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行程(地震前1年的汶川) 成都 -汶川 -阿坝

类乌齐
类乌齐 leiwuqi
经纬度:96.60691
31.216648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7 00:44
游记浏览:19
游记目录:

7月6日 


(7月5日路程简图) 

  5点半起床,6点出门,打出租从火车站到西北方的茶甸子车站,共7公里,出租车费15元。(上车司机不肯打表,说去那要20元,打表也是这个价钱,所他从来不骗人,我们忘记以前打车去的价钱了,到了目的地,我的GPS显示行驶了7公里,等红灯时间不足1分钟,按照车上贴的价目表,应该是15元,司机的确不老实,当下各种证据拿出来,就只付了15元,虽然司机低声嘀咕,我们也没空理他,赶班车要紧。小试一把,以后再也不怕外地城市打车被多收钱了) 
  成都茶甸子车站售票处,竟然两天内都没有去甘孜班车的车票,小金等其他几个县的当日的车票也没有,被迫决定先到阿坝州首府马尔康。(本来以为马尔康会有到甘孜县的直达班车,准备第二天转车去甘孜,哪想到马尔康竟然只有到甘孜北端色达县[色达佛学院]的班车,计划行程为此情况又多耽搁一天) 
  班车6点30分就要发车,只能买点牛奶干粮在车上解决早饭。
  每次路经都江堰时候,看到那浩浩荡荡江水,总是心情跌宕,也许正是每个旅程的开始,对于未知的旅途总有些忐忑吧。


下成灌高速路后,经玉堂镇转向北行,沿途看见上游的来水很充沛,雨季的河流显得格外奔放。

  看见这里的水库已经建成,并已经蓄满水位高程,当年的山峡下江边的道路已经被淹没在水下,车行驶在山腰上的高等级新公路。
 
    上图的照片为同一座桥梁,相隔只有2年,变化竟如此之大。当年看到高耸的新桥时,赞叹它的雄伟,现在再看到水库中的这座大桥,水面上只有水下高程的1/5,回想起来,沧海桑田,万物变迁,昨日幽谷浊涛,今日潇湘平湖。


    也许是蓄水的关系,山谷里湿气很重,无雨也晦暝朦胧。 

  经过已经被淹没的旋口镇,开始走盘山道路,经过高程为1090米的白云顶隧洞,它是旅途中翻过的第一座山。隧道中灯光照明不好,路况不好,隧道里路面上散落有很多大小石头,隧道出口处的公安治安岗旁,堆了4、5辆摔损的摩托车,看来很多摩托车司机在隧道里摔车。 
    水库上游,映秀镇附近风景有些似千岛湖,水气袅袅,光色氤氲,颇有秀胧之美,若干年后,估计以后这里会是建别墅和度假村的好地方。

 
    被水淹没的村镇都搬迁到山坡高地上重新建设新市镇,水库上游江两岸,大量工厂厂房正在建设,推土平地,拉管铸桥,人和自然退进的步伐紧密。 
    通向九寨沟的高速公路继续建设中,桥墩基本都已铸好,地面路基也基本成型,已经颇具规模。 
    快到坟川县城时,前方出现了严重的堵车,司机看都没看前面情况,就告诉车上的人可以下车活动了,估计这一地带堵车已经是家常便饭。
  
    等了近二十分钟,这边的车龙终于开始动了,开到前方,有一告示,说是前路塌方,请绕道行驶。所有的车辆只能从单行的临时铁桥上过河,换到对岸通行。因为是单向分时段通行,所以会有车辆排队情况。河对面本是还未完全修好的通九寨沟的高速公路,所有车在临时便道上颠簸缓行。


    上图为塌方地区照片,离坟川县城不到3公里的地方,出现了大面积山体滑坡,将江面都堵塞大块,原来的公路被滑坡掩埋掉2公里,正施工修复道路中。 
    本以为班车中午12点会在理县县城停车吃饭,结果车开过理县没有停,回想一下想到,四川西部地区,日出时间比沿海地区晚近1个半小时,所以吃饭午饭时间也相对晚一个多小时。 
    车驶离理县县城(杂谷脑镇)后15公里,到达了朴头镇,又看见了前年曾经住过的旅店和去温泉的小路(朴头镇甲石口有条小路向南,有小面包车可以开的土路,沿着沟走,车行40多分钟左右可到温泉。前年在那里边洗温泉,边雪山,真是惬意。) 
    车折向北之时,又看到了毕棚沟古尔沟岔路的指示牌,小金、理县、坟川三县交界的山脉群是一个神奇美丽,较少开发,且容易到达的好地方,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雪山围绕的中心——四姑娘山,地质结构比较稳定,民风安定。目前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好的有:东边的卧龙保护区,南边的长平沟、双桥沟海子沟,北边的毕棚沟,而西侧的多条沟也很适合开辟穿越旅游路线,还有很多风景美丽的沟没有被人知晓。以后有机会的话,要去西面的几条沟走一走。

    13:00到达理县古尔沟镇吃中饭,班车定点饭店,菜就是那样,没有什么说头,到是镇子里一些院子中花圃比较吸引人,里面有从当地山里移植来的奇花异草,因为是盛夏,所以花朵格外鲜艳美丽。 
    饭后,班车继续前行,古尔沟米亚罗之间的路上风景很不错,有彩林、松萝林,一路植被覆盖都比较茂密,人类活动的痕迹较少,听说这里有巨大片的红叶林,秋天如果到这里,那一定要去红林里去野餐一次。车行在古尔沟,沿途路段水量充沛,峡窄较具落差,地质属砂岩,石碎沟幽,山沟两侧红叶点缀,原始树林浓密,藏村民居红顶黑墙、白窗框。 
    但在狮子坪附近,看见有水电站项目正建设中,工程破坏了附近大片的沟内植被,公路也被运土方的重型卡车压的坑坑洼洼,路况很差。

 新的公路正在山腰处建设,翠绿的山上被剃出一条土黄色的伤痕,从新路的高度来看,这又要建一座大型水库,这里的景色又因为人类活动而要消失。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天平的倾斜是不一样的,越是东面对于资源更看重,而越西则越看重环境,也许最聪明的人越“开化”吧。 
 
    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禅丹寺,显然是被新重修过,现代的建筑形式和传统寺庙风格结合,形成了曲线和几何相融的建筑,寺庙的转经桥和大佛殿比较有特色,较气派的现代化式样寺庙,寺庙附近有大量规整漂亮的藏族石楼,黑墙白窗,显出富贵。 
    正看着手里的GPS显示前方将是一条漫长的盘山路,突然车拐上了一条平坦的泊油路,开进了一条长隧道(鹧zhè鸪gū山隧道),隧道竟有4公里半左右,看来通车还没有几年,非常新,工程质量非常好。隧道起码缩短了多个小时的盘山路,为作为阿坝州首府的马尔康打通了道路上的障碍。 
    路上看到有附近土司官寨的宣传招牌,宣传照很漂亮,标题是“尘埃落定的地方”。后查询资料:知道了土司官寨,因为作为外景拍了《尘埃落定》这部描述四川土司故事的电影而名声鹊起。

  从地区介绍资料上看到,在八世纪中,白若杂纳大译师因为受吐蕃皇後的迫害而被流放到马尔康县的卓克基镇附近。查对有关史书,发现公元704年,吐蕃赞布幼立,祖母没禄氏听政,外戚夺政,引起多地贵族叛乱,吐蕃王朝势力出现衰退,宗教斗争在吐蕃政治上一直是轴重之一。看到卓克基以后,我发现这一历史事件很有意思,卓克基并不像一个流放之地,它前有鹧鸪山天险,后有白湾天险,中有大片河谷耕地,北有广漠草地牧场,金矿铁矿资源富足,是一个地方割据的好地方,可能大译师看到拉萨局势恶劣,故意找人向皇后进言,要求“流放”到此地,历史总是蒙着一层纱,让人看不真切。     卓克基这里有保存很好中国清代土司衙门建筑,马尔康县城东 9公里的卓克基乡西索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卓克基土司系清乾隆十三年(1748)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后为清政府所封。次年五月授“长官司”印信,是川西有名的“理番四土”(卓克基、梭磨、松岗、党坝)之一。现存建筑系1912年索观赢继承卓克基土司职位时所建。 
    卓克基土司官寨由一座石砌五层藏式民居和一座石砌五层碉楼组成。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山地藏族民居建筑式样,平面为方形,坐东北面西南,面宽 38.84米,通深35.25米,共5层,高19.05米。毛石和片石筑成的外 墙方正厚重,外墙面有收分。内围廊形成封闭式天井,廊 用圆形木柱承载各层楼地面的木梁,上铺木楼板。屋顶 为三角形桁架,上覆小青瓦。第5层主要作嘹望用。 碉楼位于主楼的西北面,距主楼 3米,平面正方形, 底宽8米,向上收分为方锥台体,高约21米,内分5层。外显箭窗,无门,3、5两层只能用跳板与主楼相通。 
    喜欢建筑的人不可错过,我对民居暂了解不多,以后有机会“补课”后再去,不然现在去了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不出精细。 
    1935年 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翻过雪山后,经过卓克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此居住一周。该土司衙门是一座居 住、官署和防御相结合的少数民族现代官寨建筑,又具有一定的革命史迹价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红军在川的历史,对红军或藏族历史都是相当重要的部分,自己也做了了解: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四方面军从通江、南江、巴中地区进入康定阿坝地区,和红一方面军在阿坝小金县会师。在会师之前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主持下已经在当地建立了西北联邦政府,会师后毛尔盖会议红军决定北上,两方面军分两路北上,红四方面军在过完草地到达阿坝县后,面对行军困难和领导权斗争问题,内部出现严重分歧,折返又回到川康,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西吴起镇同时,张国焘也在卓木碉也成立伪中央政府,并在甘孜地区驻留,红军出现分裂局面。(党史上称张国焘右倾叛党,客观细想一下,这也是有诱因的,四川西北地区富庶,比起红军发出的江西等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赶走了土司和头人,分土豪劣绅资产后红四方面军很快就被利益所诱,让他们踏抛弃所有,翻雪山、过草地去陕西,很自然会产生巨大情绪,其实红军也是军事利益集团,张国焘被部下游说挑拨,很容易就产生分裂红军的思想,开始追求茶马古道的利益,割据一方,后来毛泽东非常警惕军队腐化,在延安整党整风,和这一历史事件有巨大的关联。)1936年红二方面军从云南中甸到西康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结束张国焘对红四方面军领导,第二、四方面军联合北上陕北,长征结束。 

    班车下午4点到达马尔康东汽车站,当天班车行驶了288公里,路上花了7小时50分,平均移动速度45.5公里/小时,最高经过海拔3332米。 
    去售票处查问,了解到马尔康直接没有去甘孜县城的班车,考虑各种转车可能性后,基本决定先去色达县转车。 
    不过还不太死心,想找找看有没有顺路车可以搭,所以打出租去了马尔康西汽车站,因为那里向甘孜走的车多些,到后开始询问,发现没有车可搭,所以只能买了明天去色达的班车车票。 
    在车站附近的旅店里住下,到了藏区,旅店一般住宿都是不带洗澡的,需要洗澡得另外付钱。 
    在县城街上闲人逛,马尔康县城建立在狭长河谷中,城市两端有公交车贯通,不打出租,乘公交也很方便,就是要等车,公交车不多。看见街上不断有清洁人员打扫着,城市很干净,不愧是阿坝州的首府。

    街面的水泥房子和山上的藏寨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城市在加速扩展中,河谷两端都开发出新城区。警车配备先进,公安警察在街上走神色放松,地区治安不错。
    马尔康资料:马尔康县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东以鹧鸪山垭口与理县接壤。县府马尔康镇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川西北交通、贸易中心。人口大约6万,为藏族聚居区。马尔康以当地的寺庙而得名,其含义可能是“香火旺盛之地”。1953年建立马尔康办事处,1955年设立马尔康县马尔康为川西北高原南缘高山峡谷地带,山原约占面积65%,高山峡谷约占 35%。主要河流有:梭磨河、脚木足河、茶堡河和大金河,全属于大渡河的支流。气候特点夏凉冬冷,四季分明,年均降水753毫米,年均温8.6℃。农、林业为主。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等。马尔康地区中藏药材非常丰富,有1300多种,包括羌活、灵芝、冬虫夏草、贝母,所以这个地区有“川西药山”的别称。林业特产有云杉木、桦木等,有松茸(青蘑菇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