去小南山,可在山上观景台俯瞰乌苏里江湿地,山下有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和饶河博物馆,然后出发去往世界闻名的《珍宝岛》。


饶河县:
因挠力河得名,满语为“禽兽众多之地”的意思,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位于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比金隔江相望,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饶河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128公里。饶河县有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4万人,有汉、满、回、壮、、朝鲜、蒙古、鄂伦春赫哲等26个民族。
     饶河县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是著名的抗日游击区,以陈荣久为军长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就在饶河成立,全军七、八百之众,在林海雪原中纵横驰骋,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威胁着日伪统治,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1960年至1964年间一度与虎林县合并为虎饶县,所以现在珍宝岛即是虎林县的特色风景,也是饶河县的旅游招牌。
    县政府驻地饶河镇,是乌苏里江沿岸的第一大镇,镇域辽阔,地势平坦,山水相连,青山碧水,风景秀丽,既是革命老区,又是乌苏里江沿岸的旅游风景区之一,有闻名中外的小南山(俗称团山子)小南山遗址,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及博物馆就座落在这山上,有占水面积100公顷的南湖水上公园,有塞外石林——喀尔喀山,险要名胜——摘星岭,西北部有闻名全国的大顶子山旅游区,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景色怡人,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还有饶河岛,饶河口岸也是值得一看的。

饶河县城门 


第一站:
乌苏里江畔公园

与所有边境小镇一样一样的,界江游是这里的主旋律。


对面是俄罗斯的比金市。










悠闲垂钓,乐哉美哉。




乌苏里江畔的雕塑


乌苏里江畔的腾龙雕塑



第二站:南山公园

饶河历史悠久,早在1万3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在小南山主峰发现7000-7500年新石器时代双人合葬墓,考古表明,从先秦至汉魏、隋唐、辽金直至明清,饶河一直有人类在这里居住,满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狩猎捕鱼,繁衍生息,满族的分支赫哲喀喇是饶河的土著民族。


小南山:位于乌苏里江中游,饶河县城之南。山有二峰,主峰大南山,海拔106m,小南山位于北侧,海拔不足百米。南北纵向望之,二山浑一如团,是延踞江岸上下200余华里的唯一制高点。
山顶建有饶河县电视发射塔。


1990年在小南山抗日英雄纪念碑前,建成一座饶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上覆绿色琉璃瓦,纪念馆与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分别建回廊50米,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


饶河县为东北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抗日联第七军的发祥地。前朝鲜委员长崔镛键,曾任抗联七军参谋长,转战饶、富、虎、宝一带。1965年崔来华访问时,提出在饶河小南山建立抗日纪念塔,得到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70万元,后逢“文化大革命”,工程半途而废,1985年再次由省人民政府拨款建设,1986年9月3日落成典礼;现已成为饶河县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基地之一。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位于饶河县小南山主峰下的缓坡处。纪念碑由花岗岩石及钢筋混凝土构成,碑高16.6米,碑座呈方形,设两层平台,每层高2米左右,四周围有雕刻着松针、松果图案的石栏杆。碑身表面为镶嵌青灰色大理石。碑身顶端坐落着一位抗联战士持枪前进的雕像,高6.9米,全部由花岗岩制成。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字“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碑体背面题词“抗日先烈,永昭千秋”。


小南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漫山遍生柞、桦、杨、椴等上百种灌木。山下
乌苏里江迤逦而过,江水环绕,洲岛错落。依偎在南山下有一湖汊,江柳遍布,为乌苏里江古河道淤塞所形成的积水区,枯水期水域呈链锁状,自成体系;汛期时形成网状歧流和港汊。每当夏秋之季,登山而望,江水萦带,如蛇如链,歧流如爪,状有西湖之概。


登上南山观景台,俯瞰湿地。


饶河是蜜蜂之乡,黑蜂是我国惟一的地方优良蜂种,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黑蜂自然保护区,也是亚洲惟一的蜜蜂自然保护区。黑蜂系列产品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经国家批准成为我国惟一获得原产地保护的蜂产品,并通过了欧盟组织有机食品认证;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还做过一期黑锋专辑节目。





天气不太给力。


第三站:饶河博物馆

饶河博物馆,建筑面积1152㎡,总投资280万元。设古代历史展厅、红色革命展厅、少数民族展厅、饶河发展史厅和网上博物馆。主要陈列饶河古代文物、建党史、抗联七军史、饶河发展史、日军侵华罪证、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些陈列,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饶河,热爱饶河。




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是《乌苏里船歌》的发源地。




赫哲族人供奉的神灵


狗拉雪橇的赫哲族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大
自然作斗争。










鱼皮制作的----赫哲族众神图腾。


蛙神、火神


树神、蝗鱼神


月神、太阳神、鸟神


鱼神、鹰神


人参神、风神


鹰神、鹿神


著名伊玛堪民间艺人:尤连仲,葛德胜。


古代历史展厅。


饶河地形图


远古时代的人类就在饶河居住


红色革命展厅。




抗联第七军的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日本鬼子进行战斗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鱼皮画--连年有余。


饶河县(双鸭山市)和虎林市的交界,牌楼前面红底金字镌刻《日月同辉》、背面是《
乾坤锦绣》,过了这个牌楼就进入虎林市(鸡西市)的地盘了,这里距离世界闻名的《珍宝岛》40多公里的路程。                 
下一站:游览--世界闻名之岛,百年首捷之地《珍宝岛》


 
 


                              2015年8月11日---- 东北边境游第4天;虎林市虎头镇(
鸡西市)。


网络资料:三江平原湿地

三江平原
行政区域,包括佳木斯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等所属的21个县(市)和哈尔滨市所属的依兰县,境内有52个国有农场和8个森工局。总面积约10.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2.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79人/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自黑龙江畔,南抵兴凯湖,总面积5.13万平方公里。
    三江平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当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十大新天府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三江平原年产粮食1500万吨,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巨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全国第一;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很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已达10处,受到了国际生态环保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三江湿地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该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三名。(中国六大湿地:
甘南若尔盖(四川)、巴音布鲁克(新疆)、三江平原(黑龙江)、黄河三角洲(山东)、扎龙保护区(黑龙江)、辽河三角洲(辽宁))。
    三江湿地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距离省会哈尔滨约400公里,总面积198089公顷。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湖泡200多个,江心岛26个,沼泽遍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东北端一块面积最大、原始风貌最典型的低地高寒湿地,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和繁衍栖息地。围绕三江湿地,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形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