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行程(中)(巴格玛尼墙,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墙) 石渠

类乌齐
类乌齐 leiwuqi
经纬度:96.60691
31.216648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23:54
游记浏览:11
游记目录:

 
  这种小泥塑叫做“擦擦”,“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为真相和复制,是一种小型的脱模泥塑,供奉在岩孔中。佛龛里被堆了太多的东西,彩绘的石片多被遮挡,看不真切,大多都是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蓝色佛母等。 


 
  还有大量的玛尼石片和白石被在白塔旁堆叠成锥形石堆。在寺院建筑的最东面,是一条大土路,路上留有很多车辙印子,还有很多藏族人沿路行走,估计沿路进去可以到达色须另一处学院。继续追寻着白塔向山下走,有一排装饰华丽,比较巨大的佛塔,不知道这里的佛塔是否葬有活佛或高僧,从这些大佛塔的装饰和维护修缮程度来看,这些佛塔相当重要,不同的塔,造型细节和装饰都有所不通,应该是分批而建,白塔前有藏语铭文。

 
  离开色须寺,来到乡镇上,我们决定找辆车去这里附近的巴格玛尼墙,问了两辆车,价格都很贵,问到第三辆车时候,司机正好运一个轴承去玛尼墙附近的工地,所以比较便宜的搭载了我们。说好是来回,在玛尼墙那里等我们一个小时,一个人50元。   色须寺这里是一个三岔路口,南通石渠县城,东到巴格玛尼墙,西到青海。石渠县到青海的路都是柏油或压实的土路,而去巴格玛尼墙的道路非常差,全都是土路,且非常颠簸,有些地方因为塌方或水毁,原来的路走不了,只能从草原上绕弯一条路出来,还需要车辆涉水过河,我们坐的小面包车,过摇摇晃晃勉强过去,河床上多是石块。路上看到有施工队在平整路基,压路机压土,还有建路勘测队在工作,听司机说这条路会修建好,以前巴格玛尼墙只能徒步、骑马和越野车去,现在路修过了,小面包也能凑合着跑,现在县里开发旅游资源,修路是必须的。 
  大约开了20公里左右,终于到了,好远就可以看见像城墙一样玛尼墙,色须寺的玛尼墙和它比起来,根本就是星星和月亮一样。


 
  我们下车,和司机约好1个小时后原地见,我们要绕墙一周,司机告诉我们要从左边绕起,然后就开着车开始去绕墙了。后来听说现在还有开车绕玛尼墙的习惯,人绕一圈,车要绕三圈才顶得上,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巴格玛尼墙有1.6公里长(我亲自徒步测量过,数据可靠),围着走一圈要1个小时(边走边详细的看话,估计要2个小时)。后来通过卫星图来看,竟然发现卫星上也能清晰的分辨玛尼墙,玛尼墙四周已经被踩出清晰的道路来,坐落在雅砻江源头之处(地图上显示的两条河流汇合之后,才被称为雅砻江),它和深山里的色须分院相距不远。



  管理处大门紧锁,以前听人说这里有租马,但转了一圈却没发现,估计马匹都到赛马会拉生意去了。只有虔诚的藏族人在这里磕长头或走转玛尼墙,磕长头的人三步一磕,用身体丈量着道路,虔诚的拜佛。粗略估算了一下,绕马尼墙一周,起码要磕3000多次;进行叩拜时,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前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部,双手移至胸前,迈第三步,然后双膝跪地,全身俯伏,两手前伸,额头轻磕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叩拜时,口中不断念诵六字真言,听说念诵时讲究“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这是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种,修行密宗修持必不可少的就是磕长头10万次。(想学密宗男女双修的朋友们,密宗入门可不容易啊)

  看见矗立着玛尼堆外,还有几个大白石堆。白石源于早期苯教的白石崇拜,和古代神话传说及尊崇神灵的白色有关,西北地区很多原始宗教都存在白石崇拜。



  前段玛尼墙外围建有长长的白塔墙,白塔墙建立时间远远晚于玛尼墙,徜徉在玛尼墙和白塔墙之间,恍如穿梭于历史长河的过往之中。
  巴格玛尼墙,是一道石经墙,高约3米,传闻始建于公元1640年,巴格玛尼墙是由巴格活佛一世放下的第一块玛尼石。300多年前,巴格活佛在雅砻江边歇息时看到了一对匆匆而来的藏族青年男女。两人风尘仆仆,原来是一对为爱情私奔的小情侣。小伙子家里非常贫困,而姑娘是当地财主的千金,他俩的婚事遭到了姑娘父母的粗暴反对,两人于是私奔。当天晚上,两人就在雅砻江边休息,小伙子看到熟睡的姑娘身上佩带着各种自己从未见过的珍贵的珠宝,一时昏了头脑,心生歹意,把自己心爱的人掐死了。黎明时分小伙子把爱人的尸体投入江中,当他回到岸上时,发现所有的珠宝都不见了。原来一直在附近的巴格活佛把发生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藏起了珠宝,正等着小伙子来找他。当面如死灰的年轻人出现时,巴格活佛告诫他:“珍贵的爱情,是再多的珠宝财富都换不回来的”。小伙子听后,悔恨至极,失声痛哭。后来小伙子终于大彻大悟,在雅砻江边跟随巴格活佛归依了佛门,他要用一生的时间为心爱的人和自己的行为忏悔修行。从此,巴格玛尼墙不仅成为了佛教信徒们朝圣的圣地,也成为了众多青年男女定情之地。 
  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活佛处理的方式是如此诧异,且符合逻辑。我查找了一些历史资料,看到记载在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李自成起义军从洮州进入藏族地区。1640年在康区一定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的头人或领主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能有小儿女开始私奔(如果世道和谐,私奔少年一定逃不远,一定会被抓回来),越是动荡的时期,宗教的传播和弘法就越受到尊崇,历史就这样造就了一个玛尼墙的世界奇迹(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


 
  来时路上很注意看附近的山石,这里并不出产用来雕刻玛尼石的片状石块,所以这里的巨大量的玛尼石都是从遥远之处运过来的,在玛尼墙1.5公里处,有一片平房,门口都堆着成品的玛尼石块,应该是石匠师的住所,说不定这些石匠祖祖辈辈都传承着雕刻和彩绘玛尼石的各种技术。前面听说这里可买新刻的玛尼石,然后自己加放到玛尼墙上。 
  细看玛尼墙的每块石头,都密密麻麻刻着文字和花纹,有些石刻还采用的凸雕方法,石头的颜色和质地都有所区别,石头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批次,玛尼墙全部用石片堆砌,中间没有用任何东西粘合。


  最吸引人的是佛龛中的佛像彩绘,在一些精美绝伦的画像前,我都被吸引地迈不动步,直直站在那里细细品赏,揣摩画面的佛经出处,寻思着藏族绘画染料。



  一般绘画画面多为圣人、佛祖,但突然看到一段,竟然摆放着各种动物保护神画像,十三畏尔玛保护神都全了,大鹏、青龙、巨型狮、红虎狼、野驴、青野、灰鹰、花鹞、白胸罴、自肩熊、金蛇、野牛、长角鹿,它们造型优美传神,就算是同样守护神题材,内容和细节都有变化,看的我如痴如醉,走了1/4的路就花了半个小时,看来一个小时会转不完,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和司机约定2个小时。只能一路照相过去,照完就匆匆前行,等回去后再细细分析品味。

 
  在石刻画像里,还可以看到象明朝和元代的作品,左图就带有明显明代绘画风格,绘图应该出自汉族画师之手,有种佛道合一的感觉,像是汉族将军打扮,画像前有一份藏语经文,可惜看不懂是什么,不知道是否和此画像有关;右图画像颜色已经彻底剥落,刻画打扮是元代贵族模样,但有头光和火焰纹,描绘的可能是菩萨或罗汉。两幅画像虽然动作造型一致,但玩味大有别意。如果真如资料上说是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放下第一快玛尼石,那这两块石画的产生就十分耐人寻味,也许背后有更多的故事。
 
  看着各个年代建立的白塔、塔墙、石塔、经幢、经旗,心随着草原飘荡的风在飘扬,身体快乐摇晃,激动笑容满是脸庞,从不同的角度,这里可以组合出各种美丽的画面。


 最后走到一座巨大的白塔,大约有十几米高,玛尼墙到这里结束了,站在白塔上眺望走来的一路,由衷赞叹和惊奇伟大的玛尼墙,太神奇的地方。

    转向另外一头望去,看见长长的经幡巨龙继续着玛尼墙的轨迹,继续向西延伸下去,直到地平线的尽头,在这雅砻江源头之处,神圣和壮丽无法言语。



  我忘记了这里是海拔四千米的高度,一阵狂跑,跑上了附近的山坡,跑的是如此之欢,生平少有。直跑到大气直喘,痛快淋漓,双腿发软,才止住脚步,回头遥望。

 
  在这遍地花朵的草原上,玉带般的玛尼墙太壮美了。

(巴格玛尼墙的录像)

  看看和司机约定的时间快到,只能加快脚步,因为我们的背包还都放在车上,如果司机等不及走了就麻烦了。在玛尼墙的另一侧,继续边走边观赏佛像绘画   回到了出发点,发现没有车,很是担心,不过一会儿司机就开着车转了过来,其实有想法想去东面的长沙贡马保护区,但因为天下雨和且没有马匹而作罢,坐司机的车原路返回色须寺。 
  路上和司机聊天,得知这里的青稞一般4月种,8、9月收获。我们前面在乡上,看到这里藏族女性喜欢带一种纯白色的毛毡帽,造型很像英国少女帽,圆顶平边,做工精致,帽围有绸缎,还插有一支美丽羽毛。(胡乱猜测:当地这一装扮习惯和藏族传统服饰不合,也许可能与英国影响西藏文化有关),司机说当地女性从女孩成年就开始戴,不光是节日才带,平时也会戴。我们很想带一顶回去,但想想后面漫长的旅程,不禁作罢。 

热点新闻