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龙江边境游(六)鸡西市(1)虎林市《英雄--珍宝岛》

乌苏镇
乌苏镇 wusuzhen
经纬度:134.66357042829
48.25992613772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08 00:43
游记浏览:17
游记目录:
第四天(8月11日);饶河县--虎头镇(鸡西市虎林市)(全天行程约180多公里),上午游览:饶河县南山公园、饶河博物馆、--下午游览:珍宝岛、虎头要塞、中国第一虎雕像、乌苏里江公园---住宿:虎头镇---《家庭旅馆,4人间100元



鸡西市: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因市区地处鸡冠山西麓而得名,东、东南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隔水相望,西、南与牡丹江林口县、穆棱市接壤,北与七台河市,双鸭山市宝清县、饶河县相连。市域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鸡西市辖6个区(鸡冠区、恒山区、滴道区、麻山区、城子河区、梨树区)、3个县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49个乡(镇);全市户籍总人口185.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18.6万人

鸡西市:
黑龙江省
省辖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东北地区最大煤城、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首,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鸡西还是石墨的生产地,是以煤炭为主体,兼有机械、装备制造、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门类的工业城市。2014年鸡西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石墨之都”矿业名城的称号,成为自建国以来矿业名城称号的第11个城市,是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鸡西市:著名旅游景点有兴凯湖、珍宝岛、神顶峰、月牙湖、乌苏里江、虎头要塞、麒麟山等。----鸡西市湿地面积547万亩。其中,密山市320万亩,虎林市219万亩,鸡东县2万亩,鸡西市区6万亩。截至2010年,有湿地自然保护区4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兴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虎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还有兴凯湖、珍宝岛2块国际重要湿地。

鸡西十大特产:1兴凯湖大白鱼、2虎林椴树蜜、3虎林大米、4珍宝岛大米、5梨树红小豆、6猪肉炖粉条、7鸡西榛子、8黑龙江大马哈鱼、9通草画、10兴凯湖特产虾。


珍宝岛
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东北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中的小岛。岛长约2200 米,宽约500 米,面积约0.74 平方公里。原为乌苏里江中国一侧的江岸部分,因有局部较低洼地段,洪水期江水漫流而过,受江水和山洪冲刷,1915年前后终于同陆地冲开,形成江中岛屿。岛屿形成后中国边境地区有年老居民上岛盖房搭棚,从事渔猎生产,称为“翁岛”。由于该岛形似元宝,故称“珍宝岛”。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苏边界武装战斗事件而名震中外。

==============================================================================================

我们没有去209高地拍照,这是在网上借用的照片。 

 

8月11日上午10点50分,结束了饶河县里的游览,前往珍宝岛,饶河县到珍宝岛约95公里车程,经过2小时,下午1点到达珍宝岛;行车路线:饶河县(省道S211)--五林洞镇(70公里)--公司亮子路标左转(4公里)---边防巡逻路左转--珍宝岛(21公里)。在旅游攻略说珍宝岛,虽然是旅游景区,但不对外开放,当地
得有关系或是经过上级批准,上岛是免费的,船费100元,没关系疏通,还不能上岛,好多南方游客,千里迢迢赶来,失望而归,好多人在岸边抱怨,真的很同情他们,我们要是无缘登岛,也只能在岸边眼巴巴的看着关系户上上下下,心里很不爽的既然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烈建议应该好好规划经营,现在黑瞎子岛旅游管理,就很值得借鉴,出来旅游不是钱的问题,钱花在明处,都可理解,也算是我们为国家旅游事业做一份贡献。
     我们没联系到关系,只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时再想办法,真是幸运呀,在饶河县五林洞镇加油站,偶遇大庆的5位游客(2位大哥,3位大姐),与他们闲聊沟通后,他们好像有关系可找,我们搭伴一同前往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原是从中国方面伸入乌苏里江的半岛,后来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击,才成为一个小岛。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宝岛还与乌苏里江的中国陆地连在一起,恢复原来的半岛面目;长约2公里,宽约500米,形似元宝故名为珍宝岛),到达我方陆地岸边后,同行大哥真是够朋友,和军队上级打招呼说我们一行9人,验明身份证后(小费每人50元,哈哈,应该是船费,船得烧油呀,不能是无偿的,可以理解,网上朋友说100元,哈哈,大庆人就是有力度,都是活雷锋),登上军队的巡逻艇,五分钟就到了珍宝岛码头,登岛游览主要是人文景观和战争遗迹,岛上没有百姓居住,主要是军事领地,有战壕隐蔽阵地和碉堡,用于防备老毛子入侵,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各个时期五代官兵营房,开发给游客的地域不大,对军事战役没有兴趣的话,几分钟可以逛完,岛上还有未清理完的雷区,游客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游览。岛上最值得敬佩的是以十大抗敌英雄为代表,抵抗外敌侵略,卫国杀敌的事迹,当年被老毛子炮火洗礼而不倒的英雄树旁,就是战斗英雄杨林的雕像,游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慕,据说一位身患重病的女青年在她生命弥留时刻,给守岛的战士写来慰问信并寄来她珍藏多年的红领巾,守岛官兵就立即把红领巾系在“英雄树”上,牢记人民的深情寄托。一对没有留下姓名的夫妇,千里迢迢从西子湖畔来到珍宝岛,他们把最珍贵的结婚照留在“英雄树”下,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敬慕之情。
     岛上官兵在战争年代,保卫祖国神圣领土,机智勇敢,奋勇杀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和平年代,又是那么可敬可爱,他们用各色油漆粉刷的战壕,显得活泼而富有童趣,把当年战场上残酷的战斗场景,描绘的诗情画意,人民希望和平,但也不怕战争,只有积极的的防御,才能避免制止战争,有我们的亲人解放军守卫国土,让我们享受繁荣的和平环境我们放心,为你们点赞!!!


饶河县的五林洞镇,距珍宝岛仅24公里,这里是去往世界闻名旅游圣地---《珍宝岛》的必经之地。

 
 从饶河县进入虎林市的牌楼界标,过了界标就是虎林地界了,归虎林管辖了,距离珍宝岛更近了。


《公司亮子》就是进入《珍宝岛》的指路标牌,可能是为了保密,还是啥原因不得而知,珍宝岛没有标识。
     为什么都有“公司”两字呢?原来这一片是开阔的荒草地,古时候地名叫“古斯瓜朗”,满语中“古斯”是指八旗的军队;“瓜朗”是指营盘的意思;合起来意为:八旗的军营。也就是说这里曾是八旗军队把守的隘口和当年军队的练兵场。后来,人们逐渐把“古斯”叫白了,演变成现今的“公司”了。




沿路水泥路直行。


到三岔路口,
路口一个大石碑上写有“边防巡逻路”,往左转就是去《珍宝岛》的路,直行是去往《公司亮子》的,一定不要走错呦。


珍宝岛对面江岸上的纪念碑。



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抵御外来侵略获得第一次胜利!



珍宝岛旅游,吸引八方宾客、四海友人,中国作家、诗人陈运和携妻于2008年5月30日登岛采访,写出散文作品《虎头镇﹒乌苏里江﹒珍宝岛》,编入《与散文同行》出版。


珍宝岛位于七里沁岛上游,
饶河镇45公里,乘船约两小时行程,因岛屿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南北长2公里米,东西宽500米,西岸200米,距俄国江岸300米,面积约0.74平方公里,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还有珍宝岛历史事件的见证:“英雄树”,是一处名传中外的战争遗址。


江岸上好多游客,特别是南方的,不熟悉这里情况,抱怨不能登岛,只有通过关系或者部队上级打招呼才可登岛,哈哈,幸运的是我们也是通过关系登岛的。


我们混进登岛队伍,登岛之前得拿本人身份证,验明正身,以防敌特人员混入。


多年的期待就在眼前,有些激动,擦亮眼睛,仔细观看。



这就是小时侯,在课本中,在大人们的讲诉中,与苏联老大哥的战争中,第一次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神圣之地,由此想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在那样艰苦条件下,打败世界上两个头号列强,---美帝和苏修。



珍宝岛大门左侧的瞭望岗楼


进入岛门,一条长仅约20米的笔直小路被命名为“北京路”,另外两条小道分别被称为“上海路”和“南京路”,过了北京路后向右一拐,便是珍宝岛上中国守军的第一代营房。




第一代营房建造于1968年8月,为平顶石质结构,面积仅有20平方米。营房分为左右两门,两门处分别留有一副白底红字的对联。左门处的对联为“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横批为“永保边疆”。右门处的对联为“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横批则为极具时代特征的“解放全球”。
    营房正面中间墙上装有一块黑板报,上写着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么勇敢、豪迈的口号!!!



第二代营房:
为提高珍宝岛的防御和作战能力,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宝岛第二代营房。这是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圆形碉堡式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在营房顶部还刻有“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八个红色大字,并架有一口接收无线讯号的“大锅”。



营房内部观察孔



第三、四代营房:这是一座石头基础的两层砖结构小楼。层为珍宝岛第三代营房,1984年5月建造。在第三代营房基础上,于2000年8月建造第四代营房,2003年5月,三、四代营房改建为“珍宝岛纪念馆”。


当年珍宝岛战斗十大英雄:
血染珍宝岛--陈绍光;不朽英雄-王庆荣;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于庆阳;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杨林;排雷勇士--孙征民” ,上述五位英雄已经离开了我们。另外五人还健在:“深入前沿指挥的营长 -冷鹏飞;坚守宝岛-孙玉国;智勇双全的指挥员-杜永春;克敌战车的神勇火箭手-华玉杰;威镇北疆的-周登国”。


第五代营房:
2003年5月建成此营房,是守岛官兵现住营房这是一处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30余年间,珍宝岛上五代营房的变迁竟是那样贴切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


从营房通过这座金水桥就进入到战壕防守阵地。


珍宝岛上现存水泥工事与猫耳洞,是当年英雄们战斗的岗位。





顺这条水泥路前行就是乌苏里江边,看到这牌子,我是不敢往前走了,好多游客都从这里返回。


年仅25岁的战斗英雄杨林,就在这棵树下,操纵82无后坐力炮,与老毛子入侵者的一门火炮同时互相瞄准,又几乎同时开炮,与敌方同归于尽的;人们为了纪念英雄,便把这棵树起名叫“英雄树”。



战斗英雄杨林烈士,吉林省德惠县人,
19447月出生,19628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1969315日战斗中,当敌人冲入我内河的4辆坦克被我炸毁1辆,其余3辆慌忙逃窜时,他奋不顾身,带领两名同志在毫无隐蔽的冰道上架炮,击伤敌坦克1辆。这时,他左手三个手指头被打断,右手被子弹打穿,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射击,又击中敌装甲车1辆,在正要射击另一辆前来的装甲车时,几乎与此同时,一发炮弹落在杨林身旁。顿时,硝烟弥漫,冰雪纷飞,杨林倒在了树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69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英雄杨林用25岁的生命诠释了他的钢铁誓言。而今,小山榆树已经长得粗壮高大,但还依稀可见当年炮弹留下的嵌痕。“英雄树”像一座无字的纪念碑矗立在珍宝岛上,一批批游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慕。


岛上的战壕,




战壕边上的雕塑


大门旁的安心石。


历史瞬间,得以记录。





军队巡逻舰艇,现在成为登岛游艇来使用。



据说到珍宝岛对岸码头两侧的饭店用餐,可以联系登岛游览,我们去时,好多游客在这里找关系,说是要100元钱疏通费,也不知这钱整到谁的腰包了,都是公开的秘密,不如就作为真正的旅游点,加以开放,既然出来旅游,就不差百八的,好多南方游客,大老远来了,因为没找关系,带着失望和遗憾离开这里,本来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哈哈,这回是真的被教育了。



下一站:游览-----东方马奇诺防线《虎头要塞》。
 

                                         

                                       2015年8月11日---- 东北边境游;第4天虎林市虎头镇(鸡西市)。




网络资料:珍宝岛事件即(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自60年代中后期
,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军火力向他射击,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司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